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後疫情生存之道1】媽媽桑靠直播維繫日客 曾當櫃姐欠卡債:開酒吧是志業

鏡週刊

更新於 2020年05月25日02:52 • 發布於 2020年05月23日21:58 • 鏡週刊

4月8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因某女公關染疫,勒令全國酒店舞廳停業;22日,該女公關接觸者監測期滿,指揮中心宣布結案;5月初,中央要地方自行評估復業標準,雙方互相甩鍋,酒店舞廳解禁仍遙遙無期。各行各業有配合國家防疫之責任與義務,然而中央勒令酒店停業,毫無配套措施,陷酒店從業人員於困境,「沒人逼妳們要去當酒店小姐啊,不會找別的事情做嗎?」「錢賺飽飽時,有出來繳稅嗎?」網路聲援報導一出,底下盡是嘲諷的留言。

同樣染疫,老百姓是武漢肺炎,酒店小姐卻被當成性病,酒店陪侍人員遭受汙名和歧視不是1天2天的事,本刊訪問3個不同世代的酒店小姐,談談酒與妹仔的日常,在拿道德的石塊丟向她們之前,可以聽聽她們的職場傷害,和那些難言之隱,如得其情,哀矜而勿喜。

4月1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當天無武漢肺炎確診個案,台灣連續4天無本土病例,清明連假民眾擠爆各大景區的疫情威脅已解除。台北街頭,腦筋靈活的手搖飲料店高掛布條,慶祝零確診飲料買1送1,紅通通的布條如同喜幛,唯獨林森北路冷清得像是大年三十。

席耶娜的酒吧名稱取做BAR NINE,因Nine與Night音近,取其酒吧做夜晚生意的意思,另一個原因單純是店址為林森北路107巷9號。
席耶娜的酒吧名稱取做BAR NINE,因Nine與Night音近,取其酒吧做夜晚生意的意思,另一個原因單純是店址為林森北路107巷9號。

日客不來 條通無人煙

暗夜的六條通黯然無光,BAR NINE的招牌孤孤單單地亮著。酒吧晚上8點開業,工作人員7點半抵達,穿起防護衣戴上口罩,拿著酒精和抹布噴灑擦拭,彷彿把酒店當作犯罪現場,抹去每一枚有帶菌嫌疑的指紋。BAR NINE拿的是餐廳牌照,做的是日式酒吧生意,並非酒店,因而不在勒令停業的限制中,「原本每天營業額1、2萬元,變成1、2千元。」即便倖免於難,媽媽桑席耶娜咧著嘴笑得如同一個傷口:「條通的酒店做日本人生意,3月日本人入境要14天隔離,等於鎖國,台北120幾家日式酒店全死,疫情過後,應該不剩100家吧。」

這是妳在此12年碰過最慘的狀況吧?「15年啦,哎喔,你人好好喔,你是拐著彎讚美我年輕嘛?我會很不好意思捏。」二度口誤講錯席耶娜年資,她雙手捧著雙頰做害羞狀,笑著糾正我的錯誤,讓提問和回答的人都不致於太尷尬,這是40歲林森北路媽媽桑的說話之道。

BAR NINE派發縫著塑膠墊片的漁夫帽給客人,既有口罩防疫的功用,又方便喝酒,一舉二顧。
BAR NINE派發縫著塑膠墊片的漁夫帽給客人,既有口罩防疫的功用,又方便喝酒,一舉二顧。

席耶娜本來在百貨公司上班,25歲的專櫃小姐物欲旺盛,賺的不夠買的,結局就是欠下百萬元卡債。決心下海當酒女還債,打開報紙求職欄,「漂亮寶貝」「桌邊公主」「日保五千」,琳瑯滿目的分類廣告中,她找了一家「諳英日文,薪優」的piano bar前去面試。媽媽桑說明工作內容、公司制度和福利,她聽得心不在焉,腦海想的全是若萬不得已要陪睡,那她第一次好歹要挑個帥哥,於是鼓起勇氣問:「請問我需要出場嗎?」媽媽桑愣了一下:「原來妳這麼缺錢喔,可是我們店沒有做這個欸,要不要我幫妳介紹別家?」她才明白原來不是每家酒店都要做S(性服務)。

15年過去了,當年走不知路的櫃姐已是3家酒吧的老闆,為了振興條通經濟,她還找來了附近的商家、咖啡館,成立「條通商圈發展協會」,辦導覽和講座,企圖洗刷酒店既有汙名,「酒店賣的是愛情,我們賣的是友情,我把客人當朋友,他們都知道我有男朋友,也都跟我家人吃過飯,開酒吧是我的志業。」

夾縫求生 抗疫靠自己

媽媽桑誓言一輩子待林森北路,但一腔熱情卻不敵疫情凜冬已至,「我跟我媽本來計畫要去跟銀行借錢,從早上10點打電話到晚上6點,大家都在踢皮球,但了不起就借個10幾、20萬元,錢一定是不夠用,大家都要紓困,但我們只能靠自己啦。我們沒有申請,也不會申請!我們店時薪基本上200元,疫情爆發,我跟員工開緊急會議,問清楚靠這份薪水過活的有幾個人?我不砍班,就找事情讓她們做。」她一邊受訪,一邊把手機立在吧台上,開網路直播,嗨嗨嗨地說起日文,「我知道17(直播網站)日本可以下載,每晚就開直播,讓員工在鏡頭前跟日本客人聊天。目的不是賺錢,我只是跟他們維持互動和感情,我都要客人不要亂donate(贊助),只是要讓他們知道雖然不能來台灣,我們也要讓他們感受到台灣人元氣滿滿的精神。」

BAR NINE服務生穿防護衣戴口罩,防疫措施做到滴水不漏。
BAR NINE服務生穿防護衣戴口罩,防疫措施做到滴水不漏。

天助自助者,採訪途中,話題聊到網路上許多對酒店從業人員的誤解與謾罵,問她如何撕去這些汙名標籤?「台灣偽善的人很多,不這樣罵一、二句,他怎麼自我感覺良好?」上門而來的客人打斷訪問,她連忙堆下笑臉前去迎客,末了,我們只聽見小小聲的回答,如同呢喃:「酒店的汙名標籤我也很想撕掉啊,但我開的也不是酒店,也只敢開酒吧,說到底,我也是偽善的人。」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後疫情生存之道2】她是酒店經紀人也賣水餃 異色女皇更重視「社會責任」
【後疫情生存之道3】2個妹仔開粉專洗刷汙名 伸張酒店小姐紓困權
查看原始文章

酒吧在疫情橫行下慘澹經營,但老闆席耶娜藉由每天的開店直播秀跟遠在日本的熟客聯絡情感。
酒吧在疫情橫行下慘澹經營,但老闆席耶娜藉由每天的開店直播秀跟遠在日本的熟客聯絡情感。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