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全球/「海洋吸塵器」掃除太平洋垃圾 真有成效?

民視新聞網

更新於 2019年01月12日08:12 • 發布於 2019年01月12日07:35

海洋垃圾問題近年來已經成為人類的重要課題,尤其是太平洋垃圾帶更是驚人,這是一塊位於美國加州與夏威夷之間的塑膠碎片漂浮區域,面積估計達160萬平方公里,比44個台灣還要大,為了清除這些太平洋塑膠垃圾,去年10月,人類史上第一艘大型海洋吸塵器「Wilson」正式開始作業,計畫在五年內減少五成太平洋垃圾,不過成效卻遠不如預期,而且機具還出狀況,今年一開年、就打道回府修整,不過這個計畫主要的發起人、24歲的荷蘭青年史萊特,依然對海洋吸塵器充滿信心,來看我們的專題報導。

荷蘭青年研發「海洋吸塵器」 拚掃除海洋垃圾

海洋清潔計畫發起人「史萊特」是海洋清潔組織的創辦人兼CEO,研發出全球第一個清理海洋塑膠的技術,猛一看宛如漁網的超大U字型圍欄,在海面上緩緩漂移,但它隨波逐的不是潮流而是海洋垃圾。

海洋吸塵器命名「Wilson」 靈感源自電影《浩劫重生》

這條U型圍欄全長600公尺,是《海洋清理組織》的第一個海洋吸塵器「系統001」,被暱稱為「威爾森」以紀念電影《浩劫重生》中,與湯姆漢克相伴的漂流排球「威爾森」,巨大版「威爾森」的設計概念就是攔截海洋的塑膠漂流物。

從加州延伸至夏威夷 太平洋垃圾帶範圍超廣

海洋清潔計畫發起人史萊特表示,「數以百萬噸計的塑膠垃圾進入海洋,這些塑膠垃圾主要集中在5大區域,這區域被稱為海洋垃圾帶,而其中最大的就位在美國加州與夏威夷之間「太平洋垃圾帶」。

太平洋垃圾帶,是全球最大的海洋塑膠碎片集散區域,面積超過160萬平方公里,相當於法國德國西班牙三國面積的加總,以台灣面積來計算,44個台灣都不夠填滿這片太平洋垃圾帶。

亞洲是大部分海洋垃圾的來源地,你使用了塑膠一兩分鐘,但它進入水道之後,卻得花上數十年甚至更久才能分解,而絕大部分將加入太平洋垃圾帶,永無止盡的旋轉,被北太平洋環流的海流所捕獲,太平洋垃圾帶並不顯眼,因為是由無數被絞碎的塑膠微粒所組成。

太平洋垃圾帶8萬公噸塑膠垃圾  船網撈得花7萬9千年

太平洋垃圾帶不是人類想像中的垃圾島,而是一整片在海洋中漂流的塑膠碎片及微粒,總重量估計達8萬公噸。

CBS記者問起為何不乾脆開一艘大船去撈塑膠碎,海洋清潔計畫發起人史萊特則回應,因為這塊區域跟德州一樣大,如果用船網去撈,大概得撈7萬9千年。

年紀輕理想大 清潔計畫發起人當時僅19歲

海洋清潔計畫發起人、荷蘭青年史萊特,2013年提出構想時才19歲,而他下定決心要清理海洋時只有16歲。

海洋清潔計畫發起人史萊特表示當時在希臘潛水,發現海裡的塑膠袋竟然比魚還要多,當時就想何不把海洋清乾淨?

掃除海洋垃圾非易事 史萊特研發「海洋吸塵器」

想要清理海洋可不是簡單的事,使用人力漁船撈捕垃圾曠日廢時,史萊特有個更好的點子「借力使力」,海洋吸塵器能利用「洋流」捕撈垃圾。

海洋清潔計畫發起人史萊特說,「某天赫然明白洋流不斷旋轉,塑膠碎片不會停留在某一個地方,所以想說與其去追逐塑膠碎片,為何不讓塑膠碎片自投羅網?為何不利用天然的洋流來幫助我們?」

荷蘭政府、企業投資 海洋清潔計畫獲支持

要利用洋流來蒐集垃圾,聽起來宛如天方夜譚,但史萊特的主意得到不少人的支持。他成立了非營利機構《海洋清理組織》,獲得企業以及荷蘭政府的投資,再加上各界的捐款,一共3200萬美元的經費,成為推動海洋清潔計畫的重要支柱。

「人工海岸線」聚集垃圾 攔捕漂浮塑膠碎片

所以製造了一條海岸線嗎?海洋清潔計畫發起人史萊特回應,「利用海岸線來擷取海洋垃圾是很有效的方式,但在海洋垃圾帶中並沒有海岸線來聚集垃圾,我們就自製了人工海岸線。」

在實驗室模擬海流、測試機具後,2018年「海洋吸塵器」終於誕生,宛如人造海岸線般的巨大U型圍欄,是由直徑達3公尺的巨型塑膠中空浮筒拼湊而成,可以攔住海面上下的飄浮塑膠碎片,再由船隻定期撈起碎片運回岸上,回收塑膠可再利用以支持海洋清潔計畫,例如史萊特手中的太陽眼鏡,就是海洋塑膠垃圾的再製品。

海洋吸塵器不夠快 趕不上垃圾漂移速度

海洋清潔技術經理伽利馬表示,「現在威爾森(系統001)已經在太平洋垃圾帶上,我們的監控船隻也在左右,我們有不少器材在該處蒐集資訊,以了解作業狀況。」

2018年10月17號在萬眾矚目中,海洋吸塵器「系統001」也就是「威爾森」在太平洋垃圾帶就定位,開始攔截洋流帶來的塑膠碎片微粒,目標是在5年內清理半個太平洋的垃圾,可惜的是威爾森的威力似乎不如預期。

海洋清潔計畫發起人史萊特也說,「我們現在看到的是這個概念的基本原則,已經能確認這系統能固定成U字型,風移動時系統能旋轉並且能停止集中塑膠碎片,但我們也發現這系統移動得不夠快,有時候系統移動得比塑膠片還要慢,但這是我們不想看到的,因為塑膠碎片會再度漂走。」

拚趕上洋流 系統提升移動速度捕撈垃圾

巨大的U型浮管「系統001」,的確可以攔截並集中塑膠碎片,但卻無法保存這些碎片,因為「系統001」移動得太緩慢,使得碎片又隨著海流漂走,就定位兩個半月來,只蒐集了2千公斤的塑膠垃圾,但工作團隊原本設計的目標,是每周1千公斤的垃圾蒐集量。

海洋清潔計畫發起人史萊特說,「試著提升系統的速度,以確保系統會移動得比塑膠碎片更快,所以希望我們能在未來幾個月內解決這個問題,並希望在夏天時系統啟動的第一個半年,我們能撈起第一批塑膠碎片,以證明我們的技術並擴大規模。

海洋吸塵器出師不利 「自己」恐怕也變成垃圾?

除了集中垃圾的問題之外,預計使用20年的威爾森還出師不利、去年底浮管末端竟然破裂,今年元旦過後就緊急回到美國舊金山進行修補,事實上也有不少海洋專家擔心,海洋吸塵器會成為另一個大型海洋垃圾。

海洋科學家金馬丁尼也說,「四年前就對海洋吸塵器提出質疑,其中幾項問題至今依然未解決,尤其是最基本的設計概念缺陷。當你把物件放在海洋上會有生物開始附著在其上生長,於是物件會變得沉重,會被拖下去沉下去,然後海面上的塑膠碎片會從上面漂走,所以這項系統會無法捕獲塑膠碎片」,此外這個龐大的浮管設施,也可能危及船隻甚至動物。

海洋吸塵器恐聚集生物 誘使捕食塑膠垃圾

海洋科學家馬丁尼說,「這就像是吸引小動物的綠洲一樣,會吸引動物到上頭生活,當你製作一個如此大的設備時,就會吸引更多的動物,把這些動物吸引到攝取更多塑膠之處,更容易陷入困境的環境之中。」

還有專家指出無論海洋吸塵器能否收集到海面上的塑膠碎片,都無法真正解決海洋垃圾問題,因為將近60-70%的海洋垃圾已經沉積在海床之上,太平洋最深處的馬里亞納海溝之中,已經出現了海洋垃圾的蹤跡。

把垃圾帶回陸地!  計畫發起人理想遠大

海洋清潔計畫發起人史萊特當第一批塑膠碎片重新上岸時,這當然不將僅是個有象徵意義的時刻,60年來人類不斷把塑膠投入海洋,從該天開始我們將把塑膠碎片帶回,這也將證明這項技術成熟,可以把塑膠碎片從海洋帶回陸地。

海洋吸塵器、系統001、漂浮的威爾森,到底是海洋救星或者荷蘭青年的一場環保夢?有人願意支持、有人抱持懷疑,而史萊特與他的海洋清潔組織,則抱持樂觀態度,希望在今年上半年能讓海洋吸塵器開始正常作業。

但要消滅總重達8萬噸的太平洋垃圾帶,除了依靠海洋吸塵器之外,人類減少塑膠製品的使用,從源頭開始停止汙染,才是最根本的清潔海洋之路。

(民視新聞/專題報導)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