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潮流時尚

# 專訪 yellow 黃宣:保持無知,保持有機,做一個漫遊宇宙的「cyberfunk」,創造更多意外的可能。

L.DOPE

發布於 2019年08月17日18:36 • L.DOPE
# 專訪 yellow 黃宣:保持無知,保持有機,做一個漫遊宇宙的「cyberfunk」,創造更多意外的可能。

        忘了什麼時候開始覺得現代人太需要被指引,少了很多從前樂於探索跟發現,甚至是感受的激情。回想大學評圖時總是劈頭就被問:「你這次想表達什麼?」這問題說難不難,但也不是太簡單,其一我當然可以掰出一堆歪理講得頭頭是道,但萬一對方不認同,是否失去了作品本身的價值? 其二,有時候自己真的也沒想表達什麼,就好玩,那為何不是你來跟我說你感受到了什麼?上週無聊滑 instagram 看看美圖時,意外的點進一個專門網羅世界知名「視覺藝術家」的帳號,當中不乏一些你我都知道的那些人物:pablo picasso、vincent van gogh、Salvador Dalí、Bernard Buffet,以及很多看過作品叫不出名字的其他人,瞬間又把學生時期的想法給挖了出來,你說「概念」、「意義」不重要嗎?當然,它們不可少,但我想有更多更多的人只是單純地被創作者探索時層疊的顏色和筆觸所感動……好啦!我知道這也是能被反駁的,「我又不是學藝術的」這理由大概聽了不下千萬次,那好,我說相比所謂視覺藝術可憐的「被排擠性」,音樂作為“跨越文化的溝通方式”就顯得容易多了!

        支撐這個論點的理由不少,你看看音樂祭、去一趟夜店,又或者和喜歡的異性帶著耳機聽聽同一首喜歡的歌,這樣懂我在說什麼了吧?音樂這件事,總能讓人心情七上八下!而說到七上八下,今天的主角 — 黃宣可就是過來人了。各位可能在金曲獎之前並不知道他,從小到大音樂項目與「第二」無緣,當第一當到被成龍簽下做藝人,但所謂高處不勝寒,就算音樂表現亮眼,卻也換來極端的自卑,更一度不想做音樂,反而跑去…(中間做了哪些工作網路查得到,省略)。如今找回堅持的方向,更以首張 EP 就站上領獎舞台!事業、心態止跌回升,而且是急速 UP!UP!不過即便從前的 yellow 現在已經鍍了金,但這樣的他,對於創作的想法卻始終如一 ,所以廢話到這打住就好,以下開放進入黃宣的 “不開燈俱樂部” 維度,一探究竟。

Text & Words_Changfl  |  Photo_Changfl、Anna  |  Thanks_Yellow、Hans、溫上磊、KENZO

 

 

各位朋友好,我是黃宣,也可以直接叫我 Yellow,人稱東湖巨石強森,謝謝。

先身家調查一下,黃宣平常喜歡的音樂類型、歌手是?

Yellow

事實上我一直以來都是雜食系,但還是比較偏好groovy一點的。

有推薦的專輯嗎?

Yellow

最近在聽英國廠牌Brownswood出品的Future Bubblers系列合輯,很適合在城市移動中聆聽。

說說你對於音樂的核心理念?

Yellow

保持無知,保持有機,創造更多意外的可能,才能保持帥哥。

能再更具體一點嗎?或是說,你如何定義你自己的創作?自傳式還是說故事的類型?

Yellow

我會說是漫遊者的類型,或者你也可以用 #CYBERFUNK 來定義我的風格。至於為什麼會這樣說?我覺得就有必要解釋一下了!音樂對我來說是有目的的,第一當然是賺錢的工作,所以我幫別人寫歌。但當今天是我要創造屬於我自己的東西的時候,我並不會預先設定好該往哪裡走,或者要寫出怎樣的音樂,而是在過程中不斷尋找線索,讓音樂本身帶我往前,所以一首作品最終的結果會因為過程而不斷改變、重組,這件事情就有一點 cyberpunk 的味道,只是我的音樂風格有點 funk,所以叫 cyberfunk。

「創作的過程對我來說就是漫遊,當別人聽到我的音樂,就是我的意識在別人的耳朵裡漫遊。」

我並不是批判型的歌手,我只是很中性的將我所看到的世界借音樂或故事去包裝它,然後再分享給聽眾,至於要不要接受我的觀點那是聽的人的自由。對我來說,聽者感受到的價值勝於我想講的事情,說故事的人他可能會帶有一點目地或是企圖,他想要讓你知道一些什麼事情 ; 但我自己的故事也沒什麼好講的,而且有些…也不好說(笑),所以綜合之下,我認為漫遊者是最適切能形容自己的詞,因為音樂就是一趟探索旅程,我也希望我的音樂可以帶大家去探索自己的空間或什麼其他的故事。

理性與感性的交互堆疊:關於漫遊者的啟程與完結(?)

聽你描述之後,感覺起來當你經歷完漫遊這個過程,所生產出來的東西對於你的聽眾來講反而是一個引路者的角色?

Yellow

有一點這樣的感覺,而且我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從2014年《羊皮先生》這首歌開始,就是我去年EP的第一首歌。其實我在寫的時候最後不知道它會是羊皮先生,而是到後來我寫好《Meniere's Buzzing》,我開始發現這兩首歌好像有一點連結,可是我沒有意識要去設計這件事情,就算是剪影片(MV)的當下也沒有想要留伏筆。最後我讓我的意識帶領我完成《不開燈俱樂部》,就發現幹!這三首歌居然有連結!

Yellow

從那時候我才開始有意識地想去設計我整個音樂世界的宇宙觀,同時我也相信只要我繼續用這個邏輯創作下去,也許它會變成一個更完整的故事。所以我的那三首歌,每一首歌當然可以切開來聽,但其實這三首歌都有一些伏筆,是有故事性的連結,這也是為什麼我會有一個曲目順序的安排,只是埋梗這種事情講了就很刻意,但如果是大家自己發現的話就會很酷很特別!經過這次的自我發現,現在在創作時會比較刻意的去留一些伏筆。

「但整體我還是盡量保持我的創作是有機的,就是不要讓自己知道太多,反而可以創造更多。」

剛剛說的都是創作當下漫遊的感覺,但就算想當個桀驁不羈的漫遊者也還是要有個起點,那個起點會是什麼?

Yellow

我是感性大於理性的人,所以創作的「當下」我通常會交給我的感官去引導一切。但說到「起點」這個東西就很理性了。當創作成為工作,那就是一份使命跟責任,意思就是“這段時間你就是得做出點什麼”,所以驅使你去做的只是一個決心、意念的想法而已。

通常時間一到我就會好好坐在鋼琴或吉他或電腦前面,去試、去想,而不是空等靈感來。我覺得專業跟業餘一個很大的差別,就是專業他可以在時間內完成東西,那業餘就是可以等靈感,不會有壓力。我完全沒有批判這兩者好壞,我只是說做事的方式跟邏輯有這樣的不同。對專業的創作者來說,沒有靈感是正常的,但不可以依靠這個東西去當作一個不讓自己啟動的藉口。

所以當你決定你這個時間坐下來開始要準備創作的時候,那個地點會是在哪裡?

Yellow

基本款當然是我家、公司。然後另一個我想介紹 MUSDM ,是這次跟我一起獲獎的製作人余佳倫(阿良)的公司,主要是在做配樂的,同時也負責金曲金馬的音效設計,我會去那裡討論一些音樂的東西,那邊也有錄音室,很方便 ; 另外比較常去的是 light up 跟一目,前者是錄音室,一目則是聽黑膠很舒服的地方,平常也會有些展覽活動在那邊舉行。

這裡我會好奇一個問題,我認為這也是對創作者而言很私密跟難以形容的一塊:你如何知道一首曲子已經完成?就像畫家總會知道何時該在最完美的時候停筆?

Yellow

其實曲子永遠沒有真的完成的一天,創作包含聽者或是觀者的感受,我覺得那也是創作的一部分,他們會繼續幫你把這個東西延續下去,至於說什麼時候給大家聽,或是什麼時候應該不繼續做了,我覺得那有時候就是一個直覺,那也許是一個「經驗法則」的累積,你就知道這一步不用多加什麼東西,這樣就ok了。

對大部分創作者來說,多少都會想強調一些訊息給受眾,這件事情當然很重要,但我是覺得藝術是有多元性的,這裡指的就是我看的跟你看的鐵定不一樣,因為我們是不同個體,而我的任務是把我看到的世界,用我的角度在現階段把它完成,當觀眾或聽眾接收到時,你覺得那是什麼?這當中產生的千萬種「想法」其實比我想要傳達的更重要。

 

「但無論如何,作品與人之間的溝通是必要的,如果今天沒有共鳴的話,那剛剛聊的一切都只是荒論。」

Yellow

多分享一點,就是這個觀點多少也反應在我們公司 “WRONGTYPE” 這個名字裡。現在這個社會你說音樂、任何創作藝術領域或是價值觀都在經歷重組,尤其這一兩年開始我相信娛樂產業或藝術作品這些東西,會經歷一個很大急劇的改變,以前認為 “對” 的邏輯都會經歷一次重新定義的階段。所以我想要一方面反映這個社會,一方面指的就是圖文不符的意思。

圖文不符通常是貶義詞,一個錯誤風格,可是你要勇於接受這個錯誤的美麗,你才可以製造更多意外的可能 ; 不要給自己預設太多,因為你給自己期待太多,就會被期待綁架。

做的事情不一定會得到對的結果,但是持續做對的事情就會得出最適合自己的答案。

而這可能會比你之前預設的還要更好、更迷人。

打鐵趁熱,我們持續關於創作的話題。我想知道更多關於《都市病》這張專輯的事,為什麼是這個名稱?現代都市生的是什麼病?以及你認為自己會是用創作來治癒都市病的醫生嗎?

Yellow

《都市病》這張EP裡的三首歌都在描述一種都市浮世繪:太容易確幸,也太容易悲傷的心理狀態。至於我是不是那位醫生?對此我並不覺得。我沒有打算為這世界提供解藥什麼的,就像前面所說,我只是中性的把我所看到的世界以及感受,透過音樂跟故事分享給大家,能被治癒又或是更憤慨?其實跟我已經沒有太大關係。

其實這次的三首歌,都是我四、五年前的作品,滿多人說 EP 裡的 MV 很特別,但當時只是想要有個視覺載體可以傳到Youtube上,所以就自己找了很多CC0(無版權)的默片去拼接。默片這種素材透過非線性的拼接手法,可以給人很多想像空間,在畫面上反而很大程度的能去輔助音樂能量。“Soul music is the journey of the soul” 不論視覺或聽覺,創作這件事上我算是滿貫徹理念的!

「其實我一直都有想拿金曲獎這件事情,但我沒有想過這麼快!」

ok,接下來輕鬆一點,你可以很直覺的回答這些問題。一直以來有把得獎當作是目標嗎?

Yellow

當然有想過!

得獎隔天醒來有什麼感覺?做了什麼事?

Yellow

隔天醒來頭蠻痛的哈哈哈哈,所以就多睡一點。

得獎作品《不開燈俱樂部》裡面在說什麼,創作時你又在想什麼?

Yellow

不開燈俱樂部,延伸自經典猜字謎「王先生白小姐坐在石頭上」,從王先生與白小姐的角度出發,描述都會叢林裡的曠男怨女,什麼愛情不愛情的,都是浮雲啦!不開燈,比較不尷尬。

今年金曲結果大家不外乎都有「非主流逆轉」的感覺,你覺得真的是這樣嗎?是真的受到了認同?還是一切終究只是商業操作?

Yellow

其實我不是很喜歡大家用獨立或主流這樣的分類來區分所有藝術創作不同的呈現方式。但是今年的金曲獎的確讓我們看到了更多不同的面向,我覺得非常好,這只是證明了獨立或主流只是某段時間的狀態,不管是音樂或文化也好,不少事物都正在急遽的改變,人們對於音樂或藝術作品的價值也在重新定義。

可以和我們說創作路上什麼人、事、物影響你最深?

Yellow

除了家人外,就是現在的經紀人漢群哥跟余佳倫(阿涼)。

你在哪裡、做什麼事情時最容易有靈感?

Yellow

靈感跟在哪裡、做什麼,沒有什麼太大關係。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但如果真的要舉出一個數據的話,走路的時候吧!

創作的狀態下會有怪癖來幫助放鬆心情嗎?

Yellow

原則上沒有,但因為我是光頭造型,所以兩天會剃一次頭。剃頭的時候我會故意不放歌,類似我的靈修時間,這多少有點儀式感吧。

https://www.instagram.com/p/BhXBGNlg_1r/

有過創作時的奇異點嗎?意思是,突然有個時間像打通任督二脈一樣突飛猛進,向上進步的時刻?

Yellow

有,通常不會在白天。白天有太多事情會讓你分心了,就比如說上班、聯絡事情或者別人找你吃飯都會在白天,這很矛盾,因為你可以專注的時間都是在要睡覺的時候,但是你如果不睡覺,白天又會沒有能量。這個機制我覺得是陰謀,你想晚上你身體就會像是開了導航模式帶領你去做事,可是萬一人真的24小時不停歇的運作的話,那能量該有多大?應該足以取代神了吧?所以這應該是神為了規範所設計的陰謀論!

如果我說,真正能夠達到全球號召作用的只有 「飲食、運動跟音樂」,你認同嗎?

Yellow

半認同,因為我覺得不見得是音樂。雖然我自己做音樂,但是我其實單純的認為音樂只是我呈現手法之一,那並不是我的全部,我並不是那種會說自己這輩子只做音樂的創作者,更何況有些人可能根本不聽音樂?但我認為音樂是食物,就是 you are what you eat!你聽什麼你就會成為什麼,你不聽,那有許你會成為不聽那種人的樣子,也沒有什麼好或不好,所以是半認同。

你覺得凸顯當代現象的音樂作品跟永傳於世的經典之作,中間的微秒差異是什麼?

Yellow

幾乎沒分別,很多永傳於世的作品,也都是凸顯某個年代現象不是嗎?

音樂以外,你最喜歡什麼?

Yellow

電影,棒球,碧血狂殺2。

最後,你會持續創作音樂,直到七老八十嗎?

Yellow

好,我盡量。

YELLOW2
YELLOW2
YELLOW3
YELLOW3
YELLOW4
YELLOW4

        照慣例,最後我還是回來講點話。訪談這天是與黃宣的第二次見面,第一次是在金曲獎上,相信本人看到這也會一臉疑惑,畢竟當時他在台上緊張,而我在三樓觀眾席想著這是哪個他?但結束訪問之後,只能說心情特好,所以說有共鳴該是多重要的事呢!另外。就像黃宣說自己是「漫遊者」,這不僅是在音樂領域,而是在「創作」整件事都該抱持的有機的多元性,如同音樂只是他呈現方式的其中一環。噢!大家知道表演欲極強的他是戲劇系出身的嗎?同個學校不同系,但廣義來說還算是我學長!所以訪談最後學長也和我說了他的下一座目標是那個獎!什麼獎?或許就留給大家自己想像吧!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