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影/大腸瘜肉癌病變機率高 醫師建議多吃新鮮水果

NOWnews 今日新聞

更新於 2019年11月13日00:00 • 發布於 2019年11月13日00:00 • 記者陳雅芳/彰化報導
大腸癌

大腸直腸癌已經奪走多名知名藝人的生命,彰化縣賴姓女子從沒不舒服的症狀,最近看到又有藝人與直腸癌博鬥的新聞,今年50歲的她警覺應該接受健檢,第一次成人健檢就檢出大腸有腫瘤,幸好只是原位癌,沒轉移到其它器官的風險,她才鬆了一口氣,立刻接受大腸鏡切除腫瘤手術。

▲員林市宏仁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江明師,解說大腸癌的種類和治療。(圖/記者陳雅芳攝,2019.11.12)

宏仁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江明師說,大腸直腸癌發生人數連續11年排名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的首位,每年新增約1萬5000名病人,50歲以上佔了九成,大腸直腸癌早期沒症狀,當胃口不好、體重減重、排便習慣改變、糞便形狀變細或排便有急迫感,已是第二甚至第三期。

▲賴姓女子的大腸息肉與周邊組織相比,顏色偏紅,是腺瘤性息肉。(圖/記者陳雅芳攝,2019.11.12)

賴姓女子說,她使用國健署提供的大腸癌篩服務,結果驗出糞便有潛血陽性反應,令她驚訝不已,立刻接受醫師安排大腸鏡檢查,發現靠近直腸的大腸有一顆約兩公分大腫瘤,判斷是原位癌,手術後她請教醫師「以後如何預防,大腸才不會再長出腫瘤?」

江明師表示,腺瘤性息肉有時是癌症的前身,長在大腸各個位置,顏色偏紅而且形狀多元,但腺瘤性息肉也有良性,如果腫瘤還在大腸的黏膜層,有一層膜包覆,沒有浸潤到粘膜下層,稱作原位癌,只要沒轉移,病人接受大腸鏡切除,可以根治,如果到了大腸癌第一期,治療後的5年存活率也高達95%以上;假如腫瘤周邊呈不規則狀,則要進一步化驗是否已轉為惡化腫瘤,開始擴散轉移。

江明師指出,根據調查和統計,很多癌症早期都沒症狀,民眾以為身體沒不舒服就不定期健檢,尤其像大腸息肉癌化較緩慢,如果是小腺瘤,往往5至10年後才會演變成大腸癌,無聲無息更容易被忽略,唯有定期做糞便潛血反應檢查才能發現。

江明師建議民眾多吃新鮮水果,改以魚肉、瘦白肉取代紅肉,多吃汆燙蔬菜,養成規律運的習慣,多利用國健署提供的50至74歲民眾每兩年1次免費「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採便前不須限制飲食或使用灌腸,只需要帶回採便管,使用採便棒在糞便上來回沾幾次放入套管,送到符合健保特約的醫療院所就可檢查糞便。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