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去芬蘭體驗生活化學習,讓孩子記得踏實的快樂

親子天下

更新於 2018年10月23日04:20 • 發布於 2018年10月23日04:20 • 賓靜蓀
去芬蘭體驗生活化學習,讓孩子記得踏實的快樂
去芬蘭體驗生活化學習,讓孩子記得踏實的快樂

七月中,四十位台灣高中生自費飛去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的高中,整整三週,深入體驗芬蘭老師教導的主題式課程,最後一週實作,每組必須交出一個手機App(解決時間、金錢、食物管理等問題)、菜市場改造、再現轉捩點等實體作品;回台灣後,還要公開分享。

這是「雙橡海外教育」第二年舉辦、高門檻的「芬蘭暑期學校」,「我們不是語言課,也完全沒有旅遊行程,三週都在密集學習,還有五位教練手把手協助,隨時解惑,」二十九歲的創辦人林竹芸強調。整套課程是為了培養高中生獨立自信、團隊合作、貢獻社會的能力和不怕失敗、不斷嘗試的勇氣。

要改變「考試等於學習」的傳統台灣教育觀,口號無用,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學生親身體驗真正「有趣、有意義、有影響力」的學習。

與生活連結的扎實課程

芬蘭主題課程和生活連結、須動手操作。自然科學課從淋浴實驗開始,學習測量自己洗澡時,消耗多少水、花多少能量加熱水,並做出數據;從昆蟲調查、森林探險,到淡水系生態採集,環境友善有了實質意義和衝擊。家庭經濟課從「準備自己的一餐」,學計量食材預算,去超市採買,觀察動線設計、消費心理、物資管理。

三週過去,學生明顯改變了。剛開始傾向倚靠老師指示做法、步驟,面對問題因為怕錯不敢發想,慢慢的,大家敢舉手、用英文發表自己的意見或瘋狂亂想。最後一週老師提出一個字vanity(虛華),共同討論消費的選擇權,拒絕過度包裝、不必要的產品或服務。去年參加的北一女中學生鄭人鳳分享,「最大的改變是,我不會給自己設限,變成一個勇於去闖的人。」

選擇芬蘭,除了它的優質教育,林竹芸也想「複刻」自己曾在此領受的「震撼」。

台大財金系大二暑假,她曾到赫爾辛基大學交換一年,徹底改變了這位一路第一志願的好學生。她第一次體會到,學習原來是為了「讓每天的自己比前一天更有能力」;在研究有誤、得重做報告,以為自己要被當掉、卻獲得最佳成績,她永遠記得老師說,「沒人在意你過程中的失敗,只要你學會了,最後成果是好的,才最重要。」

畢業後她進入美國波士頓企管顧問公司,看到業界對人才的要求,學校沒有培養。二○一七年她被公司送到麻省理工學院商學院學念MBA,那個幫助台灣孩子改變自己、影響他人的心願更加強烈,於是林竹芸決定在工作、學習之餘,善用她在業界、國際的資源和資訊,和兩位夥伴創辦雙橡。

踏實的快樂,孩子會記得

她發揮大學成立社團、設計課程的經驗,將硬梆梆的「世界經濟論壇」二十一世紀人才需要的能力融入課程。

林竹芸知道,要把芬蘭這套帶回台灣,要經歷水土不服的陣痛期。儘管大部分學生回來以後有「違和感」,得拚命補缺席的暑輔課、補習課,但那種自己可以做主、可以改變的信心不會消失。

很難想像,林竹芸和兩位核心夥伴是如何一邊努力全力以赴自己的全職工作,一邊又在下班後的時間全力投入雙橡的開展。即將再度赴美工作,林竹芸感謝老公和家人的支持,「我媽媽、婆婆和九十歲的阿嬤都曾是老師,他們理解這件事的重要,」林竹芸閃著大眼睛說。

她的樂觀、行動力強、樂於分享,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延伸閱讀:
我的17歲那一年:選擇,讓人生不一樣
與芬蘭老師的一段感動對談,給我上了一課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