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鏡相人間】謝謝你成為我的孩子

鏡週刊

更新於 2020年05月13日03:16 • 發布於 2020年05月12日10:28 • 鏡週刊
走過喪子的傷痛,林子淩(左)與歐玲君(右)分享自我療癒的經驗,手拿康乃馨感謝早逝的孩子,讓她們對生命有更深的體悟。
走過喪子的傷痛,林子淩(左)與歐玲君(右)分享自我療癒的經驗,手拿康乃馨感謝早逝的孩子,讓她們對生命有更深的體悟。

一個靈魂來到世上,如果生命短促,最後會留下什麼?

26年前,5歲的偲瑀因神經母細胞瘤離世。她的媽媽林子淩在絕望中不斷找希望,透過凝視死亡,將傷痛化為前進的力量,之後成為守護環境的社會運動者。

15年前,11歲的永強因罕見疾病黏多醣症過世,她的媽媽歐玲君不希望他的生命消逝得毫無意義,用自身經驗,為處在生存壓力下的罕病家庭作心理輔導,過程中也療癒自己的傷痛。

母親節是孩子給媽媽祝福的日子,但這2位媽媽感謝早逝的孩子,讓她們成為更好的人。

媽媽的淚海昇化大愛 林子淩

5歲的二女兒偲瑀過世後,有2年的時間,林子淩不敢到海邊,她會想起偲瑀對她說的話:「馬麻,大大的水是海,小小的水是河。」當她看到河與海,就會想到偲瑀。

眼淚是最小的海,在56歲的林子淩眼眶中匯聚。為了與我們談她怎麼走過孩子離世的傷痛,這幾天她又翻開相簿。偲瑀3歲半時,因為不斷發燒,檢查出「神經母細胞腫瘤」,之後的一年,都在哭聲與化療的痛楚中度過,照片裡剛作完化療的女兒,頂著光頭露出淺淺的微笑,那是病房中難得的神情,林子淩輕輕地說:「像個小菩薩。」

女兒以為不乖才生病

「每次看她的照片,都想起她身體的溫度。」一個小小的孩子,突然間得了250萬人才有一個的罕見疾病,不知道自己的身體怎麼了,以為是自己不乖才生病。「你就更心疼,所以就嘗試跟她講,不是她不好,通常她也不是很能理解。」

那時她與前夫經營水晶唱片公司,為了夢想,一直做著不賺錢的音樂事業,債務曾經高達7000萬元,人生已走在懸崖邊,每天過著籌錢的日子。「20幾歲,每天最快樂的是銀行3點半過了,終於可以吃午餐。晚上睡覺,就害怕天亮,天一亮就想著要去哪裡借錢。」

林子淩說,偲瑀是貼心敏銳的孩子。 (林子淩提供)
林子淩說,偲瑀是貼心敏銳的孩子。 (林子淩提供)

害怕天亮的女人,為了救二女兒的性命,讓記憶與悲傷都像一間病房,推開門會聞到淚水的味道。有一次,偲瑀化療後需要輸血,她懷著三女兒,開車去血庫領,路上肚子痛起來,她哀求三女兒千萬不要這時出生,她要救姊姊,之後在偲瑀的病床旁破了羊水,因為沒錢不敢在台大醫院生產,自己又開車去熟悉的診所生老三。

幾乎是在拚命,只為了救一條命。她與前夫賣掉唱片公司所有音樂版權,跟親友籌,跟高利貸借,湊1000萬元帶著偲瑀前往美國做自體骨髓移植。手術前孩子必須待在無菌室,爸媽不能入內陪伴,她想像晚上病房裡,一個小女孩是怎麼度過無人陪伴的黑夜。「她是會害怕的。」而抽骨髓時,沒有麻醉,粗大的鋼針直接打入脊椎,那更是她無法想像的疼痛。

後悔最後沒放棄急救

移植很順利,然而隔沒一年又復發,醫生宣告無法再治療。林子淩說,當年許多同樣罹患神經母細胞瘤的家庭,都希望偲瑀能成為成功案例,但最後這些希望都幻滅了。那時跟偲瑀聊過死亡嗎?「那時候太保守了,我們錯失掉機會,沒有跟她談死亡,其實她雖然只有五歲,但以成熟度,應該跟她談,不要以為小孩子不懂事。」病痛讓女兒變得敏銳貼心,復發後一度不想再做化療,但看爸爸媽媽都在哭,「她會反過來安慰我們:『馬麻,妳不要哭,我再治療嘛,好,妳不要哭。』」

林子淩說,很多經歷孩子早逝傷痛的母親,都相信輪迴,孩子的靈魂來到這個世界承受痛苦,是為了下一輩子成為更好的人。
林子淩說,很多經歷孩子早逝傷痛的母親,都相信輪迴,孩子的靈魂來到這個世界承受痛苦,是為了下一輩子成為更好的人。

明知救活的機率只有十萬分之一,不惜一切地借錢,到現在仍還不完,後悔過嗎?她說生命不是投資,不該講機率,哪怕機會只有億萬分之一也要努力。她唯一後悔的,是最後沒放棄急救,做了插管,疼惜偲瑀在全身插滿管子的情況下過世。「她要走之前,稍微舒服一點,在加護病房,她坐起來,盤坐著看著我,眼淚一直掉、一直掉,沒來得及讓她跟我們講講話,我問她:『妳是不是想回家?』她跟我點頭,後來晚上11點多,她走了。」

林子淩有一本放滿罹癌兒童照片的大相簿,第一張照片放的是化療後,難得露出微笑的偲瑀。
林子淩有一本放滿罹癌兒童照片的大相簿,第一張照片放的是化療後,難得露出微笑的偲瑀。

回家是心願,但醫院認為遺體要放太平間,隔日開死亡證明後才能帶走。她與前夫不想再讓偲瑀孤單了,用棉被包住孩子帶回家,前夫陪著偲瑀睡,而她唸經,過了那一夜。那之後有二個月時間,她把自己關在家裡,不斷地看著思瑀的照片、影像,覺得只要這樣做,孩子彷彿就還在。前夫至今仍不看偲瑀的照片,選擇不同療傷方式的二人,漸行漸遠,最後離婚。

悲痛療傷做環保社運

她說那段時間,有一次出門遇到住處的管理員,管理員曾因車禍喪妻,自己也差點變成植物人,幸好後來醒了。管理員勸慰她:「如果妳能承擔30斤,老天爺不會給妳31斤,如果妳能承擔100斤,老天爺不會給妳101斤。」她曾經看自殺新聞,覺得年輕人為愛情自殺很不值得,因這句話想法改變。「我們以為他承擔29斤,但對他來說,可能是30斤。那我經歷這些事情,撐過來,我也許能承擔60斤。所以不能比較,人生歷練、價值觀不一樣,承受力就不一樣,不能用一個標準說我能夠這樣,你也可以。」

死亡是深淵,她選擇親眼去看。先是在安寧病房當2年志工,「這個人上禮拜跟我聊,下禮拜就不見了,有些志工無法承受,即便不是自己的親人,也不可能一次又一次的承受。」那過程讓她學會調適,又用長達十年以上的時間,每個禮拜請半天假,到兒童癌症病房辦活動、送玩具、戴上小丑鼻子講笑話逗孩子笑。

林子淩到兒童癌症病房辦活動時,必定隨身攜帶這個鐵盒子,裡頭有漂亮的貼紙、便條紙,以及1顆小丑鼻子,是逗孩子笑的最佳配備。
林子淩到兒童癌症病房辦活動時,必定隨身攜帶這個鐵盒子,裡頭有漂亮的貼紙、便條紙,以及1顆小丑鼻子,是逗孩子笑的最佳配備。

她拿出當年那個逗孩子笑的鐵盒子,盒子打開裡頭有漂亮的貼紙、便條紙,小孩子寫下自己名字的便條紙,她保存至今。「不管生命再怎麼短暫,總有一點火花,沉重的病房,小孩子笑得像忘了病痛,父母表情也很安慰。你看到那些笑容,你就覺得世間真是美好。」

離婚後,她搬到山間居住,這十多年投入保護環境的社會運動,笑說自己「做案多端」,與現在的丈夫詹順貴律師投入許多公益案件。從太魯閣國家公園BOT弊案,到台東美麗灣、大埔張藥房案、司馬庫斯風倒櫸木案,都能看見二人身影。她說大自然是最好的生命教育場所,該留給孩子,「活著的人可以做很多想做的事情,看這麼多人做這麼混蛋的事情,你就沒有時間去傷心了。」採訪時,若不談二女兒,她總大剌剌地逗人嘻笑,堅持要我們在她家搖椅上躺一下放空看外頭的山林。她的開朗,像是要把二女兒沒能笑過的時光,通通都補回來。

心有愧疚為女活下去

偲瑀過世已26年,什麼時候會想起她?「靜下來的時候,還有看著我的大女兒、三女兒的時候,我對三個女兒都有愧疚。」她從書櫃裡找出一本書《小靈魂與太陽》,說所有像偲瑀一樣受苦的小孩靈魂,此生的目的或許是以身試煉眾生苦痛,如佛教說的乘願再來,也許下輩子就成為一個好醫生。「很多媽媽都相信這個,而這輩子,妳要替孩子好好地活下去。」

林子淩(左)到兒童癌症病房辦活動,讓孩子們在病痛中展露笑容。(林子淩提供)
林子淩(左)到兒童癌症病房辦活動,讓孩子們在病痛中展露笑容。(林子淩提供)

所以,如果偲瑀馬上投胎轉世,現在該是26歲,或許正在讀醫學院?「是呀。」林子淩笑了起來,她的內心其實有個生死的盒子,認為自己活到60歲就夠了,死後骨灰撒向山林或大海。偲瑀畢竟只活了5年,會不會覺得這麼短的生命沒有價值?「我從來沒有那樣的想法,我的人生被改變了,打了很多公益的案件,這是偲瑀的貢獻,她改變了我。」

如果能跟偲瑀再說一句話,妳會說什麼?「媽媽愛妳,謝謝妳。」帶著淚水,林子淩笑著說這句話,窗邊這時飛來一隻白色蝴蝶,或許是某個曾經被她逗笑的孩子,在這時特地飛來看她。

我的男孩快樂飛翔吧 歐玲君

大兒子永強在11歲過世時,心中一直有飛翔的夢想。55歲的歐玲君讓我們看他的詩與畫,詩裡寫著:「我的身體沒有翅膀,我的心卻可以到處飛翔。」畫裡戴紅帽子的小孩,正張著雙手飛過一棟棟大樓。

永強生命中最後的一幅畫,即便後來因無法提起畫筆完成,但畫作裡已表達他對生命的思考,以及飛翔的夢。(歐玲君提供)
永強生命中最後的一幅畫,即便後來因無法提起畫筆完成,但畫作裡已表達他對生命的思考,以及飛翔的夢。(歐玲君提供)
永強生命中最後的一幅畫,即便後來因無法提起畫筆完成,但畫作裡已表達他對生命的思考,以及飛翔的夢。(歐玲君提供)
永強生命中最後的一幅畫,即便後來因無法提起畫筆完成,但畫作裡已表達他對生命的思考,以及飛翔的夢。(歐玲君提供)

而另一張掛在家中牆上的畫,有一朵朵盛開的黃花,花朵間一個個小小的點,遠看以為是蜜蜂,但近看會發現那是一個個小孩子們在飛。這幅畫永強沒能完成,他是罕見疾病黏多醣症第四型患者,身體缺乏酵素分解黏多醣,無法長大,也無藥可治療,身體一直保持在五歲的模樣,黏多醣不斷堆積在骨骼與關節中,最後壓迫脊椎,讓他無法再拿起畫筆。

不瞞病情主動談死亡

永強已經過世15年了。歐玲君回憶,永強讀國小三年級時,母子倆談起死亡。「那時他漸漸無法走路,我想時間接近了。」她從不對孩子隱瞞病情,孩子跟著媽媽參加黏多醣症病友的活動,知道有些像他一樣的孩子,會突然消失,再也不會出現。

死亡需要預備,知道孩子心裡想著:「什麼時候會輪到我?」歐玲君決定主動提。「我跟他說:『如果有一天你必須離開這個世界,就勇敢地走,不要捨不得我們。』」那天永強聽了之後,小小的臉瞬間變得緊繃,開始放聲大哭,害怕死掉之後,只剩下自己一個人。歐玲君也無助,只能心虛地安慰孩子:「也許到那邊,你的病就好了。」

歐玲君說,她寫下了永強的故事,透過生命教育影響其他人的生命,永強短促的生命就有了意義。(周永受攝)
歐玲君說,她寫下了永強的故事,透過生命教育影響其他人的生命,永強短促的生命就有了意義。(周永受攝)

過了幾天,永強突然說想唱歌,要歐玲君幫忙錄音,「錄完以後,他跟我說:『媽媽,這錄音帶妳要留好呦。有一天我不在,妳想我的時候,妳可以拿出來聽。』」她笑起來,寬慰的表情,說那一刻覺得孩子沉澱幾天,立刻就做了比她做得還要好的準備。

永強的出生,曾經讓她覺得是人生的大挫敗。她小時候看電影《梅花》,喜歡裡頭戰地護士的形象,所以讀護專,畢業後進長庚醫院當整形外科的護理師,每天面對截肢、燒燙傷的病人,換藥清創時病人痛苦哀嚎,讓病房像地獄,但病人終究會康復,讓她很有使命感。

永強在學校被同學認為身體小小但心思聰明,所以有柯南的綽號。永強過世後,有朋友送歐玲君玩偶,她妥善收藏在櫃子裡。
永強在學校被同學認為身體小小但心思聰明,所以有柯南的綽號。永強過世後,有朋友送歐玲君玩偶,她妥善收藏在櫃子裡。

結婚後,丈夫在美國夏威夷讀博士,她辭了工作也到夏威夷,一邊度蜜月一邊讀書,在那裡懷了永強。「那時候我覺得好幸福喔,生產的時候,公婆也來夏威夷陪我們夫妻,我覺得我是一個被寵愛的人,直到我的孩子一歲多被確診。」

孩子早熟反而安慰我

幸福快樂的日子消失了,原本迎接新生命到來的喜悅,變成了絕望與恐慌。「你知道孩子可能先你而去,生命只有短短十幾年,你也不知道孩子會變成什麼樣子?」她說人的恐懼來自於未知,未知會變成可怕的怪獸。她哭了一個月,丈夫受不了,問她是為了自己哭,還是為孩子哭?「我好像為自己哭多一點,我是A型處女座,愛面子、追求完美,印象中有特別孩子的媽媽,每個都骨瘦如柴、愁容滿面,我不想變成那樣,我也想到親朋好友會用什麼眼光看我?要同情我嗎?可是我不想被同情。」

永強8歲時(前)與媽媽歐玲君(中)、弟弟(後)準備外出參加運動會時開心地合照。(歐玲君提供)
永強8歲時(前)與媽媽歐玲君(中)、弟弟(後)準備外出參加運動會時開心地合照。(歐玲君提供)

永強開始沒有力氣不能上學後,有一天她送小兒子去上學,永強睡醒打電話告訴她,自己的身體比昨天更沒有力氣。罕病的孩子,生命的進程是身體機能不斷退化,她想到孩子最後會全身癱瘓地走向死亡,因此路上崩潰,回到家仍繼續哭。

像是回到那一天,歐玲君眼眶有了一點點淚水。永強是冷靜的孩子,看媽媽在哭,晚上洗澡的時候試著安慰媽媽。「他悠悠地說:『人都有生老病死,妳聽過有人生而不死嗎?妳本來就知道我會早點離開,也許我早點離開,我會比較快樂。』」她發現孩子比她想的還要勇敢冷靜,「他給了我安慰跟支持吧,不然看著他的生命不斷凋零,真的很難熬。」

永強過世後,歐玲君說自己發了瘋似地找事做,她寫書記錄下永強的故事,去觀護所幫吸毒少年做心理輔導,去學校演講、做生命教育,在罕病基金會當長達15年的志工,為罕病家庭做電話訪談、心理輔導,讓處在漫長的生存壓力下的家長們有傾訴的對象。

經歷孩子早逝的家長,第一年有著旁人與自己無法理解的瘋狂,現在回顧自己,她認為忙碌能沖淡悲傷,但只是壓抑著。當永強在病床上昏迷時她陪著,看著呼吸與心跳歸零的時候,她沒有哭;永強的告別式,她希望淡化憂傷,笑著送永強走,也沒有哭。直到有一次參加罕病基金會的悲傷治療團體活動,聽到鳳飛飛的歌曲〈心肝寶貝〉,「我一聽到音樂,我就崩潰大哭,本來全場最冷靜的是我,結果嚇到大家,我才知道我太壓抑。」

自我覺察來療癒哀慟

她說為罕病家庭做心理輔導的過程,「做了很多自我覺察。」過程中不斷用自身的經歷去幫助人,讓她療癒了自己的傷痛,而在生命教育中,透過永強的故事影響其他還活著的人,「我用我的方式,賦予永強生命的意義,他的生命就不是曇花一現,即便有一天我不在了,那些記憶也留存著。」

永強的告別式那天,歐玲君準備了哆啦A夢的藍白氣球,以悼念與祝福的心情,將氣球放飛天空。
永強的告別式那天,歐玲君準備了哆啦A夢的藍白氣球,以悼念與祝福的心情,將氣球放飛天空。

如果能再跟永強說一句話,妳會說什麼?「謝謝你成為我的孩子,教了我這麼多事情,讓我能幫很多人的忙,成為更好的人。」她的雙眼沒有淚水,臉上是幸福的笑容,午後的陽光照在臉上,讓她像極了永強的畫裡,那一朵朵鮮黃色的花。

【鏡相人間】老店戰疫
【鏡相人間】我們不是神 看不見的社工職業創傷
查看原始文章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