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阿德勒教你從家中排行認識自己,如果是獨生子女,好壞就完全看環境提供了什麼樣的教育

未來Family

發布於 2020年07月14日06:24 • 書摘

文│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我們不斷地提醒大家注意,在評斷一個人之前,必須先瞭解這個人的成長背景。像是,孩子在家中排行第幾就影響很大。等到累積足夠的經驗之後,通常就能依據這個觀點,將人分門別類,辨認出他是老大、獨生子女,還是老么。

老大

家中老大的性格特點很鮮明。首先,他們的排行對於其心靈成長是極為有利的條件。綜觀歷史,我們發現,第一個孩子的地位確實特別優越。對許多民族以及不同社會階層的人們來說,老大這種優勢地位已是一種傳統。

以歐洲農民為例,家中長子從小體認到自己是老大,終有一日會接管農場。而其他孩子則明白,自己最終必須離開父親的農場。因此,長子會覺得自己的地位優於家裡其他孩子。

在其他社會階層的家庭,一般認為長子以後要當家。雖然這種傳統不見得每個地方都會實行,好比說生活簡單的中產階級與無產階級家庭。

但是,第一個孩子在他們所身處的環境裡,確實是父母眼中能力強、見多識廣的好幫手。可以想見,這種經常被人託付重責大任的孩子有多重要。

家中老大如果沒遇到任何阻礙,持續朝這個方向成長,他們日後通常會發展出法治人員這類的人格特質。這種人最重視權力。這種觀念不僅用來擴張個人權力,也會影響他們對權力的評估。對老大來說,權力來得理所當然。老大本來就很重要,必須受人尊敬,所以這種人通常也特別保守。

 

老二

追求權力的情形出現家中老二身上,也有麻煩之處。老二經常在壓力下努力爭取優勢。想要與他人一較高下的心態,會形成他們生命的目標,展現在他們的所作所為。

因為已經有人搶在他們前面,奪得了權力,這對老二形成強烈的行動誘因。假使老二的能力發展到足以與老大相抗衡的地步,他們會全力向前衝。至於權力在握的老大,只要老二對他們還不構成威脅,對於自己的地位是相當放心的。

聖經裡有一段哥哥以掃和弟弟雅各的故事,將老大與老二之間的衝突描述得非常生動。故事中,兄弟一直處在對立狀態,兩人爭奪的不是什麼實權,而是一種權力的象徵。像這樣老二持續努力爭奪權力一段時間後,最後的結果不是達成目標,推翻了老大,就是老二戰敗,然後撤退。

老二有時候把目標訂得太高了,一輩子為此所苦,內心無法平靜。之所以如此,不是因為現實生活的衝擊,而是因為他們一直在追逐虛幻不實的目標。

 

獨生子女

家中獨子的處境也很特別,他未來是好是壞,完全看環境提供了什麼樣的教育。由於父母親教育的對象只有一個,所以他們會把一切的心力用來教育孩子。

獨生子女因此變得依賴心強,經常在等人指引自己該怎麼做,老是在找人幫忙。他們一輩子都被好好呵護著,生命中的障礙總是有人事先代為移除,所以他們習慣風平浪靜的日子。

因為獨子是眾人關心的焦點,所以他們會以為,自己真的是重要人物。而就是這樣讓他們的處境不利,人生觀也不免出問題。假若父母親知道這點,就有機會預防這類事情發生,但這始終是不容易解決的問題。

家中只有一個孩子的父母親會特別小心翼翼,因為他們經歷過大風大浪,所以容易把孩子照顧得太周到。孩子則是會把父母的關注與告誡當作一種壓力。父母過於注意子女健康,會讓孩子覺得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並非易事。小孩會害怕逆境,缺乏處理問題的能力,很笨拙,因為他們的人生只體驗過順境。這樣的小孩也缺乏獨立行動的能力。

 

家裡有很多哥哥姊姊

這種性別混雜相互競爭的例子也很常見。要評估這種競爭關係很困難。我們以家中只有一個男生,很多女生的家庭為例,在這種家庭,女性的影響力最大,男性被擠到角落。加上如果他是老么,他一定覺得自己被一群女性團團包圍。他在努力爭取認同的過程中,會遭遇很大困難。他會覺得,到處都是壓力,完全感受不到這個無知的社會賦予男性的特權。

在這種人的性格裡,有個明顯的特點,就是長期缺乏安全感,沒有能力判斷自己作為一個人的價值在哪裡。身邊這麼多女性令他倍感威脅,讓他覺得當男人沒什麼光彩。由於女性帶給他們的壓力太大了,致使這樣的男人容易喪失勇氣與自信,但也有可能變得更積極地去追求成就。至於他們最後會朝哪個方向發展,則需視其他相關現象而定。

我們看到,家中排行對一個人生下來就有的本能直覺、行為反應、能力天賦產生影響。

 

老么

大家都知道,老么這類型的孩子很特別。在許多童話、傳說、聖經故事裡,老么的形象比較刻板。

事實上,老么成長的條件與其他人很不同。對父母而言,老么很特別,也因此尤其受到關愛。老么不僅是家中最年幼,通常也是身體最弱小的,需要別人幫忙。相對於兄姊獨立自主的能力較強,幼弱的老么在成長過程中所得到溫暖會比其他人多。

因此,老么會發展出許多個性特點,對他們日後的生活態度,以及人格成長都影響很深。然而要注意的是,有個情況似乎與我們的理論相互衝突:沒有人喜歡當最小的。由於么兒讓人不放心,無法交代他們事情。

但這樣反倒會刺激老么努力證明自己什麼都會。他們追求權力的傾向會更明顯。我們發現,老么會發展出強烈的企圖心,渴望超越所有人,不當最強的就不會滿意。

我們看過有些老么在各方面表現超過兄姊,成為家中能力最強的孩子,這類型的老么並不少。

不過,我們也曾見過另一類比較沒那麼幸運的么兒,因為比起兄姊,他們本來就缺少一些做事經驗與自信,雖然也想超越家中其他成員,但就是辦不到。

如果無法超越家中兄姊,老么通常會逃避工作,變得退縮,養成一種不斷找藉口拖延的習慣,逃避責任。

但是,他們的企圖心不會因此減弱,企圖心只是轉化形式,變成用來幫助自己逃離某種環境的手段。他們會逃避生命中必須面對的問題,改做別的事來滿足自己的企圖心。一旦遇上能力受到考驗的場合,他們會盡可能地逃避。

 

而養育孩子的人,到底該怎麼教育孩子呢?是不是應該特別鞭策小孩,激發出他們的虛榮心?該不該常常把他們推到聚光燈下,當個永遠的第一名?

以這種做法來面臨生活中的挑戰,是行不通的。經驗告訴我們,一個人是否為第一名,其實沒什麼差別。我們應當反過來強調:當個第一名或者最傑出的人並不重要。什麼第一名,什麼最傑出的人……我們聽膩了這種話。歷史和經驗皆已證明,幸不幸福和當個第一名或者最傑出的人,毫無關係。如果老是灌輸小孩當第一名這種觀念,只會讓他們的人生觀變得狹隘,剝奪他們與他人好好相處的機會

被灌輸這種觀念長大的孩子,頭一個效應就是滿腦子只想到自己,一天到晚只想著別人會不會贏過他。忌妒和厭惡同年齡的人,擔心自己位置不保,這些念頭在他們的心靈滋長。他們在生命中扮演年紀最小的超速跑者,努力想要跑贏所有人。他們心中住著賽跑選手、馬拉松選手的靈魂,這些從他們的言行舉止就看得出來,尤其是一些細微的動作,譬如:有的小孩一定要走在隊伍最前面,受不了別人走在自己前面。這種競賽的心態在很多小孩身上都能看到。

從第一型衍生出來的另一種老么心態,也很常見。想想看,馬拉松型的老么跑到一半突然遇到障礙,可是又沒把握能夠順利跨越,會怎麼做?他們會想辦法繞道而行,閃避問題。這一型的老么如果喪失了勇氣,就會變成不折不扣的膽小鬼。他們會逃離戰場最前線,隨便一件工作都令他們覺得是苦差事。他們變得很會推拖,不做正事,把精力拿來浪費時間。現實生活中只要面臨衝突,他們一定失敗。

他們做事習慣避開競爭的場合,也習慣替自己的失敗找藉口。他們可能會說自己能力不夠、太受呵護,或者兄姊不讓他們自己來等等……用這些話來安慰自己。上述兩種類型的老么都不容易與他人好好相處。第一型老么在強調競爭的環境裡特別優游自在,他們會犧牲他人利益,好讓自己內心獲得平靜;第二型老么則是受到自卑感的箝制,無法與生命和解,痛苦一輩子。

 

培養孩子的社會意識,降低他們的控制欲

而從之前的討論,我們可以說,在孩子成長過程所面臨的各種問題當中,就屬控制欲造成的下場最為嚴重。他們把追求權力當作個人優勢,希望把同儕比下去。在我們的社會裡,這種人的成長很容易被逼出一種固定模式。如果我們不希望孩子出現這種有害的成長模式,就必須瞭解他們遇到什麼困難。我們可以從一種基本觀念下手─培養社會意識,這個方法有助於解決所有問題。

孩子只要有了社會意識,任何障礙都影響不了他們。但是,在當前這個社會,人們沒什麼機會培養社會意識,所以就要特別注意小孩所遭遇到的困難。

只要我們體認到這點,就能理解為什麼這麼多人一輩子都在掙扎,覺得生命很悲傷。我們必須知道,他們都是心靈成長出現偏差的受害者,人生觀才會跟著出問題。

這裡帶出了另一個重要的議題─教育。只要找到錯誤的根源,等於手中握有重要的利器,有助於找到解決之道。藉由分析一個人的心理結構和心靈成長模式,我們不僅可以瞭解一個人的過去,也可以預測他們未來可能會怎麼發展。

因為有了專業知識,我們對於人究竟是什麼,有了比較清晰的概念,也慢慢地比較能看出人的價值在哪裡,這樣,就不會是平板的輪廓,而是活潑且有生命的。

 

摘自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阿德勒談人性》/遠流出版

 

Photo:Lars Plougmann, CC Licensed.

數位編輯:詹凱婷、曾琳之、吳佩珊(200707更新)

>>現在加入 未來Family LINE好友,免費送您【未來Family雜誌乙份】!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