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30歲財報達人】勤讀報表找飆股 30歲插大生坐擁3間房

鏡週刊

發布於 2018年05月16日22:21 • 鏡週刊

**一般人的30歲,朝九晚五在職場上賺一份薪;陳飛龍的30歲,是自由的投資講師,已完成買房人生大事。其實這些都歸功家裡一度嚴重的投資失利,當時還是學生的他,趕緊從工科轉商科,不分白天晚上,緊黏老師學投資,正因為每天都比別人花更多時間學習,所以已經財富自由。

**

30歲的年紀,已經擁有三間房,來自股票的被動收入已占總收入的7成…看到這,很多人心中的OS肯定是:「這人背後有個富爸爸吧!」

陳飛龍投資小檔案

  • 出生:1989年
  • 現職:輕鬆投資學院專職講師
  • 學歷:銘傳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
  • 投資心法:觀察3大財報,找出市場萬中選一的公司,做波段或長期投資

營收成長 觀察5年

與大家所想的剛好相反,他沒有富爸爸,甚至因為媽媽投資失利,把爸爸一輩子工作累積的退休金賠掉大半,為了想弄清楚股票市場是怎麼回事,所以從學生時代鑽研投資,「我經常坐在桌子前讀資料5小時,也不覺得累。」眼前的陳飛龍談吐內斂,一點都沒有30歲的青澀。

從20歲一頭栽進投資領域後,陳飛龍靠著找出價值被低估的股票買進並持有,特別是24歲時抓到產業成長股儒鴻,波段賺進千萬元,25歲因此買下人生第一間房。

年紀輕輕即擔任投資講師,上課學員年齡大都比陳飛龍稍長,但他的功力讓人信服。
年紀輕輕即擔任投資講師,上課學員年齡大都比陳飛龍稍長,但他的功力讓人信服。

「投資股票不是看股價波動,得先了解公司的體質狀況。」陳飛龍從家人的失敗投資,早就體會買股是買公司,「想知道公司營運好壞,看損益表可以最快掌握。」而損益表中,他最看重營收變化,必定觀察至少五年的數據,「年營收成長最好在20%以上。」他以健身工廠-柏文為例,營收成長率連五年都達標。

除年營收成長,陳飛龍會關心毛利率變化,「像柏文這樣的通路業,毛利率最好要有30%,至於一般製造業,篩選的標準會降為20%。」陳飛龍進一步提到,當一家公司營收規模提升,因為營業成本也會跟著增加,此時毛利率是否維持穩定,成為觀察產品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當然,只看損益表的數據會相對落後,所以月營收也要追蹤。」陳飛龍提到,公司法說通常會發布不少訊息。

陳飛龍對於投資標的必定設定標準,不論是營收成長率、毛利率等,柏文全數達標。
陳飛龍對於投資標的必定設定標準,不論是營收成長率、毛利率等,柏文全數達標。

查看財報 檢視金流

「以柏文為例,近期就宣布3年內要從31間店,擴展至56家。這就需要對照月營收表現了。」針對2018年營收預測,陳飛龍計算出該公司下半年月營收平均水準要達到2.5億元以上,「所以得緊盯公司月營收有沒有達標。」

「還有一個指標要注意,那就是營業利益率,我的標準是至少要維持10%。」陳飛龍解釋,營益率可以看出公司營運的競爭力,若營益率下滑,要理解是受產品毛利率或公司營業費用控管不當所影響,「如果毛利率不變,但營業費用大幅增加,造成營益率下降,就要重新評估公司營運狀況了。」

30歲的陳飛龍,靠著詳讀財報,找到股價低估的股票,投資獲利達8位數。
30歲的陳飛龍,靠著詳讀財報,找到股價低估的股票,投資獲利達8位數。

損益表外,陳飛龍也會檢查另外二張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資產負債表可讓我們知道公司財務體質,現金流量表則可了解實際金流。所以最好都要看。」陳飛龍舉例,如果一家公司大賺錢,卻沒有把賺的現金流回公司,若公司帳上現金不足,又碰上有資金需求時,就會面臨很大壓力,「而這是只觀察損益表看不出的現象。」

資產負債表中,陳飛龍會特別查看公司手上的現金及負債情況,「像柏文都是收現金的,去年第四季手上有現金約3億元,長期負債則有2億多元,這表示公司有充足現金可以償還負債。」

想從股票市場賺錢,絕不如想像中容易,陳飛龍就經常坐在書桌前鑽研再鑽研。
想從股票市場賺錢,絕不如想像中容易,陳飛龍就經常坐在書桌前鑽研再鑽研。

至於現金流量表,陳飛龍表示最簡單的一個判斷點是,來自營運的現金流量扣除來自投資活動的現金流量,是否為正數,若是,代表現金有流回公司。

耐心等待 低檔買進

問陳飛龍為什麼會發掘柏文這家不算熱門的公司?他透露,本來就喜好追蹤展店通路,過去買寶雅即是一例,「只要展店成功,營收年年成長,股價就能如法炮製續漲。」

雖然經過層層篩選找出好公司,但也不是隨時可進場,陳飛龍對於買進價的要求嚴謹,「我通常都要等本益比10倍以下才進場。」至於賣出時機,他會觀察市場給予的合理本益比再做調整,以儒鴻為例,紡織業合理本益比為20倍,身為龍頭的儒鴻可拉高至25至35倍,「2013年我就是預期儒鴻的每股純益可達10元,所以在股價250元以上開始賣出。」

陳飛龍喜好追蹤展店通路,過去寶雅就是他的口袋名單之一。
陳飛龍喜好追蹤展店通路,過去寶雅就是他的口袋名單之一。

儒鴻可以算是陳飛龍的「恩公」,因為是這檔股票奠定他的財富,讓他早在25歲就打破年輕人買不起房子的魔咒。不過,陳飛龍投資路的開端,卻是從母親的「誤判」開始。「金融海嘯前媽媽把父親大半的退休金,全部買進鴻海,成本200多元,結果海嘯後鴻海股價崩跌至50元,因為害怕,結果竟賣在最低點。」

為了解金融市場的遊戲,他五專插大從工科轉念商科,遇到恩師黃錦川教授,「老師白天財管課教讀財報基礎,晚上在職專班教股市投資實務課,我就白天與晚上都跟著老師找上市櫃績優公司,實作研究報告。」

趨勢改變 立即停損

陳飛龍回憶,一開始想以市場消息跟老師聊天,但老師不重消息面,聊天頻率總是對不上。「老師重視產業發展、公司價值與財務體質,並且偏好傳統產業。」當時運動風氣剛興起,機能商品拓展很快,「老師讓我們把儒鴻當作實務操作進行追蹤。」

觀察財報,發現儒鴻2012年不受歐債危機影響,營收、毛利率、營益率不斷成長,甚至超越同業聚陽,「我因此跟著分批買進70元價位的儒鴻,結果隔年股價漲至250元以上。」

運動風氣帶動儒鴻機能商品大爆發,公司營運在歐債危機席捲時仍展現實力。
運動風氣帶動儒鴻機能商品大爆發,公司營運在歐債危機席捲時仍展現實力。

電訪黃錦川教授請他聊聊陳飛龍,果然這位學生讓教授印象深刻,「他有問題就會一直抓著我問。學校9點鐘聲響起前,陳飛龍8點就找我報到、開始問東問西了。」而教授也記得,他不僅白天比同學早到校,就連晚上也出現在職專班的課程,「他每天都比別人花更多的時間學習。」

靠著財報選股看似穩紮穩打,不過陳飛龍坦言,也曾碰過誤判情況。2014年他看準台廠IC設計虹冠電在新機發表前,有一波拉貨漲勢,從股價80元左右買進,漲至121元賣出,「產品上市聲勢不差啊,所以就再進場,沒想到銷售不如預期。」

記取教訓,陳飛龍說,只要發現產業趨勢改變或是市場需求不符合預期時,就要停損,「我會設股價跌20%為停損點。重點是讓下一檔成長股幫你賺回來。」

面對台股最長的萬點行情,陳飛龍表示沒在怕,「我現在手上部位還是滿的,只要以基本面投資,確認公司獲利穩定,不論大盤在什麼位置都不用害怕。」陳飛龍信心滿滿地說。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