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人際

同事怎麼晉升的比你快?三國呂蒙的啟示:想脫穎而出,要有 3 個小心機

經理人月刊

更新於 2019年03月05日06:47 • 發布於 2019年02月20日07:50 • 陳啟鵬

職場上,不乏與自己同期進入公司的人,但花同樣的時間、心力、交辦同樣的任務,為什麼有些人就是可以在短時間內脫穎而出?

歷史上,讓人「士別三日、刮目相看」的非三國時代的呂蒙莫屬。呂蒙小時候家裡窮,沒有好好受栽培,後來從軍累積戰功,受到孫策的賞識。孫策死後,孫權開始重用他,但因為呂蒙從小沒怎麼念書,孫權勸他有空就讀讀書。呂蒙覺得自己既然是個武將,讀書做什麼?於是推託說:「軍事繁忙,沒時間讀書。」但孫權對他說:「漢光武帝軍務繁忙時,仍然手不釋卷;曹操也期許自己老而好學,他們都做得到,你又為什麼做不到?」這話給呂蒙很大的刺激,於是開始博覽群書,累積學識。

後來魯肅暫代周瑜處理軍務,偶然和呂蒙交談,對他完全不一樣的談吐與見識大為吃驚,於是一改自己輕視的態度,拍著呂蒙的背稱讚說:「原本我以為你只會打仗,沒想到士別三日,你已經令人刮目相看了!」而這個故事也讓人從此津津樂道,成為一個人勤奮努力,短時間就有驚人進步的代表。

然而,你以為呂蒙只是悶著頭苦讀而已嗎?許多線索證明,他的竄起,有許多我們忽略掉的小心機。

不要因為「菜」,就一切聽從他人指示

呂蒙十六歲時,跟著姐夫鄧當混飯吃,當時鄧當是孫策的部將,沒法另行安置,只好把他帶在身邊,呂蒙總是趁著姐夫不注意時,偷偷跟在他的身後打仗。後來鄧當發現了,大聲斥責,但無論他怎麼做,都無法阻止呂蒙偷偷上戰場,於是他想到一個絕招,就是把這件事情告訴呂母,呂母聽了當然生氣,斥責之外還要處罰呂蒙,但呂蒙回答她說:「娘,當前貧賤的生活實在無以為繼,不如讓我及早從軍,還有機會取得富貴,更何況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這番話令呂母大為驚奇,便沒有處罰他。

從這裡看來,呂蒙一點都不像我們想像的,是一個隨遇而安、聽從人家安排的小孩,他很早就有自己的想法,也懂得找方法朝自己的目標邁進,即使遭到姊夫與母親責罰,他依然不改自己的初衷,反過來用遠大的目標表示自己並非魯莽行事,讓人不得不同意他踰越年紀所做的努力。

沒錯,在職場上不是因為「菜」就得一切聽從他人的指示,誰說在既定的程序之外,不能用自己的方式來加強實力?公司的流程是死的,人的做法是活的,公司交辦下來的任務,你固然得完成,但公司沒交辦的任務,沒規定你不能去接觸,這樣的努力不用多,只要每天偷學一點,就是自己日後嶄露頭角的本錢。

體察局勢,找到脫穎而出的最適時機

呂蒙到底有沒有偷學到本事呢?看來似乎是有的,因為當時鄧當有個手下,看到呂蒙年輕,好幾次嗤之以鼻說:「你小小年紀從軍能幹麼?上戰場還不就是羊入虎口而已?」呂蒙聽了大怒,舉刀殺了他,姑且不管這個恥笑他的人是否大意,但呂蒙能殺了他,可見得武藝不容小覷。但人命關天,這讓呂蒙只能倉皇逃到同鄉家中躲藏,後來,校尉袁雄說服他出來自首,還為他掛保證說情,孫策因而把他放在身邊辦事。此後,呂蒙漸受重用,居然能在鄧當死後,接替他的職務。

孫策死後,孫權接掌江東大權,想把年輕將領加以整併,篩選出一批真正有才華的將領。呂蒙明白,這一整併,自己脫穎而出的機會就更少了,所以他預先為自己的出線構思了一個方法,就是為部下製作新的軍服,並且加緊操練。後來孫權閱兵時,一眼就發現這支軍隊的與眾不同,對呂蒙的治軍有方留下深刻印象,因而重用呂蒙。

然而,你以為呂蒙出奇制勝,只為了爭取曝光而已嗎?有一件事情,可以看出他謀定而後動。

赤壁之戰後,曹軍北歸,當時益州將領襲肅率軍投誠,周瑜請孫權把襲肅的部隊撥給呂蒙管轄,此時呂蒙反倒上奏說:「襲肅有膽識謀略,遠道而來投誠,如果還剝奪他的軍權,反而會引起不安。」孫權覺得呂蒙說的有理,便讓襲肅的部隊歸建。此事代表,呂蒙在爭取機會時,會作全盤考量,並非單只是標新立異炫人耳目。孫權初掌大權時的整併,呂蒙判定年輕的君主想要有所作為,嚴整而精良的軍容正是他所要的,所以他為部下訂製軍服;襲肅率軍來歸時,固然是一大利多,但他衡量情況,不惜推翻周瑜的意見,就是為了顧全大局。

這意味著,他的爭取曝光不是輕率為之,而是適時提出想法並實踐,所以掌握這「適時」二字,正是職場菜鳥脫穎而出的重要關鍵。

具體實踐老闆提出的建議

如果呂蒙這麼有「小心機」,那為什麼會需要孫權來提醒他讀書的重要呢?首先要釐清的是,呂蒙一點都不像是我們所想像的目不識丁,他只是沒把讀書當一回事而已,孫權也明白,所以他是這麼對兩位部屬呂蒙和蔣欽說的:「我哪是想要你們成為博士?我只是要你們多涉獵一些歷史而已。」後來還說:「(自己)自統事以來,省三史、諸家兵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學必得之。」這話顯露出兩個意義,一是孫權肯定兩人夠聰明機敏,可以一點就通;二是希望兩人能像自己一樣,從歷史多得點智慧,說得簡單點,就是老闆的「經驗分享」。

一起聽這話的還有江表十二虎臣之一的蔣欽,要是呂蒙不吭聲,讓蔣欽回答,一樣可以交差了事,不過呂蒙不這麼想,他找了一個藉口回應說:「在軍中常苦多務,恐不容復讀書。」這話其實也有兩個含意,一是表達自己公忠體國,戮力以赴;二是變相邀功,說自己公而忘私。倘若讀書這件事孫權只是隨口說說,應該會對呂蒙的回應口頭上嘉勉一番。不過,孫權對讀書這件事的重視,遠比呂蒙想像的大,所以孫權再拿東漢光武帝及曹操出來作榜樣,呂蒙意識到老闆對這件事的重視,才會投其所好,加倍苦讀,同樣聽到這番話的蔣欽,並無實質作為,但呂蒙卻接受並加以實踐。 你說,這種把老闆的話放在心上,還懂得老闆一番苦心的部屬,會不會被重用?當然會。

呂蒙年少時沒有因為自己「菜」就隨人擺弄,反而趁機累積戰場上的實力,擺脫寒微的命運;之後藉由與眾不同的治軍管理之道,讓自己被老闆看見。

但真正讓他在同儕之間脫穎而出的,是呂蒙在老闆面前顯現出,他是一個可以獨立思考的乖乖牌。

當其他人對於老闆的經驗分享只是聽一聽就算了,而他不僅聽了進去,還具體實踐了老闆的建言,這種肯上進、知進退的態度,才是他得到老闆寵信的關鍵。

(本文整理、摘錄自《不宮鬥也能強大》,商業周刊)

延伸閱讀 \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