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台大教授陳坤志:「人生的成功,選擇和努力同樣重要」

換日線

發布於 2018年07月16日08:33 • 台大國企系學會/換日線專欄

文:莊文遠、陳筱淇

在台大,對會計有興趣的國企系學生,大概都修習過會計系陳坤志老師的中級會計學,對於老師在課堂上針對出入帳手續的嚴謹示範、化繁為簡的說明其背後的經濟原理,以及對同學們有如父親般的關懷,都很熟悉。

這一天,台北的冬季難得溫暖放晴,我們與陳坤志老師相約午後的課餘時光,希望能聆聽老師分享個人以會計背景,在管理學院體制下任教所扮演的角色,與不同的視野和體悟。

比較海內外教育:「學生」和「老師」視角

坤志老師從台大經濟系畢業,工作兩年後至美國密西根大學就讀企管碩士,其後再到南加州大學取得會計博士,並曾於新加坡管理大學任教 5 年──我們好奇的詢問老師:擁有豐富海外經驗的他,對於國內外的教育環境,有什麼不同的體會與感想?

老師回答:以「教育者」的身分及「教學」的角度觀之:國外定位大學之目的,在於產出嶄新的學術理論,社會對大學排名多以論文產出為評量標準;並將老師分成專業研究的終身教職,與負責教學的兼任老師兩種,以滿足社會與學生的期待。而各科系依市場對不同知識領域人才的需求,則按供需法則提供不同的薪酬。

雖然國外制度提供較佳的任教環境,但在台灣教書也有很多好處:如密切交流的「導生制度」,有利提升老師指導研究生的品質;而相較海外教授學術研究壓力大,台灣教授可以更靈活的運用時間;最重要的是,回到台灣從事教學服務,能夠回饋長養自己的社會。

而由「學生」學習的角度著眼,坤志老師則認為:台灣的學生在國、高中時考試、學習壓力太大,以至於進入大學後彈性有些疲乏。

同樣作為台灣學生,老師理解也贊同年輕人想要滿足過往對玩樂的渴望,更鼓勵學生參與團體交流、學習人際關係、勇敢嘗試戀愛。但是,學生學習心態相較國外閒散,是不爭的事實;加上國內追求排名、但又隱藏著「反菁英」的風氣,是台灣社會對教育期待的矛盾之處。

坤志老師認為社會首先需要思索大學教育對社會的貢獻,而台灣社會需要一所什麼樣的大學,別時而反菁英,時而又追求排名。

此外,西方國家的學生在青少年時代,便嘗試各種方向與機會,確定志向的人進入大學後,便鎖定目標積極衝刺。即便是在東方,以新加坡學生為例,大一、大二時就會積極準備履歷、找實習工作。

台灣土地面積與人才素質並不遜於新加坡,但整體社會提供的發展機會較少,才是對學生的殺傷力所在。以國家的格局思考,其實我們應與之相較的是制度。什麼樣的制度能吸引優秀公司、優質工作,以及是否能提供年輕人機會和舞台。

事實上,台大學生的自學能力都很好,但需要有人告訴學生眼前有哪些選擇、看見生命的啟發,並使之產生動力和感受行動意義。課堂教育所能提供的知識永遠不夠應付時代變化,相對的,邏輯推理能力、組織活動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表達能力乃至於應對進退的能力和素養等,才是往後個人成長的養分。

「學生其實擁自學能力,所以老師真正需要提供的是 Inspiration。」老師總結。

圖/shutterstock

你想要什麼樣的人生?──多試,就對了

談及此,回想起自己生涯規劃中那些還很模糊的目標,讓我們不由自主提出訪綱之外的問題:「那麼老師是怎麼『找到自己的』?」

「跟你們一樣都是台灣學生,其實我考完聯考才開始思考志願。」

大學時,老師也熱衷過海外旅行、曾以為自己喜歡顧問業,並夢想成為「空中飛人」──但時常出差,頻繁進出機場貴賓室後,發現過去嚮往的日子,也不過如此,自己喜歡的只是一個想像。而比起環遊世界,或許更喜歡和家人一起相處,無論去哪裡都好。

所以「有機會就進去看、進去做」,才會了解自己適合什麼。時常,我們喜歡的是「對工作的想像,或是對自己的投射」。

「在向前的步伐中,我們會遇逢更多工作待遇、自我實現、人生規劃三者間的衝突,會愈來愈了解自己喜歡的是什麼,也就愈了解自己是誰。」老師語帶鼓勵地說。

領悟自己適合在團隊中擔任什麼樣的角色、磨合自己的長處與興趣、捉緊機會磨練,讓自己蛻變作想要成為的人,而努力過後,也要坦然接受自己是怎樣的人。

在對自己坦承的前提下,有機會便踏入去做,「學生們需要思考自己想要什麼樣的人生。」若有意往海外發展,國外也的確有更多選擇,那就為自己裝備出色的外語能力;假使選擇留在台灣,儘管制度不是十分健全,仍可努力為自己創造機會!

管院學生的機會在哪裡?

老師還提到,如果有興趣,在台灣可以思考創業的可能性。創業這條路上,會「將自己暴露於許多機會之中」,便是為自己創造價值。

儘管管院學生缺乏技術性的專業,但我們對商業機會的靈敏度相對理工人才優秀,也更早體會到前述提及的關鍵能力之重要性,而可以和技術人才相輔相成。

相較之下,台灣其實不缺優秀工程師,而是缺乏優秀管理人才。此外,老師熱切建議學生修習程式設計;通曉程式運作的原理,實作訓練 coding 的根本邏輯,將有助我們和理工人才共事,進行更全面決策的思考。

台大的管理科系將學生放在 CEO 的位置教導,但國外大學普遍認為 this is too early for them──那麼,我們就需有自己的因應之道。

「人生的成功中,選擇和努力同樣重要」

國小時青澀地想當棒球投手,求職間實際地想過當經理人,相比師母想當總統的夢想,坤志老師顯得「保守」些。

其實,文組出身的坤志老師在高中時代,便曾想走上教職一途。那時升學體制恰逢第一屆推薦甄試,老師的成績也足夠錄取師大地理系。儘管父母開明,讓他自己決定,但老師本身卻游移不定,而最後可以遞交申請表的那節下課,因為好朋友一句話:「我覺得你不適合當老師吧!」,也就索性不交文件,跟著去打球了。

很多人生重要選擇的當下,是由細微的因素所影響,難怪有人會說計畫不如一通電話,際遇常常比計畫重要,更有很多時候,結果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對此,我們只能盡力準備好自己:學習聰明地思考而不盲目用功,並盡量做出較佳的選擇。

坤志老師如今回顧學生時代的選擇,發現繞了一大圈,終究還是回到初始,那麼也許自己著實樂為人師,在這兒發現人生的意義。

回溯在每次人生的轉捩點,將發現上一刻所傾心的,也許眨眼便有所異。儘管最後好似回到原點,但世上無全知者,我們身而為人,只能選擇一個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向,之後勇往直前。

坤志老師視線望向某處沉思片刻後,笑著向我們說起富翁與漁夫的故事。自我定義人生的成功於何處後,「選擇的重要性不輸努力」,儘管努力可以協助選擇,但選錯方向,不論是用走的還是跑的都將到不了目標,別輕忽其重要性。而最後也別忘了──「做自己,自己開心就好!」

【陳坤志教授小檔案】
美國密西根大學企管碩士、南加州大學會計博士
曾任新加坡管理大學助理教授、現為台大會計系專任副教授
研究專長為資本市場研究,會計資訊、決策,與財報分析

執行編輯:張詠晴
核稿編輯:林欣蘋

【延伸閱讀】

終於「栽培」出常春藤名校高材生,但怎麼孩子非但沒「成功」,反而感到痛苦不已?

台大國企系教授李吉仁:「下班再快樂,也無法解決上班的不快樂」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LINE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