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親子溝通指南》孩子票選10句最不想聽到的話:「別人這麼棒,你為什麼這樣?」、「整理一下房間」...你曾說過嗎?

良醫健康網

更新於 2020年05月26日03:16 • 發布於 2020年05月26日03:00 • 尹多玉
親子溝通指南》孩子票選10句最不想聽到的話:「別人這麼棒,你為什麼這樣?」、「整理一下房間」...你曾說過嗎?

孩子想聽與不想聽的話

我曾經參加女兒小學1年級的家長會,每個孩子的桌上都放著一張自己寫的自我介紹,上面有一項「最常聽到媽媽對我說的話」,我看到我的孩子寫了「媽媽很累,趕快把東西清一清」,這讓我有點心痛,因為在與孩子的無數對話之中,我不希望刻在孩子心上的只有這句話

我也很好奇現在已經進入青春期的女兒,如果再問她一樣的問題她會怎麼回答?每次想到那個時候,我心裡就會湧起一股歉意,於是下定決心要對孩子好一點。然而,當我被日常生活的瑣事搞得精疲力盡時,有時還是會不知不覺就把疲倦與煩躁感發洩在孩子身上,因此我決定就算做不到完全不發脾氣,至少要減少次數。

在學校為孩子們諮商的過程中,也會聽到許多孩子平時與父母的對話,身為父母的我一方面認真傾聽,一方面也感到抱歉,想著我的孩子或許也是那樣的心情吧。那麼,到底哪些話會讓孩子受傷?哪些話會讓孩子從中獲得力量呢?

我偶爾會和學生一起玩「討厭聽到的話」賓果遊戲,孩子們還滿喜歡這個遊戲的,一邊玩遊戲,一邊思考自己對什麼樣的話會特別敏感,同時也可以知道其他同學對這些話的反應與想法,「原來不只我這樣啊」,一方面內心感到安慰,覺得得到支持;「原來可能因為這樣的事情覺得很累啊」,一方面也了解其他人的情況,並逐漸變得可以接受不同的觀點。下面是賓果遊戲中孩子們「想聽到父母對自己說的話」以及「不想聽到父母對自己說的話」,標示在越前面的表示越多人這麼想。

想聽到父母對自己說的話
「今天很累吧?」、「辛苦囉~」、「做得好!」、「很努力認真呢!」、「沒關係」、「我愛你」、「多休息」、「這程度已經足夠了」、「對不起」、「我家女兒最漂亮了!」、「我們去吃好吃的吧!」、「來,給你零用錢~」、「去玩吧!」、「照你的意思去做吧」、稱讚等。

不想聽到父母對自己說的話
「去讀書,你什麼時候才要去唸書?」、「oo這麼棒,你為什麼這樣?」、「不可以、不要這樣、停下來」、「你不可以、你做不到」、「你只能做到這樣而已?」、「你看看你變多胖」、「整理一下房間」、「這樣的話,你為什麼要出生?」、「你長大了能幹嘛?」、「你現在在哪裡?」、髒話等。

孩子通常會以父母的話來定位自己,並反覆確認「自己是不是重要的人?是不是還不錯的人?是不是值得被愛的人?」沒有什麼比父母無心的一句話更有影響力。孩子碰到了困難或筋疲力盡時,父母卻說「不是只有你辛苦,別人也這樣,這世上還有比你更辛苦的啊」,這種話只會讓孩子莫名地委屈,像一顆洩了氣的皮球。孩子想聽的並不是客觀性的評價,也不是事實,他們只想聽到父母溫暖地對自己說「你已經很努力了,辛苦了!」等認同或支持的話,讓自己可以再次振作起來;不小心犯錯時,想聽到父母對自己說「沒關係,再做一次就好了」等安慰與鼓勵的話,就算做得不好,但是至少自己的嘗試與努力被認同了。當孩子覺得真實的自己被接受了,就能更了解自己的情感與優點;而當孩子覺得弱點及缺點被認同時,就能更完整地接受自己,自信感也會提升,也會成為一個心靈更加健全的人。

要和青春期的孩子好好溝通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就算是完全一樣的情況,孩子和大人還是會有不同的想法,聽到不同內容的情況也常常發生。有時候就算父母總是對著孩子說愛他們,也實際付出了關愛,但是孩子仍然感受不到;或是父母覺得已經給孩子很多了,但是孩子仍然不滿足。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孩子需要的時候,用孩子希望的方式去回應。如果不知道怎麼做,不妨直接問孩子吧,如果想要得到回應,身為父母的我們平時不能光是對孩子灌輸我們想講的話,而是仔細傾聽那些孩子沒說出口的話。父母先仔細觀察並給予關心,根據自己平時觀察到的線索,將自己的想法與感受傳達給孩子,就可以看到孩子對此有怎樣的感受與想法了。

你今天跟孩子說了些什麼話呢?「爸媽深深愛著你、想要聽聽你的心聲、需要幫忙的時候不管何時爸媽都會給你力量、爸媽永遠都會陪在你身邊……」,試著回想一下今天是否也對孩子傳達了這些訊息吧。

和孩子好好吵架

不知不覺中,我家老二的身高已經高出我一截了,現在彼此擁抱時反而是我被抱在孩子懷裡,或者是孩子得使出「禮貌腿」配合我的身高。也許是因為這樣,最近常常會覺得我說的話或是我的心意都不再像以前那麼貼近孩子,而孩子陌生的反應也常常讓我不知道該怎麼去接近孩子。雖然有時候會對孩子說「傷了你的心,沒有好好聽你說話,媽媽覺得很抱歉」,但是有時候也會想要反過來聽到孩子對我說「剛才對媽媽太過分了,對不起」這類道歉的話。

我有時候會聽到孩子或是家長說自己跟媽媽或孩子正在冷戰中。不管是在我們家,還是在那些孩子的家裡,親子之間多多少少都會為了一些瑣碎的小事你一言、我一語,講到後來乾脆把嘴巴閉上,雖然很生氣但也不知道該怎麼表現或介入,真的是很為難。

跟孩子對話,語調不自覺提高引發口角之後該怎麼化解這種不愉快又彆扭的情況呢?如果是父母的過失就要承認,先開口道歉才是對的。孩子犯錯時就怒火沖天地發脾氣,可是父母自己做錯時卻一句話也不說想要輕鬆帶過,或是想把錯都推到別人身上,這樣的行為只會在孩子的內心種下反抗的種子。父母的道歉對孩子來說是一種認同自己的情緒與存在的經驗,而有著這樣經驗為基礎的孩子,傾向勇於承認自身的過錯及失誤,對他人的錯誤也比較寬容。

但是也經常發生一種情況,那就是即使父母說了「對不起」孩子也不吃這一套,例如媽媽已經道歉說了對不起,就想說事情已經解決了,可是孩子卻覺得自己還是很糾結。

這種時候要注意幾點:首先,太過頻繁的道歉也是個問題,這樣的道歉會令人懷疑究竟是不是真心的;再來是道歉的內容可能不確實,父母必須確實說出是為了什麼而道歉,而道歉之後必須表現出想要改善的心意;更重要的是,必須給孩子充分的時間表達自己的情況、情緒與感受,並且仔細地傾聽才行。

有時候當父母道歉時,孩子可能會爆發出更加激烈的情緒,因為他們只有在把情緒全都傾洩而出後,才會感受到自己是被接受的。

很多父母其實也知道就該聽孩子這樣發洩完,而且這樣的態度本身就是道歉的開始,但是要聽孩子將自己的情緒全都發洩完,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在父母又忙又累的情況之下,經常會把最重要也最親近的子女的事往後推,所以一定要常常提醒自己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另一方面,父母也會擔心是不是太寵孩子了,或是忍不住會想身為父母一點威嚴都沒有,如果被孩子視為好欺負的對象該怎麼辦,因此也不是那麼容易就可以說出「對不起」這3個字,對此也猶豫不決。但其實不需要太過擔心這些事,父母真摯誠懇的道歉會讓孩子成為一個溫暖、勇敢的人。

其實,也有很多父母在和青春期的孩子發生衝突時被孩子那發狂的眼神以及尖銳傷人的言語嚇到而覺得很受傷。不久之前來諮商的一位媽媽就是那樣,雖然她很嚴格,但是當就像朋友一般養育大的孩子突然帶著「幹嘛那樣」惡狠狠又陌生的眼神看著她的時候,她的內心感到不知所措又有些害怕,「那模樣不是自己曾經所熟悉的那孩子啊」。回家時間越來越晚,說要睡在朋友家,老是想要在外面過夜,跟他說很危險不讓他這麼做的話,甚至還會想要靠說謊達成目的,而媽媽罵也罵了,好聲好氣地也跟他說了,但是這些脫軌的行為卻越來越嚴重,與孩子也變得越來越疏遠。

到了青春期,孩子的眼界開始往外發展,並且帶著挑戰的眼神,要了解這個時期的孩子內心是很困難的,而孩子也老是很愛用負面的想法去曲解父母的話語或行動。當父母面對這樣的情況,很容易會覺得一直以來為孩子所付出的努力似乎全都白費了,也很容易會覺得失落、委屈、憤怒。

青春期孩子的各種行為在程度上還是有所差異的,嚴重的病理行為可能很難找到直接且明確的原因,可能是孩子本身的氣質,也可能是其他因素,話雖如此,但是在一般生活中常見的反抗及負面行動,大致上可以從孩子內心沒有被滿足的部分找出真正的原因,例如可能是父母無心之間的一句話或是某些行為在孩子心中留下了傷痕,或者也可能是在學校生活、人際關係、課業相關的部分受到了傷害。無論這些情形在父母或是第三者看來是否妥當,對孩子來說都很可能是令他們無法呼吸的痛苦。

為了預防孩子不要更加疏離家庭與父母,請小心不要出現太過激烈的言行,像是「你這樣的話就滾出去」、「隨便你要怎樣就怎樣,我已經放棄你了」等氣話,或是打孩子,甚至是把孩子的物品摔壞等。粗暴的言行只會給孩子行為偏差的藉口,結果在一氣之下就奪門而出,最後演變成長期離家出走或長期缺席。千萬不要以為「離家出走一定會吃苦,沒錢的話就會回家了」,現在的孩子們就算在外面遊蕩也可以撐滿長一段時間,而在這個過程中很容易會有許多危險的情況發生。

那麼身為父母的我們必須要接受孩子的要求或是行為到哪種程度呢?青春期一些單純的偏差行為,雖然需要我們去接納,但是太越矩的行動仍然需要以果斷、堅決的態度去面對與處理。例如,和朋友聊天互相夾雜著髒話與對父母罵髒話,或是用力地甩門與用力地把門弄壞,以上2種情況我們都能看出不同行為必須以不同方式來看待,後者的情況都是需要以堅決的態度適當介入才行的。父母必須清楚明確地告訴孩子自己希望他改變的部分,並且要求孩子確實做到,當然不可以太過嚴厲讓孩子不願意回家。另外也很重要的是,如果父母沒辦法好好照顧孩子,無法建立健康的親子關係的話,就必須要抱著贖罪的心態,接受孩子徬徨的行動,並且在一旁守候,直到孩子內心的傷痛全都痊癒為止才行。

絕對不要忘了,我們所看到的孩子充滿敵意的眼神與面貌並不是他的全部,就算那一瞬間孩子看起來似乎很輕蔑、痛恨父母,在他們內心深處仍然是希望能夠得到父母關愛,仍然有一顆青澀的心,只是孩子們在爭執的情況下是絕對不會承認自己的心意的,所以父母們不要因此就覺得受傷或失望。

書籍介紹

青春期父母求生指南:學校諮商師教你破解孩子對於人際關係、課業、兩性等62道關卡
作者:尹多玉
出版社:高寶
出版日期:2019/12/25

作者簡介
尹多玉

在漢城女子中學擔任心理諮商教師已逾10年。
主修諮商心理學,資深心理諮商師,已有20多年的經驗。為了幫助孩子擁有更美好的人生,她參與了「不用擔心補習的世界」線上諮商所「No worry諮商室」(www.noworry.kr),以及韓國教育部及韓國教育開發院「和協防止校園暴力企劃」的開發,同時也是相關培訓課程的講師。著有《為了無法入睡的小學生家長》(暫譯)、《沒有補習的生活》(暫譯)。

責任編輯:陳宛欣
核稿編輯:呂宇真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