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李承翰父含恨辭世…受害家屬:那種痛 難抹去

聯合新聞網

更新於 2020年06月06日02:08 • 發布於 2020年06月05日15:56

鐵警李承翰遇害案凶嫌一審判無罪,案件才上訴,李父卻因對司法失望、含恨辭世,被害人的心理復原,長久以來未受到司法重視,不少被害人家屬到法院開庭都曾有痛苦經驗,欠缺對被害人家屬心理的理解,可說是目前司法制度一大待補的缺口。

心理師楊靜芬分析,刑案被害家屬比起一般病歿的家屬傷痛期更長,因為他們是無預警地喪失親人,且是「人禍」,療癒時還得承受訴訟翻弄情緒,家人間彼此的支撐是最重要的力量。

楊說,在偵、審期間,二度傷害被害人的不一定是檢察官、法官,有時是加害者的犯後態度,死者不能為自己辯駁,但加害者卻可能在庭上抹黑死者,更教被害家屬難受。

李承翰的父親生前只要案件開庭都會去旁聽,一審判決無罪當天,他在法院外說出「太離譜」,家人也提到他幾次旁聽後,對於法庭上陳述者的不滿,即使沒有大聲抗議,但親友都感受到他內心的鬱卒。

事實上,不少被害人家屬對於開庭時凶嫌的辯解、法官最後的認定,常有覺得受二度傷害之感,尤其近來思覺失調症者犯案,被害家屬若開庭去旁聽,不僅免不了勾起傷痛,心情更難平復。

但目前對被害人的保護制度,除了金錢上撫慰、協助打官司,在被害家屬心理重建這一塊,司法院與法務部都未投注相當資源,仍有很大需要努力空間。

子、女分別遭酒駕撞亡、殺害的林國輝、謝姓婦人表示,失去孩子的那種痛與恨,不是旁人所體會,他們至今無法釋懷。

秒讀要聞笑料不費力 點我加入聯合新聞網好友

立委王美惠慰問,鐵路警察李承翰胞姊(右)不斷哭泣。記者李承穎/攝影
立委王美惠慰問,鐵路警察李承翰胞姊(右)不斷哭泣。記者李承穎/攝影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