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美白產品成分濃度越高效果越好? 3個常見疑問一次解答

康健雜誌

更新於 2020年07月06日08:19 • 發布於 2020年07月06日08:19 • 出處/康健雜誌 文/陳蔚承 圖/pixabay
美白產品成分濃度越高效果越好? 3個常見疑問一次解答
美白產品成分濃度越高效果越好? 3個常見疑問一次解答

嬌生、萊雅等化妝品歐美大廠宣布,因應近日反種族歧視運動,將刪除所有產品中帶有美白、亮白(whitening)的字眼。這對未來美白產品會有什麼影響呢?怎麼選美白產品呢?

歐美廠牌的美白產品可能就此沒落

「現在對歐美來講,白=變漂亮變成是一種歧視黑皮膚種族的行為,」美之道皮膚科診所院長邱品齊說,以前不曾有這樣的問題,今年是因為一連串的社會事件導致爭議。

邱品齊也指出,由於廣告行銷內容不能再寫美白等字眼,可能用「調理肌膚」、「讓皮膚變漂亮」等比較模稜兩可的字眼,產品競爭力會下降甚至消失,「廠商當初的廣告和logo根本沒有這樣的想法,但情勢所迫不得不刪除,」邱品齊說。

一白遮三醜 美白要注意成分

對東方人來說,愛美白由來已久,且認為皮膚白皙、沒有斑點看起來年輕、清爽,加上對膚色種族歧視並不那麼強烈,因此亞洲業者如資生堂或韓國廠商目前都沒有相關的措施。

想美白可以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做好保濕和防曬,皮膚自然可以白皙透亮,如果想要使用美白產品就要注意成分。

美白產品百百種,但要有美白成分才有效。台北醫學大學皮膚科主治醫師、美容醫學中心主任張宜菁指出,美白產品目前衛福部核可的成分有13種,大都會針對黑色素合成要素酪胺酸酶(tyrosinase)來進行抑制、阻斷和合成。

張宜菁整理了幾種常見的美白成分及其功效:

(圖片來源:陳蔚承)

看成分,就能看出美白產品以酸類為主,因此張宜菁指出,購買美白產品除了要看產品中是否含有效的美白成分,最重要的就是不能過敏,「使用前要先看皮膚狀況,如果有脫皮、疹子等等就不建議用,使用完後也要注意皮膚的反應,如有不適應諮詢醫師。」

酸類中最耳熟能詳的就是果酸和杏仁酸。這類產品具有去角質、加速皮膚代謝的效果,因此能讓皮膚亮白,但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長庚診所美容醫學中心副主任李美青表示,去角質也是種刺激,過度會引發泛紅、乾燥、搔癢、刺痛等問題,尤其長輩皮膚相對脆弱、乾燥更容易產生不適,因此建議1~2週使用一次即可。

李美青也指出,這類酸類產品使用後會增加皮膚對陽光敏感及曬傷,因此使用後更要注意防曬, 否則容易誘發黑斑和黑色素沉澱,「美白的前提就是要做好防曬,沒有防曬擦再多都枉然。」如果已經擦了美白保養品,要出門時可直接塗抹防曬乳,但皮膚有過敏、傷口、濕疹就不要使用。

美白不要DIY 解答美白3個疑問

(只要做好保濕,皮膚自然能光滑透亮。圖片來源:pixabay)

許多不正確的美白方式,例如用小黃瓜敷臉,最後反而曬傷脫皮。李美青指出,用蔬果美白常會有光敏感的問題,曬到陽光反而會曬傷、色素沉澱。這類的蔬果包括柳丁、檸檬等等。「但用吃的就不會有問題,」邱品齊補充。

美白也有許多疑問,以下是3個美白常見的問題:

1. 美白產品的成分濃度越高越好

對,但刺激性也高。這也跟皮膚的吸收度和其他搭配的成分有關,所以濃度跟效果並非成正比,還是要依照自身使用經驗或使用會否出現不適來決定。

2. 每天敷面膜可以美白?

效果有限。邱品齊指出,面膜可以幫助皮膚保濕,所以敷完後皮膚會看起來水嫩透亮,但效果非常短暫,如果沒有使用其他保濕鎖水的方式,皮膚很快就會變回原本的樣子。

3. 室內可以不用防曬?

沒錯。邱品齊指出,室內的燈光如檯燈、日光燈或LED燈紫外線都非常低,不需要防曬,即使是紫外線較強的鹵素燈,也需要長時間、近距離之下才可能曬黑、曬傷,而一般辦公室或室內人跟光源的距離夠遠,基本上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志勳皮膚科主治醫師李勇毅也說,目前對於日內光是否有害還沒有定論,要不要防曬都可以。

除了使用美白產品,也可以跟醫美搭配,李美青指出,美白產品最好的使用時間就是醫美術後的保養,能鞏固、強化醫美效果;張宜菁也認為,美白保養品只是輔助,最好的做法是保養品搭配醫美,才能有最好的效果。

延伸閱讀:

一個皮膚科醫師的告白:我不願再傷害我的病人

年過40歲仍擁有逆齡美顏 皮膚科醫師公開抗老7秘訣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