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傳統銀行業失調,高獎金成了崩潰的關鍵因素?

天下文化出版

更新於 2020年03月26日10:02 • 發布於 2020年03月26日08:59 • 史迪格里茲

圖片來源:unsplash

從傳統銀行業務變成功能失調的金融體系

在過去,金融部門的功能並不常像現在那麼失調。不過,隨著金融部門占GDP的比重不斷攀升,從一九四五年的二.五%上升到危機爆發前的八%,經濟表現卻完全沒有比較好。事實上,趨緩的經濟成長讓經濟體系變得更不穩定,這樣的情況在爆發七十五年來最嚴重的危機之際,達到最高點。

在過去四分之一世紀中,金融部門缺乏效率的狀況並非一夕間惡化,而是隨著它在發展過程中一步步偏離傳統銀行業務而逐漸惡化。誠如先前提到,傳統銀行業務是指個人將他們的儲蓄存到銀行,銀行再將這些儲蓄放款給企業,而企業又進而將這些資金用來聘請更多勞工或購買更多機器。

換言之,以前個人儲蓄會流向最有能力善加利用資金的人。以往銀行業者並未試圖榨光貸款人的所有資源,因為銀行深知若收取過高的放款利率,最終將導致負責任的貸款人不願意借錢,並鼓勵不節制的風險承擔行為。

正由於前銀行和貸款人之間維持長期往來的關係,所以銀行除了與企業共存共榮,也可能幫助企業度過難關。這樣的銀行業務稱為「關係銀行業務」(relationship banking)。

現代銀行業務已經以很多方式改變這樣的狀態。在傳統銀行業務中,銀行從業人員是一群乏味但非常值得敬重的人,他們是社區的支柱,而且希望努力確保別人相信他們的誠實與正直。銀行從業人員努力說服別人相信他們值得信任,因此可以放心把錢交給他們照料。

他們十分明白不良放款行為所需承擔的後果:如果銀行從業人員未能善加管理放款,且貸款人無力還款,銀行的資本就會折損。

而在二十一世紀成為銀行業新主力業務的「貸款證券化」(originate-to-distribute)模式,銀行業者一樣承作貸款,但隨即會將這些貸款轉嫁給其他人,於是,不良放款作業的風險變成由「其他人」承擔。

銀行業者的利潤不再來自放款與存款利率的利差,而是來自上述流程每一階段所收取的手續費收入。

放款金由受政府擔保

於是,一家銀行可放款量不再受限於它收受的存款量。透過這個方式,銀行業的狀況已和稍早描述的農業時代大不相同。在農業時代,除非某些農民把種子交給「種子銀行」從事出借業務,「種子銀行」不可能有種子交給想種植更多作物的農民。

不過在過去幾百年中,銀行漸漸意識到它們可以開設帳戶,也知道不管在什麼時刻,都只有一部分帳戶的資金會被領回。於是,我們的銀行業發展成一種所謂「部分準備制度」(fractional reserve banking )系統,在這個系統下,銀行以準備金形式持有的資金只約當銀行債務的一小部分。

如今,這個系統行得通的原因是,我們仰賴政府確保:一、準備金的充足;二、 未列為準備金的資金獲得審慎的管理;三、 在準備金短缺時介入。

即使放款並不是銀行業務中利潤最豐厚的一種,銀行業者還是能從中取得非常不錯的報酬。這不僅是因為銀行放款利率高於銀行付給存款人的利率,也因為銀行實質上能憑空創造貸款,只要在銀行帳冊中輸入某人有十萬美元的存款(花錢的權利)即可。

某種意義來說,銀行等於是欠這名貸款人十萬美元。不過,銀行貸放這筆資金的同時,意味著創造一筆相等金額的資產,也就是貸款人欠銀行10萬美元。這名貸款人當然很珍視這筆存款,因為有了這一筆存款,其他人才願意接受他開立的支票。

不過,其他人願意接受支票的真正原因是:銀行受美國政府擔保。實質上來說,銀行是藉由(利用)外界對美國政府的信賴來賺錢。意思是一旦銀行破產,納稅人就得出面買單。由於銀行業的利潤非常可觀,且放款愈多,利潤愈高,銀行業者自然有誘因努力說服政府相信銀行不需要太多準備金。

這是二OO八年危機結束後那段時間的最大爭議之一。準備金愈低,銀行的利潤就愈高,但納稅人面臨的風險也就愈高。從社會的角度而言,這不僅僅是銀行業者與銀行將風險轉移給政府的問題。如果法定準備金調高,銀行背負的風險就會上升,在這種情況下,銀行業者在從事放款行為時,將會變得更審慎,放款品質將因此改善,而美國經濟體系的表現也會好轉。

私部門利益與社會利益的失調

當然,銀行業者對經濟的整體表現並不感興趣;他們只在乎自己有沒有賺錢。這個領域的私部門利益與社會利益也不太一致。所以,前聯準會主席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到國會就這場金融危機的成因作證時,說他原本假設銀行從業人員的風險管理能力沒那麼糟糕。

這是他推理的大「缺陷」(flaw),這是導致全球經濟體系付出數兆美元代價的缺陷。他覺得很吃驚,而我對他的吃驚更感到吃驚!任何了解經濟學、銀行及銀行從業人員的行為誘因的人,應該都能輕易理解銀行和銀行從業人員有誘因從事不節制的風險承擔行為。

所以,葛林斯潘理當對這一切了然於胸。金融部門本身其實也是雷根時代風靡一時系列學說的受害者,這些學說主張:企業應努力追求股東利益,而企業在追求股東利益的過程中,將更廣泛的促成所有利害關係者及整體經濟的福祉。

其中,股東利益後來漸漸被解讀為短期投機客(只關心當前的股票價格,試圖獲得最大的短期利潤,幾乎不考慮長期的影響)的利益,而非長期投資人(關心公司未來幾年或甚至幾十年命運)的利益。

而金融部門所採取的高薪資、高獎酬的誘因結構設定,實際上是在鼓勵從業人員抱持這種短視觀點,換言之,薪酬結構的設定是引爆七十五年來最大規模金融崩潰的關鍵因素。

【書籍資訊】
《史迪格里茲改革宣言》

史迪格里茲改革宣言
史迪格里茲改革宣言

出版日期:2020.03.31

>>馬上加入 天下文化 官方LINE好友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