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幼兒盯手機,破壞「大腦白質溝通能力」

天才領袖感覺統合兒童發展中心

更新於 2019年12月10日07:36 • 發布於 2019年12月11日04:00 • 兒童發展專家 王宏哲

知名兒科醫學期刊《JAMA Pediatrics》近日指出,學齡前小孩,使用電子螢幕產品愈久,其「大腦白質完整性(white matter integrity)」愈差,會影響幼兒認知功能,證實幼童長時間使用電子螢幕,直接破壞大腦溝通能力。
如果把大腦想像成是主機,大腦白質就是重要的各區域的溝通線路,線路出了問題,大腦就會當機短路。

該研究也發現我之前講的,看螢幕愈久的幼童,語言表達能力愈差,處理語言的速度也更慢。

小孩一天可以看多少螢幕?答案是「3歲前幼兒不能看」,而3-6歲,要陪他使用電子螢幕,而且時間不能超過20-30分鐘。3歲前,是大腦快速發育時期,大腦要透過「互動」,才能有效學習。我在臨床看過很多孩子,成天看電子螢幕,刺激太少,該動都不動起來,最後造成發展遲緩。

孩子不玩玩具,只看平板及手機,常常是大人造成。重要資訊,一定要讓帶孩子的每個人知道~

學齡前常用電子螢幕,影響溝通能力

辛辛那提市兒童醫院醫學中心赫頓博士(Dr.John Hutton)團隊研究搜集47組3到5歲幼童,由家長問卷回答孩子使用螢幕產品頻率、家長是否陪伴、觀看內容等,接著以擴散張量磁振造影(DTI)測量與神經纖維密度有關的非等向性指標(FA),及與神經纖維髓鞘化有關的「徑向擴散指標」(RD)等2項數值。

結果發現,接觸電子螢幕程度較高的幼童,其神經纖維密度和神經纖維髓鞘化完整性均較差,也就是大腦白質完整度較低。

什麼是大腦白質?大腦白質是「大腦內部通訊網路」,如果把大腦想像成是主機,大腦白質就是重要的各區域的溝通線路,線路出了問題,大腦就會當機短路。相對的發展愈好,大腦的認知功能愈好。

而研究人員測試後也發現,看螢幕愈久的幼童,語言表達能力愈差,處理語言的速度也較慢。

赫頓博士他表示觀看電子螢幕不會破壞大腦白質,只是對大腦發育而言太消極被動;且花許多時間盯螢幕,大腦就更少機會接受其他體驗刺激。

3C視覺刺激,是讓孩子記不住的兇手之一

四歲後學習功能開始逐漸形成,這時期前額葉開始漸漸發達,可以執行更高階的思考,包括邏輯、推理等。

人類的記憶分為記住剛發生不久的事物的「短期記憶」,以及保有過去事物印象的「長期記憶」。人一旦有了某種經驗,其內容或情景會暫存在大腦中樞裡負責記憶的「海馬迴」。利用海馬迴,把短期記憶用自己的方法轉變成長期記憶,例如:把不容易記住的單字藉由其他方法背誦記起來…,就是記憶策略。
孩子若想讀好書,長期記憶就要發達。但是,由於3C帶著極強的視覺刺激,使得孩子表現出有興趣的樣子,但記住它的時間並不會太長,僅成為瞬間記憶或短期記憶的程度。

64%的教師:3C科技造成學生分心學習下降

根據2012年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研究結果顯示,87%的教師認為,現在的學生比過去更容易分心,且注意廣度較低,而64%的教師認為,科技是讓學生分心的主要原因。3C 產品畫面變動快速,當孩子轉換成看書或寫作業的靜態活動時,因為書本與作業的聲光效果遠不及3C產品,所以較難養成靜心思考的習慣,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形,即使避開所有造成分心的事物,還是無法專心閱讀。

過度3C,破壞大腦將短期記憶轉換成長期

美國知名科技作家尼可拉斯卡爾(Nicholas Carr)在其著作《網路讓我們變笨?:數位科技正在改變我們的大腦、思考與閱讀行為》一書中提到,在記憶形成的過程中,任何中斷,包括看書時停下來看電視或打電動,都會使資訊在從短期記憶變成長期記憶的移轉中消失。

2018年刊登於「教育心理學」(Educational Psychology)的研究報告證實此論點。美國新澤西州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葛拉斯(Arnold Glass)教授及研究人員對該校118名認知心理系學生進行研究,將學生分成兩組,由同一講師在同一上課教室、課表時間,教授相同課程,唯一差別是其中一組學生可使用3C產品處理與課堂無關的事務。結果顯示,在課堂上使用3C產品雖然容易導致注意力分散,但不會影響在課堂上的表現,也就是課堂測驗兩組並無差異,不過在學期考試成績卻有顯著不同。

上課使用3C產品的學生組,期末考成績不僅會比不能用3C產品的組別低至少5%,也會干擾沒用3C產品的同班同學學習效果。

就這樣的研究結果,葛拉斯教授認為,在課堂使用3C產品,並不會影響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短期記憶),但會影響記憶的保留,也就是長期記憶。儘管這個研究受試者是大學生,但學者認為,同樣的情形也適用在小學、中學學生身上。

3C使用越多,越健忘

2013年美國趨勢調查發現,比起55歲以上的人,Y世代的人較容易忘記今天星期幾,以及鑰匙放在哪。在3C產品使用率的越來越高的環境裡,3C使用的越多,會讓孩子習慣太直覺式的思考,造成生活中的瑣事無法動腦去記得。家庭與職業治療師派翠西亞古騰塔克(Patricia Gutentag)指出,3C產品使用越頻繁和缺乏充足的睡眠,兩者交錯就是導致健忘的主要原因。

美國兒童學會與加拿大兒童協會皆指出:0-2 歲的幼童不該接觸任何的科技產品,3-5 歲每天應限制為一個小時,6-18 歲每天應限制為兩小時 。兒童與青少年使用科技產品的頻率,常常超過建議時間的 4-5 倍,帶來嚴重的後果,有時甚至威脅健康。手持行動裝置 (行動電話、平板電腦、電玩遊戲) 的普及,讓人更容易接觸與使用到科技產品,特別是年紀很小的孩童。

關於3C的5個使用建議

(1)管理孩子使用時間

上述提到2歲前不建議使用各類電子產品,5歲以下每日應規範一小時的使用期間,使用時爸媽在旁陪伴,學齡孩子可以視表現、放假再予以使用並規範時間,一次建議不超過二小時。另外,晚上7點後,盡量不要讓孩子使用,因為它會減少及延後體內「褪黑激素」的分泌,孩子會更不好入睡。

(2)不用3C交換條件

很多爸媽會使用3C產品、零食等交換條件,例如乖乖吃飯、洗澡、寫功課等等…..但越是這樣會容易養成孩子使用3C的習慣,所以,聰明的爸媽,應該是有需要的時候,再陪孩子使用,更可以增加親子互動。

(3)瞭解3C中的兒童安全設定與選擇兒童專用app

現在有很多APP,都可以幫助家長設定,限制孩子使用的時間與使用、觀看的內容,更有許多專為兒童設計的學習、遊戲、音樂APP,分齡、分類型的設計,都可以找找看對孩子或有幫助的東西。

(4) 孩子會模仿爸媽使用3c產品的模式

很多爸媽在家,有空就會拿出手機來滑,一滑就是30分鐘起跳,爸媽自己在家都不懂得去拿書看、陪孩子玩,只對手機有興趣,孩子當然也會好奇!

(5)制定一個家庭「無3C」的時間

同第4點,孩子會模仿或是跟大人比較使用3C的時間,所以爸媽可以每周訂出一個時間,全家人放下電子產品,好好的陪伴孩子,不管是玩玩具、念繪本、玩桌遊……都是非常好的~

1.早期多給予一些感覺統合活動刺激
例如,用雙手去搓捏黏土,聽音樂做身體律動,到戶外跑跳、盪鞦韆、溜滑梯等。

2.球類運動幫助孩子的立體視覺發展
跟孩子大量的玩球,踢球、丟接球、拍球等活動,有助於孩子的立體視覺發展。

3.積木、拼圖訓練孩子專注力
疊積木及拼拼圖的活動一定不能少,這是刺激孩子發展出高度專注非常好的活動。少量的立體書及觸覺書介入,也可以幫助孩子專注力及視覺的發展。

4.親子共讀,提升孩子想像力
親子共讀對學齡前的孩子尤佳,小至一歲有助於手眼協調,大至六歲有助於創意及想像力的培養。

5.避免過度倚賴容易影響孩子身心健康的3C產品
建議採用兒童福利聯盟所呼籲,具有可以控制、陪伴和互動溝通特色的「健康3C產品」(Control、Company、Communication)。
3C議題,現在已經到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甚至出來很多為了反對而反對的言論。這不是一個社會正常的現象。

如果,我們知道「天然勒尚好」的健康觀念,那對幼兒發展來説,也是一樣,戶外活動及動動手玩玩具,對孩子才是天然的、才是必然的。提早重視他,不要等到淪陷才想控制他~

《喜歡更多教養文章,成為王宏哲教養line好友》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