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中醫師:自律神經失調的惱人症狀 自然療法能緩解

康健雜誌

發布於 2019年10月23日10:37 • 出處/康健雜誌 文/曾慧雯 圖/周書羽

焦慮、眩暈、心悸、胸悶……,中醫與自然療法幫你緩解自律神經失調的惱人症狀。

現代人情緒壓力大,因為自律神經失調而求助中醫或自然療法的患者愈來愈多。

中醫典籍雖然沒有「自律神經失調」這個名詞,但卻記載「七情內傷五臟」,也就是說,壓力、情緒會干擾到人體臟腑的運作,且從頭到腳都可能會出現症狀,包括「上焦區」的頭部、五官、循環及呼吸系統,「中焦區」的消化系統,「下焦區」的泌尿、生殖系統,以至於全身的皮膚、神經肌肉骨骼與精神系統。

「由壓力引發自律神經失調,是臨診的大宗,且症狀會從你原先最脆弱的地方開始發作,」高雄信安中醫診所院長張原福指出。

很多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都有焦慮不安、睡眠障礙的問題。中醫認為五臟是「廣義之腦」,心、肝、脾、肺、腎都具有些許精神、情緒功能,例如「肝主謀慮」、「脾主思」、「腎主恐」,壓力一旦侵襲五臟,除了身體不適,精神與睡眠也會連帶受到影響。

(圖片來源:pixabay)

外在壓力、內在陰性人格,讓身體失衡

究竟自律神經失調是不是一種病?專長於治療心理、精神疾患的張原福說,自律神經失調不是病,只是「功能失調」。明医中醫診所院長楊世敏也認為,所謂「自律神經失調」其實是陰陽長期失衡之下的結果,心神過度消耗、不斷擠壓自己,身體就會失去平衡。

「很多生理的疾病或不適,其實和心理情緒的不平衡或心靈的不平靜,有很大的關聯,」台灣全民健康促進協會理事長、美國自然醫學博士陳俊旭表示,人體各系統之間的交互作用複雜且奧妙,自律神經失調是神經系統的不平衡,和內分泌、情緒與壓力都息息相關。

自然醫學醫師把人的身心靈看為一個整體,陳俊旭發現,在紓解情緒壓力的過程中,病人的生理問題往往也跟著逐漸康復,甚至不藥而癒,例如許多人胃潰瘍反覆發作,可能都是壓力太大引起,當壓力緩解釋放後,胃潰瘍自然也就能治好。

壓力是造成自律神經失調的主因,然而每個人都有壓力,為什麼有些人特別容易身體不適?中醫師認為,這跟個人體質有關。

除了壓力以外,熬夜、睡眠不足容易造成肝鬱、陰虛陽亢體質,人就會變得焦慮不安。楊世敏提醒,體質是會遺傳的,例如媽媽懷孕過程中的壓力、睡眠及勞累程度,和孩子未來的情緒發展有極大的關係。

張原福觀察到,「陰性人格」的人比較內向羞怯、拘謹保守,容易緊張焦慮、患得患失,自我要求高卻自信心不足,她們事事追求完美,最容易受到壓力侵襲,也是自律神經失調的好發族群。

他發現,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女多於男,她們守本分、責任感重,往往盡心盡力付出、努力想達到別人的要求,卻因為失眠、不快樂、恐慌、焦煩、頭痛、眩暈、肩頸僵硬、心悸、胸悶、月經異常、頻尿或習慣性便秘等困擾前來求診。

因此,想要改善自律神經失調所帶來的種種不適症狀,必須從紓壓安神、穩定神經方面著手,才能治本。

(圖片來源:pixabay)

放鬆、滋陰、安神,緩解自律神經失調症狀

若是因為壓力引起自律神經失調,最根本的解決之道就是找出並處理壓力源頭;壓力一降,許多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即可緩解或不再發生。

同時,中醫與自然醫學也有一些輔助治療方式,例如中藥、針灸、氣功等,都可以改善自律神經失調帶來的不適。

1.放鬆

長期處於緊繃、壓力大的環境中,可能會導致自律神經失調,因此「放鬆」顯得格外重要。

楊世敏建議不妨做「有節奏而和緩的舒展運動」,例如瑜伽、拳術、氣功、游泳(蛙式)等,或是一邊走路一邊配合呼吸(三吸三吐,走路時不要聊天),也可以一邊深呼吸,一邊雙手畫圓、高舉過頭,都有助於放鬆全身肌肉。

從自然醫學觀點,陳俊旭也非常推薦太極拳、八段錦等「身心運動」。他表示,以他過去的經驗來看,能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的藥物並不多,倒不如練習氣功,使身體動作和心理意念融合,對於放鬆身心有很大助益。

2.睡眠充足、規律作息

熬夜、睡眠不足的人容易焦躁,情緒也受到影響。碰到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楊世敏從不強調用藥,而是要求患者先改善生活習慣,例如經常熬夜的人,可以先從每天提早半小時睡覺開始做起,逐步調整作息。

3.中藥

因為自律神經失調引起的身體症狀可能各異,須依個別情況下藥,不過通常都會加強滋陰藥群,具有鎮定神經及輕微補養作用。

例如面對焦慮的病人,張原福常使用的藥材包括元參、生地、女貞子、五味子、知母、黃柏、柏子仁、酸棗仁、茯神、茯苓、丹皮、麥冬、沙參、洋參、冬蟲、玉竹、石斛、山藥等,可以滋陰、安神。

楊世敏多使用浮小麥、人參、參鬚、甘草、紅棗等,「甘麥大棗湯」是他常用的處方。

而中醫常用的龍骨、牡蠣等藥材含有鈣、鎂,有助放鬆肌肉及神經,也可以減緩自律神經失調帶來的不適,陳俊旭說。

4.穴位按摩

中醫認為,人之所以會感到焦慮,是因為心氣、心血不足,送到腦部的血液量與營養都不足導致,因此,當你突然感覺焦慮不安時,楊世敏建議按壓手指甲床兩邊的「井穴」,尤其中指、無名指,分別有心包經、心經通過,按壓後對鎮定情緒有很好的效果。

此外,平時也可按壓百會、內關、神門、陰陵泉、三陰交等穴道自我保養。

延伸閱讀:

「A型性格」是自律神經失調的高危險群 14要點快check

心臟外科權威教你5個練習 調整自律神經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