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乳癌防治很簡單 醫師:做對檢查無煩惱

台灣好新聞

發布於 2020年07月02日00:19 •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台灣乳癌的發生越來越多,可惜的是乳癌病人太晚就醫,顯見婦女自我檢查比率偏低,加上醫學知識偏差或個性保守,摸到乳房腫塊後,不願就醫最終導致延誤。臺北榮總新竹分院放射科張尊厚醫師建議婦女應於每月定期乳房自我檢查 (或月經結束後一星期),摸到可疑腫塊,即刻就醫。然而,乳房自我檢查對早期乳癌的發現幫助有限,藉助影像檢查 (如乳房X光攝影及乳房超音波等),偵測『觸診無法發現』的零期或第一期乳癌,以進一步降低死亡率。相較於歐美,台灣雖屬乳癌低發生率地區,但罹病年齡層偏低且婦女乳房偏向緻密,容易疏忽腫瘤,如何做『乳癌篩檢以及做對檢查』,刻不容緩。

基本上,若有危險因子的婦女,35歲起應接受醫師檢查,依個人狀況可安排乳房超音波或乳房X光攝影。一般40歲以上做第一次乳房X光攝影,而後以超音波及X光攝影交替檢查,50歲以後篩檢則以乳房X光攝影為主;若乳腺呈緻密特徵,建議同時加做乳房超音波檢查。

張尊厚醫師指出,當乳房X光攝影出現密集的微小鈣化點或超音波有不規則邊緣腫塊、或其他疑似癌變特徵時,則應以組織切片檢查來做確診為佳。『密集的微小鈣化點』應以X光攝影導引方式組織取樣;超音波所見『不規則邊緣腫塊』須以超音波導引做組織取樣,並送組織病理石蠟切片染色,再由病理科醫師判讀確診。

張尊厚醫師表示,乳房超音波檢查不容易觀察到密集的微小鈣化點特徵,是超音波的死角,若以超音波檢查追蹤容易誤判,這是乳癌篩檢上醫師容易疏忽的地方。相對地,密集的微小鈣化點特徵是乳房X光攝影的強項(重點),微小鈣化點的追蹤必須由X光攝影檢查來做,超音波檢查不可替代(有誤診風險)。相同地,影像導引組織取樣也應選對方式才有準確性,用該項影像檢查做導引,即能清楚看到異常特徵。

更多新聞推薦

2020浪漫雙教堂半程馬拉松比賽10/24起跑 邀民眾一起來浪漫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