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燃油OUT!歐美上演「無車革命」地球喘息 台灣跟進?

TVBS

更新於 2020年06月02日15:08 • 發布於 2020年06月02日15:08 • 顧上鈞 陳建銘
圖/TVBS
圖/TVBS

不少國家致力於節能減碳,但疫情期間,民眾選擇自己開車防疫卻讓空污上升,環保努力前功盡棄。歐美國家最進就興起了「無車革命」,推廣步行及騎單車,但這樣的模式是否適合台灣卻有待觀察。

圖/TVBS
圖/TVBS

疫情趨緩,城市復甦,台北街頭逐漸恢復車水馬龍,疫情下交通結構改變,人們為了避免群聚,減少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連帶造成汽機車買氣上揚,只是地球好不容易有喘息的機會,如今碳排量恐怕又要飆高。

交通學者李克聰教授:「這是我們比較擔心的部分啦,如果私人運輸的使用量跟著增加的話,對於環境的保護就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對我們推動大眾運輸這麼多年了,已經累積的成果也會受到影響。」

圖/TVBS
圖/TVBS

有的城市急著解封,也有些城市準備趁此機會改變交通結構,義大利的米蘭打算祭出三大措施,包含拓寬人行道,把城市主要幹道速限降為每小時30公里,並在十字路口設立自行車停等區,種種行動就是要創造友善腳踏車,行人的無車空間。

倫敦將啟動全球最大的無車計畫,未來將規定某些街道,僅限腳踏車和行人通行,甚至重新引入「交通堵塞費」,只要駕駛人進入市中心就必須支付費用,世界各地紛紛擴大行人空間,往減低碳排而努力,但地狹人稠的台灣做得到嗎。

記者顧上鈞:「想落實無車革命,當然最經濟實惠的方法就是靠雙腳步行,如果嫌太慢的話,腳踏車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但如果是長距離的通勤族,例如每天要從新店到內湖上班,這麼熱的天氣,可能還沒騎到公司就先中暑,如果想兼顧便利與環保,以台灣發展不錯的電動車市場而言,或許是個解套的辦法。」

在人車擁擠的台灣,走路或騎腳踏車似乎空間有限,電動汽機車速度快,低碳排,業者主打環保理念,想藉著疫情走進台灣人的車庫。

電動機車品牌行銷總監陳彥揚:「挪威是全世界電動汽車,普及率最高的地方,根據這幾年的數字,他們每賣出100台車裡面,大概50台以上過半數是電動汽車,那為甚麼挪威可以做這麼成功,其實裡面有幾個原因,第一個它給消費者的購車補助,第二它付稅的減免,第三它其實在基礎環境的建設,全台灣大概有超過30來萬輛的電動機車,它其實每年所減少的二氧化碳排放,累積起來已經超過一億五千萬公斤。」

圖/TVBS
圖/TVBS

不過,電動車技術還沒到完全成熟的境界,價位普遍偏高,容易讓民眾卻步,而廢棄電池處理以及國家發電形式是否乾淨,都會影響環保成效,在電動車技術提升的同時,大眾運輸工具仍是重要的通行方式。

民進黨立委洪申翰:「基本上的概念,還是希望鼓勵大家坐大眾運輸工具,也許今天甚至我們口罩比較足夠了,大眾運輸的轉運站節點,甚至它可以有更方便買口罩,甚至有些地方可以分送口罩,應該是要往比較完整來思考,一整個綠色運輸的概念。」

交通學者李克聰教授:「將來不管是電動機車電動汽車,甚至我們電動的巴士將來充電的話,如果我們還是用比較沒有效率的能源,包括燃煤燃油,這樣的話當然對環境的保護,是有一定的折扣的,也就是說我們對電的來源,必須要讓它綠化。」

無車革命短期內恐怕不會在台灣發生,但整體交通建設規劃以及降低高汙染的燃煤發電,是政府該即刻著手的重要課題。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