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定調專業攝影路線的 Sony 新旗艦究竟好不好用?Xperia 1 II 開箱完整評測

科技幫

更新於 2020年07月09日05:35 • 發布於 2020年07月07日00:58 • 荊柯

去(2019)年 Sony Mobile 在 Xperia 1 展現影像與手機整合的決心後,2020 年的首款旗艦大作 Xperia 1 II,不僅成為 Sony 第一款 5G 手機,關於拍照性能的強化,也再次帶來不少黑科技,特別的是將定位走向更專業化的路線。同時在其它方面的功能,則更貼近消費者的心聲。Xperia 1 II 共推出「耀黑」、「羽白」、「鏡紫」三種款式,而本次評測荊編再次借得白色款。

外盒與 XPERIA 1 II.jpg
外盒與 XPERIA 1 II.jpg

 外盒包裝跟去年的 Xperia 1 同樣採白色燙金字樣的設計,差別只在於型號名多了「II」 

完整配件.jpg
完整配件.jpg
18W PD 充電器.jpg
18W PD 充電器.jpg

配件包括手機本體,支援 18W 的 PD 快充充電器、耳機、傳輸線、說明書,要注意的是沒有附贈保護殼,這點跟 Xperia 10 II 一樣,消費者入手後得盡快做好防護措施。

 

外觀照 (1).jpg
外觀照 (1).jpg

Xperia 1 II 的羽白款,美背的鏡面效果更明顯。

  

外觀照 (3).jpg
外觀照 (3).jpg
SIM 卡卡槽.jpg
SIM 卡卡槽.jpg

支援 5G + 4G 雙卡雙待的 SIM 卡槽,無須退卡針即可開啟,最棒的是 Xperia 1 II 終於不用再像以前得要重開機才能使用門號,SIM 卡隨插即用這一點總算跟上時代腳步。  

外觀照 (2).jpg
外觀照 (2).jpg

由左至右依序右為音源鍵,指紋辨識與電源合一的按鍵,以及快門鍵。對於強化拍照功能的 Xperia 1 II,快門鍵變得愈加重要。 

外觀照 (5).jpg
外觀照 (5).jpg

位於頂部的耳機孔,不過荊編有點希望能把耳機孔移往下方。

 

外觀照 (4).jpg
外觀照 (4).jpg
Qi無線充電.jpg
Qi無線充電.jpg

位於手機下方的 type-C 充電連接埠,不過 Xperia 1 II 又帶回了 Qi 無線充電功能,能充電邊看影片,少了充電線累贅的感覺很不賴。

 

正面照.jpg
正面照.jpg

Xperia 1 II 擁有 6.5 吋 21:9 CinemaWide 4K HDR OLED 螢幕,採用10 bit 色深漸層顯示的螢幕畫質,色彩真實細膩表現更平順流暢。

  

導演模式與標準模式.jpg
導演模式與標準模式.jpg
自訂白平衡.jpg
自訂白平衡.jpg

Xperia 1 II 延續前代在「顯示」的「影像品質設定」,提供源自於 BRAVIA 電視技術 X1 for mobile 影像處理技術的「標準模式」,以及好萊塢指標片廠普遍採用的 Sony 專業 Master Monito r專業螢幕的色彩重現技術為本的「導演模式」(powered by CineAlta),另外又新增螢幕「自定義白平衡」功能,可以讓使用者自由定義數值,也標註業界常用色溫 D50/D55/D61/D65 設定。  

手機容量.jpg
手機容量.jpg
基本程式.jpg
基本程式.jpg

硬體搭載高通最新的頂規 Snapdragon 865 5G 處理器、Android 10系統、8G/256G 的記憶體與儲存空間,記憶卡可擴充至 1TB,從程式頁面可見系統幾乎只剩原生程式。 

觀看影片 (2).jpg
觀看影片 (2).jpg
觀看影片 (3).jpg
觀看影片 (3).jpg
觀看影片 (1).jpg
觀看影片 (1).jpg

4K HDR OLED 螢幕觀看支援 21:9 的影片體驗依然痛快,不過若播放一般規格的影片,兩側會出現極大的黑邊殊為可惜。音效表現上,如果透過耳機,可以體會搭載 360 度實景音效;至於前置立體聲雙喇叭的部分,從音量到音質基本上與 Xperia 1 大同小異,表現差不多。

 

側邊感應.jpg
側邊感應.jpg
多工處理.jpg
多工處理.jpg

21:9 的螢幕雖然較長,但是多了側邊感應的功能,可以增加使用者操作的便利性,而且長畫面在多工處理上,也利於用戶在同時間開啟不同的程式。

Cinema Pro.jpg
Cinema Pro.jpg

同樣是延續 Xperia 1 的 Cinema Pro 電影級錄影功能,在 Xperia 1 II 獲得升級,除了支援 2K 120fps 高格率拍攝,還有 23.98/25(new)/29.97/59.94(new)fps 等全新格率使用,並加入 Touch AF 觸控自動對焦,以及白平衡調整等手動設定。不過,這一次在錄影方面新加入的黑科技是「智慧風切聲過濾技術」,協助使用者在錄影過程減少噪音及風切聲干擾。

  

智慧風切聲過濾技術 啟用 (1).jpg
智慧風切聲過濾技術 啟用 (1).jpg
智慧風切聲過濾技術 啟用 (2).jpg
智慧風切聲過濾技術 啟用 (2).jpg

「智慧風切聲過濾技術」在一般錄影模式與 Cinema Pro 皆可開啟「智慧型除噪器」。為了測試這項黑科技,如何透過影片「看」出風聲的影響,荊編總算找到合適的場所拍攝,從影片內草木葉片的搖曳程度,即可了解風力大小。首先是一般模式未開啟「智慧型除噪器」的情況下,接著再看開啟後的差異:

Cinema Pro 的影像拍攝,影像格式為 21:9,可以採用多達八種濾鏡功能,創造不同的影片氛圍,如果說一般模式比較寫實,Cinema Pro 的影片就比較夢幻。未開啟「智慧型除噪器」的影片在前,接著是啟用除噪功能的影片。

看過對照影片後,風切的濾除效果非常明顯, Cinema Pro 的第二部開啟除噪的影片內,仔細聽還可以聽到鳥叫蟲鳴聲,可見「智慧型除噪器」並不會把其它的背景聲濾除。

接著測試錄影防手震的功能,前為開啟防手震,後為未開啟,防震效果相當明顯:

這邊要稍微抱怨一點,那就是慢動作錄影居然被閹割了,Xperia 1 II 竟移除呈現最有趣的 960fps 規格。官方的理由是「根據調查結果發現用戶的使用度不高」, Sony 可是最早將這功能帶進手機的廠商,現在只剩下 120fps 的慢動作錄影,實在非常可惜。

慢動作攝影 120FPS.jpg
慢動作攝影 120FPS.jpg

Xperia 1 II 具備 IP65/68 防水防塵等級,所以在雨中拍攝也不用擔心。

 

電池維護.jpg
電池維護.jpg

過去 Xperia 常被批評的部分,電量是其中一環,但 Xperia 1 II 一口氣提高至 4,000mAh 大容量電池,也算是聽到消費者的聲音,而且支援 PD 快速充電及 Qi 無線充電,搭配 AI 支援的 Battery Care 電池保護技術,可據使用習慣智慧調整充電速度,荊編習慣設定於夜間睡眠,只要在起床前充飽就好。

遊戲增強模式 (2).jpg
遊戲增強模式 (2).jpg

從 Xperia 1 出現的「遊戲增強器」也獲得升級,新增《競賽模式》即同步關閉來電通知、手勢瀏覽、狀態列顯示、側面感應功能及相機鍵功能,最重要的還是「H.S 電源控制」,以往邊玩邊充電常常造成手機過熱,這項功能讓充電電力直接導向手機本體,避免損害電池或過熱影響手機效能。

遊戲增強模式 (1).jpg
遊戲增強模式 (1).jpg

Xperia 1 II 最大的突破,在於導入Sony 旗下 Alpha 相機專業科技,也讓 Xperia 1 II 的定位走向專業化,將以往相機中的「手動模式」單獨獨立成「Photo Pro」專業單眼相機模式,若家中已有使用 Sony 單眼相機的朋友,便會對「Photo Pro」感到熟悉,這也是本篇評測最後的重點項目。

 

蔡司三鏡頭+3D iToF測距感測器.jpg
蔡司三鏡頭+3D iToF測距感測器.jpg

Xperia 1 II 的三顆鏡頭皆為 1,200 萬畫素,以及 3D iToF 測距感測器。三鏡頭搭載 16mm 超廣角、24mm 標準、70mm 望遠,分別採 16mm-24mm、24mm-70mm, 以及 70mm-200mm 等不同焦段,其中 24mm 標準鏡頭與 70mm 望遠鏡頭支援快速對焦感光元件及 OIS 光學防手震。在自動模式下,Xperia 1 II 也能執行 AI 場景偵測,如微距、風景、美食等不同環境條件。

 

標準鏡頭 焦距放大 (2).jpg
標準鏡頭 焦距放大 (2).jpg
13 標準鏡頭 焦距測試  (1).jpg
13 標準鏡頭 焦距測試 (1).jpg
13 標準鏡頭 放大 焦距測試  (3).jpg
13 標準鏡頭 放大 焦距測試 (3).jpg
望遠鏡頭 焦距放大 (1).jpg
望遠鏡頭 焦距放大 (1).jpg

以音量鍵操作焦距遠近,介面完全比照單眼相機。

 

13 望遠鏡頭 最大 焦距測試  (2).jpg
13 望遠鏡頭 最大 焦距測試 (2).jpg

一般拍照模式的照片尺寸選擇共有 4:3、16:9、1:1 等三種;

 

一般模式 照片尺寸.jpg
一般模式 照片尺寸.jpg

Photo Pro 模式的照片尺寸選擇則是多了 3:2,如果想拍 21:9 尺寸的照片,只能改用 Cinema Pro。

Photo Pro模式 照片尺寸.jpg
Photo Pro模式 照片尺寸.jpg

 基本上 Photo Pro 提供與單眼相機相同的 Auto 模式,S、P、M 模式,分別是快門優先、光圈優先與全手動可調,這得靠使用者的攝影技術來做調整,所以測試荊編僅採用 Auto 模式。

Photo Pro.jpg
Photo Pro.jpg
Photo Pro 模式切換.jpg
Photo Pro 模式切換.jpg

先來簡單試拍測試,一般拍照模式,依序分別為標準、望遠、廣角鏡頭:

01 一般  標準.jpg
01 一般 標準.jpg
01 一般 望遠.jpg
01 一般 望遠.jpg
01 一般 廣角.jpg
01 一般 廣角.jpg

Photo Pro 模式,分別為標準、望遠、廣角鏡頭:

01 Photo Pro 標準.jpg
01 Photo Pro 標準.jpg
01 Photo Pro 望遠.jpg
01 Photo Pro 望遠.jpg
01 Photo Pro 廣角.jpg
01 Photo Pro 廣角.jpg

一般拍照模式,拍攝美食:

02 一般 美食.jpg
02 一般 美食.jpg

Photo Pro模式,拍攝美食:

02 Photo 美食.jpg
02 Photo 美食.jpg

測試在逆光場景,一般模式的三鏡頭各自的表現:

03 一般 標準 逆光場景 (4).jpg
03 一般 標準 逆光場景 (4).jpg
03 一般 望遠 逆光場景 (2).jpg
03 一般 望遠 逆光場景 (2).jpg
03 一般 廣角 逆光場景 (3).jpg
03 一般 廣角 逆光場景 (3).jpg

Photo Pro 模式的三鏡頭逆光表現:

03 Photo Pro  標準 逆光場景 (1).jpg
03 Photo Pro 標準 逆光場景 (1).jpg
03 Photo Pro 望遠 逆光場景 (2).jpg
03 Photo Pro 望遠 逆光場景 (2).jpg
03 Photo Pro 廣角  逆光場景 (3).jpg
03 Photo Pro 廣角 逆光場景 (3).jpg

一般模式的微距拍攝:

04 一般 微距 (2).jpg
04 一般 微距 (2).jpg
04 一般 微距 (1).jpg
04 一般 微距 (1).jpg

Photo Pro 模式的微距拍攝,其實可以注意到,多了「3D iToF測距感測器」,微距攝影的細節變得非常顯著(第二張在動物園內是非常迷你可愛的動物模型):

04 Photo 微距 (1).jpg
04 Photo 微距 (1).jpg
04 Photo 微距 (2).jpg
04 Photo 微距 (2).jpg

當光源不足的情況下 Xperia 1 II 會偵測啟動低光源模式拍攝,遺憾的是,這項功能並不能手動設定,也因此 Xperia 10 II 擁有的夜拍功能,並沒有出現在 Xperia 1 II。

一般模式的昏暗環境下:

05 一般 昏暗場景 (1).jpg
05 一般 昏暗場景 (1).jpg
05 一般 昏暗場景 (2).jpg
05 一般 昏暗場景 (2).jpg

Photo Pro 模式的昏暗環境:

05 Photo Pro 昏暗 (2).jpg
05 Photo Pro 昏暗 (2).jpg
05 Photo Pro 昏暗 (1).jpg
05 Photo Pro 昏暗 (1).jpg

在低光源的環境拍攝人物,雖然最逼近真實情況,但無法像其它家的夜拍功能透過智慧運算提升改善成像:

06 昏暗人像.jpg
06 昏暗人像.jpg

在 Xperia 1 II 的上市記者會中,日本開發人員提到,為什麼沒有把 Xperia 10 II 具備的夜拍模式放在旗艦手機內,原因在於 Xepria 1 II 搭載 1/1.7” Exmor RS 大尺寸感光元件,雙光電二極體感測器面積的尺寸加大約 65%,像素面積則有 1.8μm,跟 Xepria 1 相比,感光度提升約 1.5 倍。那麼,到底有沒有差別呢?先前評測 Xperia 10 II 所拍攝的夜拍模式照片,荊編拿 Xepria 1 II 到同一場景拍攝來做比較:

夜拍對照 (1).jpg
夜拍對照 (1).jpg
夜拍對照 (2).jpg
夜拍對照 (2).jpg
07 同一場景對照圖.jpg
07 同一場景對照圖.jpg

前兩張為 Xperia 10 II 啟動夜拍模式前後的對照,第三張是 Xepria 1 II 的一般模式,可以見到 Xperia 10 II 夜拍模式的表現與 Xepria 1 II 的細節幾乎差不多,只差在顏色部分,Xepria 1 II 較接近真實原貌。不過,由於 Xepria 1 II  無法手動開啟 HDR,因此在低光源或夜間的環境下,Photo Pro 不一定每次都會判斷啟動 HDR,這也會影響成像表現。 在不同的光線背景下進行人物拍攝,以及虛化背景:

08 人物拍攝 (1).jpg
08 人物拍攝 (1).jpg
08 人物拍攝 (2).jpg
08 人物拍攝 (2).jpg
08 人物拍攝 (3).jpg
08 人物拍攝 (3).jpg
09-虛化背景.jpg
09-虛化背景.jpg

先前的「即時眼部追蹤對焦」功能,人眼追蹤對焦相當好用,在 Xperia 1 II 同樣經過升級,追加「動物眼」即時眼部追蹤對焦功能,於是荊編先拿家裡唯一的寵物「小金」測試,只能說「每秒 20 張自動對焦自動曝光高速連拍」的功能非常實用,以前小金游動的畫面非常難捕捉,現在藉由連拍總算能拍到清晰的畫面,而且荊編確定「動物眼」並不包含魚眼。

高速連拍.jpg
高速連拍.jpg
10 高速連拍.jpg
10 高速連拍.jpg

 

既然家中沒有其他動物,荊編只好特別跑動物園一趟測試:

11 動物試拍 (1).jpg
11 動物試拍 (1).jpg
11 動物試拍 (2).jpg
11 動物試拍 (2).jpg

可惜當時天公不作美,只能到室內館拍拍標本…….林旺爺爺好久不見。

12 動物試拍 (6).jpg
12 動物試拍 (6).jpg
12 動物試拍 (2).jpg
12 動物試拍 (2).jpg
12 動物試拍 (5).jpg
12 動物試拍 (5).jpg
12 動物試拍 (3).jpg
12 動物試拍 (3).jpg
12 動物試拍 (7).jpg
12 動物試拍 (7).jpg
12 動物試拍 (8).jpg
12 動物試拍 (8).jpg
12 動物試拍 (4).jpg
12 動物試拍 (4).jpg

官方有特別指出,「動物眼」主要是以貓、狗為主,但似乎不包含貓科的老虎、獅子,就連像貓咪的石虎也沒有觸發。雖然都是靜態的標本、雕像,但荊編認為動物園館方已經做得非常逼真,理論上應該至少部分觸發功能,不過也許需要真的會動的動物才會觸發….

補上其它 Xperia 1 II 的美景照(均為 Photo Pro 的 Auto 模式):

15 Photo Pro 隨拍 (1).jpg
15 Photo Pro 隨拍 (1).jpg
15 Photo Pro 隨拍 (2).jpg
15 Photo Pro 隨拍 (2).jpg
15 Photo Pro 隨拍 (3).jpg
15 Photo Pro 隨拍 (3).jpg
15 Photo Pro 隨拍 (4).jpg
15 Photo Pro 隨拍 (4).jpg
15 Photo Pro 隨拍 (5).jpg
15 Photo Pro 隨拍 (5).jpg

以上測拍照片原始檔連結: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hg9sR80LEZY8Ve_ge2pst8dCsZKgJhOY?usp=sharing

總結:

經過兩周左右的評測,Xperia 1 II 的表現確實令荊編感到訝異(正面的),外型設計、尺寸大小雖然與 Xperia 1 相似,不過前後機身均採用康寧第六代大猩猩玻璃的鏡面感更強烈,更輕盈;若說邊框曲線 Xperia 1 較圓柔的話,Xperia 1 II 則較剛強有菱有角,整體設計最貼近眾所熟悉的「Sony」風格,三種款色又以黑色款最能打動荊編。現在拍照功能融入 Sony 旗下 Alpha 相機黑科技的方式,比起上一代更完整豐富,照片的呈現逼近真實而不浮誇,算是 Xperia 1 延續下來的特點,無論是電力續航、畫質、拍照、錄影、遊戲等層面都有兼顧。

Sony 刻意將 Xperia 1 II 定調專業路線的態度,當然對於單眼相機已有概念的消費者,多一支可以自由調整光圈、快門、ISO 等數值的「單眼」手機把玩,或許是很有趣的事,但始終是比不上真正的單眼相機。對於不了解這些專業的族群,頂多還是只使用 AUTO 模式,畢竟目前看來,一般模式跟 Photo Pro 的 Auto 模式的拍照表現其實差距不大,除了在夜間或低光源環境下, Photo Pro  會啟動 HDR 較占優勢。

缺點也不是沒有,一般模式切換 Photo Pro 雖然方便,也可以設定快門鍵看需要直接啟動哪項模式,但若要把 Photo Pro 切回一般模式,就得跳出重新開啟,當使用者同時需要拍照跟錄影時,Photo Pro 就不是那麼便利了,何況還只能按快門鍵拍照,似乎有矯枉過正的感覺。其它讓荊編忍不住想碎念的地方,還包括堅持不放入夜拍模式,自拍前鏡頭被忽視且沿用上一代的規格,一般拍照模式至今遲遲不開放手動控制 HDR,以及因為「使用者不多」的考量而慘遭移除的慢動作錄影 960 FPS 等等理由, 都讓 Xperia 1 II 還有更多的進步空間。

加入 3C滔客誌 LINE 好友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