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全國 11% 人口「走出去」,背後的辛酸、覺悟與勇氣

換日線

發布於 2018年04月16日01:42 • I M YIPIN/讀者投書

在非洲國家,除了許多來此投資的外國商人外,更不乏透過仲介前來工作的外籍勞工——舉凡來自菲律賓、斯里蘭卡、印尼……等國的移工們都有。他們為了生活,不辭千里地前來非洲工作。

每逢星期日,我的菲律賓同事總是熱情邀請我到教會,一起唱歌、聽故事。而這群菲律賓移工朋友所教我的事,也得從教會開始說起……。

我非基督徒,但因為初來乍到奈及利亞,很多人事物對我來說都是陌生的,想拓展自己的人際關係,我的方式是從接觸教會活動開始。我所參與的教會,是由加拿大及美國人所設立的,固然來自西方諸國的人非常多,但我與同為亞洲面孔的菲律賓人,相對而言更為熟悉。

眼界狹隘的我,一開始對於「菲律賓人」會跑來「非洲國家」工作感到十分訝異,甚至曾帶有刻板印象地認為,只有「想做大生意、大投資賭一把」的外國人或台商,才會前來「第三世界」打拼。

卻萬萬沒想到,距離我們台灣如此近的菲律賓人,在奈及利亞當地的移工人口中,占了多數(編輯備註)——菲律賓人大部分都是透過人力仲介派遣來此地,工作內容則大多比較偏基層作業方面的職務,也有少數管理階層駐派於此。

我跟一群菲律賓姐姐們在教會認識後,會一起做飯、打球、唱歌……等。久而久之,彼此越來越熟悉後,更十分敬佩她們的闖蕩精神,與為生活打拼的韌性。

慶幸當時「一無所有」,令她的命運得以翻轉

當中有一位姐姐,九年前就隻身從菲律賓前來奈國工作。

工資低廉無法維繫生活,是她離鄉背井的主要原因:在菲律賓當地月薪僅 100 美元(約新台幣 3,000 元)的她,同時需要養小孩及父母,這微薄的工資根本無法支持生活。於是,她不得不尋找前往異鄉打拼的機會——如今她在奈國的工作是私人企業的清潔人員,月薪雖僅有 700 美元(約新台幣 21,000 元)外加食宿補助,但與過去相比,她已十分知足。

如今,她賺來的錢幾乎全數匯回家鄉供家人使用,自己則已經多年沒回家了。因為她說:「我的工作可替代性很高,若離開,可能很難再有機會回來賺錢了。」她更嫁給了奈及利亞當地人。而主要原因就她所述,為的竟只是要拿到「配偶居留證」,才能在這待上更多時間,以多賺點錢支持家鄉的家人。

「為了要留繼續在奈及利亞工作,而嫁給了當地人」——這在旁人眼裡看來,恐怕難免會有些困惑、甚至難以認同,但這就是她的真實選擇——留在奈國賺錢比什麼都重要。而家鄉的親人,是她源源不絕的動力。

她更娓娓道出自己的成長故事:她出生於貧富差距嚴重的菲律賓,發展相對落後的地區。沒有機會受到完善的教育,同時因為當地產業衰敗、貪污等問題嚴重,多數像她一樣背景的人,只能夠尋找基層零工的機會,薪水並被嚴重壓抑。

但儘管所生長的先天環境差,她還是不向命運低頭,勇闖異鄉努力掙錢,為的就是要讓家裡有更好的生活。「在菲律賓的鄉下地方出生的我,過去也從沒想像過自己會來到這裏,」但她慶幸自己過去的「一無所有」,反而將自己的韌性發揮到淋漓盡致。「哪裡有機會、就往哪裡去」的心態,也讓她能不預設立場、沒有包袱,用泰然和開放的態度,熬過一路以來無數的挫折。

「台灣的機會變少了」——菲律賓移工們的直言不諱

不禁反思,當代的台灣各項基礎建設已經發展得很好,大部分人基本的生活條件也得以滿足(當然,貧富差距也日漸拉大)。但會不會,我們也因此太將一切視為理所當然,無法再感受到前人們「一無所有」時的打拼歷程,甚至大部分時間都處於在安逸、但不快樂的環境中?

我在奈及利亞認識的這群菲律賓姐姐中,也有幾位曾在台灣工作過,當我問她們:「為何離開台灣,跑來那麼遠的地方工作呢?」時,她們很直接地回我:「因為台灣的移工競爭多,工作機會越來越少了,工作(薪資、勞動)條件,相對來說,也越來越沒有吸引力了……」

她們直接不加修飾的回應,反而讓我深深意識到,台灣當前所面臨的許多社會問題:人才湧出、產業外移、薪資凍漲、勞權不彰(尤其對待外籍移工)……等種種殘酷現實。

這也讓我意識到,如今在海外工作的自己,已經習慣這裡的薪資水平(因為派駐地「風險高」的關係,剛畢業的新鮮人,多為新台幣 4 萬起跳;有一兩年的工作經驗為台幣 6 萬至 8 萬起跳,依公司政策不同,每年皆有調薪機會,高於目前在台灣的年輕世代平均薪資不少),習慣這裡的升遷與發展機會,也慢慢開始在異鄉拓展自己的人脈。

我也不禁反覆思索著,往後的我,是否能「勇於」回到家鄉,面對、甚至嘗試著手改變台灣當今種種不利於年輕工作者的現實呢?我想,這問題應該是絕大部分在外漂盪的遊子,一直懸掛在心裡的疑問句。

「不管這世界如何變化,千萬別因此改變了你自己」

我所認識的菲律賓人、她/他們的工作經驗及故事,提醒了我一件很重要的事:「不管這世界如何變化,千萬別因為這世界而改變了你自己。」

儘管外在工作環境可能充滿不利條件、儘管追尋更好的待遇看似遙不可及、越來越難,也千萬不要因此退縮或駐足不前,無條件地接受現實情況、與之妥協。

菲律賓從過去以來,一直是「人力流出」的大國,許多人會嘲笑菲律賓人是「外勞盛產國」(編輯備註),但那為了改善生活、改善家鄉親人生活環境的強大動力,使他們如今的工作足跡,已經遍布千萬里之外的整個非洲地區——那勇於挑戰未知的精神,是值得敬畏的。

也欣賞他們面對「一無所有」的態度:正因為擁有的少,當接受到現實環境一波又一波的打擊後,他們不會退卻,反而激起心中那股「必須改變」的希望種子,而這種子伴隨著堅忍屹立不搖的厚土,便能灌溉出希望之苗,引領他們更願意走出去闖蕩世界,拼搏一個改變自己命運的可能。

我所認識的菲律賓人、她/他們的工作經驗及故事,提醒了我一件很重要的事:「不管這世界如何變化,千萬別因為這世界而改變了你自己。」圖/Shutterstock(示意圖,非當事人)

但勇敢踏出家鄉後,下一步該如何走更重要……

菲律賓移工朋友們的故事,也讓我更深刻地意識到,一個台灣人是否「人在」台灣打拼,絕非是否「為了」台灣打拼的判別標準:

體悟到當今市場脈動及變遷的現實,菲律賓人(以及如印度、印尼等許多國家的人們)很早就已經意識到,世界各國不同產業、不同國度工作機會的脈動及流向,更勇敢踏出家鄉至異地闖蕩——之後不論是基本的「匯錢回家改善家人生活」;或近一步地帶回新的觀念、新的技術,都能回饋自己的故鄉。

根據菲律賓政府歷年統計,所有海外菲律賓移工,在 2005 - 2014 十年來,平均每年匯回母國的金額,都佔了菲律賓全國 GDP 的 9% - 12%左右,近年平均更高達每年 200 億美元(約新台幣 6,000 億元)。

誠然,台灣的狀況和菲律賓、印尼、印度、越南……等各國的狀況一定有所不同,但這些故事也提醒了我:儘管台灣是我所生長的根,是養育教化我的源頭,但當人們面臨到必須滿足更高的生活條件或成就時,就必須考量到當今全球的趨勢——世界的發展脈絡瞬息萬變,眾人的觀點及思考方式不可能一直停留在過去,也必須懂得去隨時反證、隨時省思,進而嘗試做出改變。

而台灣當今的新一代,面臨人才紛紛向外「輸出」、青年外流狀況更是嚴重的現實,也讓我意識到,在「勇敢」踏出去那步後,背後更重要的是:「踏出家鄉後,下一步該如何走……」。

在任何異鄉的挑戰,絕對只會比熟悉的環境更多;「出走」之後,更絕對不可能從此就「一帆風順」。因此,要怎麼實踐自己在海外的作為,變顯得格外關鍵:

有些人在異地穩紮穩打、了解當地市場經濟脈絡,並建立起穩固的人脈關係後,在異鄉闖出自己的一番事業及成就;也有些人,以體驗及了解當地風俗文化,並結合自己的工作與生活,豐富自己的人生經驗為目標——每個人都有對「勇闖異鄉」的初衷及憧憬,這並無絕對的定論及答案。但對我來說,重點是永遠不耽於安逸,並且時時以生養我們的家鄉為念的積極心態。

我問了許多菲律賓朋友:「來到奈國後的下一步,你們會在這久待嗎?還是把這裡當跳板,去更舒服富裕的地方找機會?」而多數朋友的回答有些出乎我意料,都是「會先繼續待下來」——因為他們除了必須支持家鄉親人的經濟來源外,也堅信自己可以為了家庭,先征服這環境中的一切挑戰、達成自己設定的階段目標之後,再往下一個新的挑戰邁進。

編輯備註:根據菲律賓海外就業管理局(Philippine Overseas Employment Administration, POEA)統計,2015 - 2016 年,共有 2,112,331 菲律賓移工外移世界各國工作,其中目的地為奈及利亞人數為 2,589 人(2015年)和 1,693 人(2016 年),是非洲國家中僅次於安哥拉(Angola)者。

截至目前為止(2017 年底),綜合各項認定標準不一之統計,全體「海外菲律賓人」(包含移民、移工、短期打工與居留者)總數約為 1,100 萬人,占菲律賓總人口(1.03 億)約 11% ,若包含無法統計之各國非法居留移工,數字極可能更高。

執行編輯:鄧紹妤
核稿編輯:張翔一

Photo Credit:Anton_Ivanov@Shutterstock(示意圖)

合作推薦最新影音

關聯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