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德語媒體:德國為何不向武漢伸出援手

德國之聲

更新於 2020年02月14日15:31 • 發布於 2020年02月14日15:31 • 達揚(摘編)

(德國之聲中文網)每當世界上發生重大災難,無論是海嘯、地震,還是巴黎聖母院的火災,德國人總是會表現出樂善好施的一面,他們會慷慨解囊,捐助款項和物資。然而《法蘭克福匯報》專欄作者Mark Siemons卻發現,面對來勢凶猛的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德國社會卻顯得非常"冷漠"。問題出在哪兒呢?這篇題為《疑慮的病毒》的文章寫道:

"武漢的境況相當復雜,外界很難弄清提供幫助的途徑:由於再度陷入腐敗醜聞,中國紅十字會的信譽已經大打折扣,而中國政府又對境外救援組織設置了種種障礙。但這一切並不能為世衛組織的募捐號召在德國得不到積極反響提供答案,更何況這裡根本沒有人提出德國能為中國疫情做些什麼的問題。

恐懼感也許是一個原因。面對爆發全球性疫病的風險,即便是遠離疫情爆發地的人們,可能也會擔心受到影響,以至於他們表達善意的意願也因此被削弱。人們對全球化的認識所發生的變化或許也是原因之一。迄今為止,人們本來是能夠對政府和民眾加以區分的。比如,人們嚴厲批評北京專制政權踐踏人權的同時,並不影響他們在2008年對汶川地震災區伸出救援之手。"

文章寫道,過去幾年來,人們過度聚焦於所謂的"制度競爭",對政府和民眾加以區分的觀念反而變得淡漠了。在美國和澳大利亞,有些政客更是蓄意模糊政府和民眾的區別,將所有中國人都視為"間諜"或"滲透者"。文章接著寫道:

《商報》:本次疫情暴露了中國醫療人員短缺的問題。
《商報》:本次疫情暴露了中國醫療人員短缺的問題。

"在這一大背景下,新型冠狀病毒簡直就成了西方人不安全感的代名字,而這種不安全感則基於西方人在全球化秩序中擁有霸主地位的自信心所受到的挑戰。打破這一邏輯怪圈的最佳途徑恰恰是跨越邊境伸出救援之手。因為只有這樣做,才能說明西方考慮問題的基礎,並非只有地緣政治的利益,也包括普世主義,才能說明全球化發展並不只是威脅。"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後,中國政府因為沒有在第一時間積極應對,招致諸多批評。德國《商報》撰文指出,除了政府的失職之外,中國醫療保健系統的種種弊端也不容忽視。文章指出:

"中國在建設醫療保健系統建設方面的投入非常有限:只佔全民生產總值的5%。相比之下,德國的這一比例為11%,美國甚至高達17%。對於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中國的醫生嚴重短缺。此外,醫護人員的專業培訓也不夠好,以至於他們無法及時確定病毒類疾病,也不能充分保護自己不受感染。

大多數醫務人員的努力目標是成為專科醫生,因為專科大夫收入更高。而事實上,在確定新型病毒感染方面,綜合型醫務人員才是最為重要的。尤其在廣大的農村地區,醫務設施嚴重不足。患者往往需要長途跋涉,才能到醫院看病,而旅途當中,他可能已經傳染了很多人。

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疫情也顯示出,全球化的當今世界是多麼的脆弱。這種病毒能夠在短時間內蔓延至數千公裡之外。它使全球供貨鏈不再暢通,世界經濟受到嚴重沖擊。對於中國政府來說,他們不僅要為中國14億人口的健康負責,也要為全世界民眾的健康負責。國際社會必須敦促中國政府,吸取過往的教訓。"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