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我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過動無罪,請別為他貼標籤!

華人健康網

發布於 2019年10月14日14:00 • 記者顏壯洪/台北報導
我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過動無罪,請別為他貼標籤!
我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過動無罪,請別為他貼標籤!

「喀噠喀噠」、「碰碰」,楊若娃在老師上課時不斷按壓手中自動原子筆,用書本敲擊桌面,發出吵鬧聲響引起班上同學側目,並且對同學大吼、頂撞老師;老師找來若娃媽媽說「綜合學校和家庭上傳的問卷分析,目前評估起來是有一點ADHD,也就是注意力不足的過動傾向」、「若娃現在的問題是沒有耐心,容易和人衝突…」。這是今年公視播出的優質單元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必須過動》裡的橋段,雖然劇中的「若娃」是假扮的,但現實生活中,台灣卻有高達20多萬的過動兒,像若娃一樣上課不專心、動來動去坐不住、話多好辯愛頂嘴。

過動症不是神經病,不該被異樣眼光看待

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表示,從腦影像學的研究發現「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患者右腦前額葉和背側前額葉有容積減少的情況,這個區域影響著人們組織規劃、工作記憶,以及注意力的功能,主要症狀體現在注意力不足、過動與衝動方面。美國有一版可供初步判斷的準則 (以下兩大症狀中分別有至少6項持續6個月以上的症狀,並達到人際互動、工作/學業上直接造成負面影響的程度):

1.不專注:

常漏掉細節、粗心犯錯

對一項事務無法持續維持專注 (如:開會、上課、閱讀)

沒有其他干擾的情況下直接對話卻總是心不在焉

常無法遵照指示完成工作

在組織規劃上有困難,如難以有秩序的擺放物品、無法好好管理時間

抗拒從事需要持久心力的工作,如寫報告、看長篇文件

丟三落四,經常遺失常用的物品

容易受外在刺激分心

忘東忘西,反覆叮嚀的事情總是記不住

2.過動及衝動:

手腳經常不停的動,在座位上身體也靜不下來

常在應該要好好坐著的狀況下突然離開

常在不適合跑動的場所跑或爬

無法安靜地玩或從事休閒活動

常像「勁量電池兔」一樣動個不停

話多、聲量大

常搶話、插話,無法等待別人完整說完

無法乖乖排隊

經常打斷他人正在進行的活動,或未經許可就拿別人的東西

咦?看完上述評量項目,是否覺得隔壁鄰居「熊孩子」幾乎也有類似徵狀?沒錯!一般人多多少少會因為家庭教育、社會壓力、身體疲勞產生不同程度的情緒起伏,經過適度調適之後就會恢復,過動兒也是一樣,只是他們情緒表現較為明顯並且需要較長時間調整,許多人因為誤解而對ADHD有所歧視,這種強烈的不認同感也容易封閉孩子們的心靈,對他們並不公平

過動症的美麗與哀愁,陪伴孩童闖出一片天!

很多家長一聽到,自己的小孩是過動兒,彷彿像是得了絕症,天要塌下來一樣,但有過動症並不意味著孩子未來的人生道路黯淡無光。台北市立大學特教系吳怡慧教授表示,世界上也有很多名人,在孩童時期也患有過動症,如藝術家達文西、畢卡索、凡高、飛人喬丹、游泳名將「飛魚」菲爾普斯…..等等,其實過動兒不一定都具有社交障礙,他們對於一般事物專注度可能不太集中,可能情緒起伏較大,但對於自己喜歡的事物專注力卻非常高,過動兒不笨,只是需要你我陪伴他發現喜愛的事物。

「飛魚」的媽媽曾說到,菲爾普斯小時候十分好動,是個貨真價實的「熊孩子」,片刻都停不下來。機緣巧合下接觸了游泳,在游泳池中展露才華。原本當時只希望能藉由運動緩解兒子的「過動症」,沒想到卻培養出一個「意外」來,曾經大人眼中的問題兒童,如今卻是連破世界泳壇紀錄的「飛魚」。

如何陪伴過動兒一同成長?

過動兒時常跳上跳下把自己撞個青一塊、紫一塊,跟朋友玩沒兩下就吵起來,講沒兩句就頂嘴,讓許多家長在面臨教導ADHD孩子時,常常發生嚴重衝突,導致親子關係緊張。

吳怡慧教授建議

(1)管教時,規則要簡單明瞭,不要有太複雜指令。

(2)言語指導時,精簡扼要,可用比喻或故事讓孩子明白。

(3)可多用示範 + 提醒等方式幫助孩子完成課業。

(4)讓孩子多參與一些公共事務,培養孩子自信與成就感

(5)一同協助孩子意識到,自己的情緒起伏有可能傷害人。

加入華人健康網LINE@好友,健康資訊不漏接!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