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親子關係的無形殺手,向語言暴力Say No!

嬰兒與母親

更新於 2020年07月05日14:54 • 發布於 2020年07月05日00:00
親子關係的無形殺手,向語言暴力Say No!
親子關係的無形殺手,向語言暴力Say No!

 

使用「語言」作為溝通媒介,是社會上再自然不過的現象,因此,多數人不太留心語言所能引發的力量及影響。將這此狀況聚焦於親子關係上,有些父母的理解認知中,對語言暴力並無太具體的概念,因而經常性且不小心對孩子投以語言攻擊。反之,倘若父母的認知架構、經驗中具備語言暴力相關認定,便能減少在「不小心」的狀態下,透過言語攻擊孩子。

Watch out!語言暴力知多少?

多數人對語言暴力的基本概念僅為較為嚴重的語言,譬如大聲對孩子吼叫、謾罵,其實除了這些激烈的表現之外,冷言冷語、嘲諷等語氣都是超過父母認知範疇的暴力攻擊。

無法逃離的關係特性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博士趙舒禾說:「所謂語言暴力,即為透過口語,使用威嚇、謾罵、詆毀、嘲笑、侮辱對方等攻擊性語言,特別之處在於施予、授受語言暴力的當事人們,通常在關係上會具備一種難以分離的特性,給予語言暴力的特權,當攻擊發生時,只能屈辱接受。」例如:親子間的特性使孩子不易逃離語言暴力的環境,只能被迫接受。

延伸閱讀:教導他不要侮辱他,爸媽一定要知道的9種不傷自尊的管教方式

語言暴力範疇

一般社會大眾的基本素養,可以明白惡意的咒詛、訓斥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因此,在教養過程中多會避免。然而,如貶抑的批評等負面語言,卻不容易留心到。趙舒禾博士提到,語言暴力的範疇相當廣泛,特別有以下幾項會傷害到孩子的說話方式需要特別注意:

出口批評

父母在教養過程中,為了提醒孩子「不去做」某些特定的事,會以出口批評的方式來達到制止的效果,例如:孩子一直吵著要吃零食,有些家長可能會回應:「你已經這麼肥了還要吃!」。

挖苦、冷嘲熱諷

面對孩子無法如期達到期望,父母有時會語帶挖苦,類似的語言如「這不是本來就該做的嗎?這樣你就覺得滿意了?」

影射

孩子雖然年幼,卻相當靈敏,當成人投以影射言語,像是「有人真是跟他爸爸一樣懶惰」,孩子其實能感覺到自己正在被批評。

耳語

趙舒禾博士表示,許多家長會有意無意在孩子旁邊評論他,有時候以為孩子沒在聽,有時候明知孩子張開耳朵卻故意評論。舉例來說,媽媽在和朋友講電話時,孩子在一旁玩玩具,媽媽對著電話另一頭的朋友說:「你們家孩子真乖,不像我們家那隻,教都教不會」。

戲弄、嘲笑

許多成人覺得無傷大雅的玩笑話,聽在孩子耳裡卻是難以承受,可能的狀況:孩子上完廁所,忘了擦屁股,成人便戲弄:「你這樣屁股會爛掉喔」;又或者成人故意拿孩子尋開心,拿著巧克力問小朋友:「要不要吃?啊我忘記了,你還太小不能吃,好可惜喔」等。另外,常見的語言暴力還包括以權勢方式拒絕孩子,讓孩子感覺不被接納,像是轟走孩子、要求他們「走開、自己去玩、嫌煩」等,都是會傷害到孩子的方式。趙舒禾博士提醒,父母說話時的神情及語氣,與是否構成語言暴力息息相關。

無形的炸彈,別讓孩子留下傷口

也許您認為語言不過是無形的、剎那間的,對孩子肯定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及傷害?趙舒禾博士釐清:「語言暴力對孩子造成的創傷,已經等同於身體上的虐待,從醫學上的證據可以顯示,接受語言暴力的受虐兒,其腦部受到的損傷,與頭部受到撞擊一樣嚴重。」除此之外,受虐兒無論生理上或心理上,都會留下許多無法抹滅的傷口。

腦部結構發生改變

在一般人的大腦中,左右腦透過胼胝體可以互相交流與傳達資訊,受到語言暴力虐待的孩子,胼胝體的大小比一般人小約25~35%。在訊息的整合、發展會比一般人表現更差,影響大腦整體功能。研究也發現,受到語言暴力的受虐兒,小腦蚓部(Cerebellar Vermis)不正常,而小腦蚓部的功能是維持情緒平衡。此外,環境對小腦蚓部的影響大過基因,因此,是很受後天影響的,它的不正常會影響孩子情緒的正常發展。

延伸閱讀:情緒沒有對錯,當孩子打人、咬人、愛發脾氣,大部分父母都做錯了!

另外,人類的大腦邊緣系統是由好幾個部位一同組合而成的系統,掌管情緒平衡、記憶、活化、應付壓力等,當接受到暴力時,其中的海馬迴、杏仁核等部位是調節大腦恐懼和焦慮的地方,受到暴力與強烈情緒的過度刺激,會對大腦造成影響。趙舒禾博士更提到:「孩子長期處在虐待的環境下,壓力荷爾蒙會分泌得太旺盛,刺激整個邊緣系統要經常處於因應危險、威脅的情況,造成孩子警戒度過高,即使只是一點風吹草動,都會反應很大。」趙舒禾博士進一步說明:「漸漸的,孩子的大腦結構會發生變化。舉例來說,腦部的前額葉專門掌管衝動控制,而邊緣系統則是演化過程中留下來,人性最原始、超越理智判斷的機制。當孩子遇到困難,前額葉還未來得及反應,邊緣系統在第一時間就會跑在更前面,可能出現激烈的暴力行為、痛哭等反應。

心理、個性,有機可循

從孩子初來乍到,會藉由與外界互動的經驗,建構基模、奠定人格,透過理解世界,進而形成對自己及外界的看法。若經常處於被語言拒絕、攻擊的狀態下,會覺得世界拒絕自己、對自己不友善,久而久之,孩子會感覺到痛苦並無法信任自己與他人。

從心理動力角度來看語言暴力造成的傷害,趙舒禾博士指出,其實語言暴力出現的時刻,往往出乎孩子預期,有時候孩子只是在呈現真實的自我,卻接受到攻擊,會造成孩子因此懷疑自己的能力、沒辦法信任自己、認為自己不值得被善待,於是被他人傷害時不懂得保護自己(遇到危險時容易處在危險中),更有可能殘害自己的身體。

隨著孩子年紀漸長,這樣的個性在人際交往中會遇到許多瓶頸,為了降低困難,可能發展出不同的因應方式。譬如:有些孩子會擔心同儕不接受自己,而採取過度討好的方式;有些孩子則是會選擇在團體中隱形,很難打開心房,此狀況在孩子未來發展親密關係時,與伴侶相處上會困難重重;更有一些孩子會出現錯亂狀況,容易發展出精神疾病,像是神經質、焦慮、憂鬱及對自己或對他人的暴力行為。

孩子的矛盾地雷

接受過多語言攻擊的孩子,左腦發育較差,遇到困難時,判斷容易受到影響,情緒也難以調節。當遭遇無法克服的問題,情緒跑在前面,理智分析功能不彰,就會以自己習慣的方式解決。譬如:在孩子的經驗上,認為肢體暴力能化解困難,便嘗試採取這種方法,若暴力真的讓孩子順利化解困難,暴力行為會越演越烈;反之,若是採取暴力的成效不彰,讓自己受到更多傷害,則可能會將怨氣轉為向內,殘害自己。

學習發展恐受阻

人類的左右腦應該互相調節。然而,有受虐情況的孩子,右腦往往太過活化,右腦掌管情緒、左腦掌管理智,右腦過於發達,會影響到孩子在學習上的表現。趙舒禾博士解釋:「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完成任務需要透過記憶細節、步驟,左腦負責記憶、分析、推理,自然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目前在美國、日本等國家都已經發現語言暴力受虐兒的左腦恐造成嚴重缺損,甚至使之停止發育。趙舒禾博士提醒,在人格發展中,傷害發生的年齡越早,後續的發展就會受到影響,腦部也是如此,若孩子的大腦太早受到傷害,日後的影響也較大。

化解語言暴力How to do?

若家中的孩子還年幼,您可能不會發現語言攻擊在孩子身上有何明顯的影響,但當孩子進入幼兒園之後,家長就會從老師的回饋中,漸漸發現一些困擾。其實孩子的行為基準多來自於學習父母的表現,除非他們的人生過程中有些新的轉折, 或是學習時開啟一些不同的視野、拓展新的經驗,否則個性很難改變。趙舒禾博士表示,無論是想化解當前語言對孩子造成的傷害,抑或家長想減少自己投出的攻擊性言語,都應先將視野回歸到自己及孩子身上。

Point1:父母應調整心態

趙舒禾博士分享,許多家長很認真在進行親職教育,不但會上網查找資料、上親職教育相關課程或從書籍中學習,但往往覺得困惑與挫折,即使許多專業的說法都會告訴家長,應以鼓勵取代責罵,但孩子總是闖出一些讓父母「不知如何鼓勵」的大小禍端。除非家長平時就能留意「話語的力量」,否則很難避免說出傷人的話,因此,與其拘泥於說話的技巧,不如將重點先聚焦回自己身上,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才不會在執行時遇到太多困難。

反思語言暴力源頭

為什麼會造成語言暴力?當家長對於當下跟孩子的互動、狀態中存在敵意,需要用攻擊的方式去表達,才會造成傷害性的話語。趙舒禾博士指出,當孩子的行為牴觸到父母很焦慮的事件,就容易引起父母產生打壓的念頭。

控制桿被引發

父母投射自己成長過程、過去遇到的事情經驗,或是遭遇挫折、影響到自尊等許多時刻,都會引發控制桿。即使是成人,身上仍存在傷口和脆弱的敏感點,當父母過於要求自己,反而會讓自己在親職工作上雪上加霜,趙舒禾博士強調:「家長應先回頭療自己的傷,如果當父母都無法包容接納自己,又該如何去欣賞孩子?」

理解自己的難處

父母可以先回想一天或一個禮拜當中,哪個時段與孩子相處時,心裡的緊繃感比較大?找出當孩子呈現什麼狀態時,會開始對孩子產生情緒?譬如:孩子在任性時,父母會追溯自己的成長經驗中,在一樣的狀態下會受到何種處置,會被打得很慘?會被媽媽白眼?也許這件事已經在您在心中留下傷痕。趙舒禾博士提醒,父母要先學會當自己的盟友,有人陪伴在身邊,理解自己的難處,不要和造成傷害的來源聯手霸凌自己。如此一來,才可能不去用語言霸凌你的小孩,陷入自我鞭打、覺得自己無法勝任父母角色的惡性循環。

Point2:了解孩子發展狀況

孩子正值發展、發育的階段,父母應對孩子的發展狀況有基本認識,確認他們正處於哪個發展階段,才能提供孩子適當的空間。趙舒禾博士舉例,孩子要學習一項事物之前,要先具備、培養能力,才能進入下一階段。譬如:要孩子學習抄寫老師黑板上的字,看似簡單的一個指令,卻存在很多前提,像是孩子是否會控制握筆、文字從黑板轉到作業本上的抽象概念是否形成?觀察孩子生理及心境上的狀況,理解現實考量,比較不會因為對孩子能力錯誤的設定,造成父母個人的失望挫折,因而出言傷害孩子。

行為傳達心理需求

對於還不擅表達的孩子而言,行為是傳達心理需求的一種方式。當孩子面對一些無法承受的事,會以另一種方式呈現自己的難關,譬如:表現出拒絕吃飯、不理睬、不說話等父母難以接受、只好投降的方法。趙舒禾博士認為,家長與孩子相處時間長,應能觀察出孩子的目的,理解他們究竟渴望透過行為與成人進行哪些溝通?若父母仍摸不著頭緒,則可以試著請教老師或心理師,獲得專業協助。

提供一個鷹架

當您帶著孩子外出用餐,孩子一邊尖叫、開心的全場跑,父母可能會引起緊繃感,為了讓別人知道自己有在管教(希望被社會認可是稱職的父母),便在自己的位置上對著孩子咆哮:「小聲一點!」結果孩子反而用更高的分貝回應。趙舒禾博士表示,年幼孩子的本體覺還沒發展好,他們可能不知道何謂「小聲」,當聽見家長遠遠的、大聲管教,他們也會更大聲、更興奮。因此,家長應引導建立孩子對於事物的鷹架,第一步先確認孩子有沒有收到訊息,看著他、喚他的名字,等孩子眼睛看著你的時候,才透過輕聲的示範告訴孩子,什麼是「小聲一點」。

趙舒禾博士強調,每個孩子的大腦結構略有差異,有一定比例的寶寶,天生氣質就是容易使人抓狂,譬如:活動力大、不容易被安撫、知覺感官特別敏感等,在互動過程父母容易受不了,因而有言語或身體上的暴力出現,建議家長應為自己尋找一個支持,無論是伴侶、朋友或專家,讓身為父母的責任能有其他肩膀與您一同承擔。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