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冥界印鈔機】這地方曾是台灣陰間銀行

鏡週刊

發布於 2018年05月10日03:19 • 鏡週刊

**台灣燒金紙習俗已超過百年,但仍有許多人分不清,手工金紙與機械印製的差別。其實手工金紙的興盛,與台灣社會氛圍相關,當社會動盪,民心不安,金紙需求量自然大增。尤其苗栗中港曾是金紙製造重鎮,如今陳協和金紙行仍堅持少量手工製作,夕陽產業僅剩餘暉,第三代陳坤輝仍奮力讓它發光。

**

清明前後的天氣變化比後母面難猜,陳協和金紙行第三代陳坤輝例行每日公事,攤曬一疊疊金紙於工廠前馬路,風乾黏錫箔的糨糊和章印。他瞄了灰濛濛天空一眼,老神在在,「今天免收啦!尚驚是西北雨,做這行都要觀察天氣。」轉身進倉庫拿貨,不到160公分的他,小小身影一下淹沒在黃紙堆中,再見到人,幾十斤紙已沉沉扛在肩上,76歲的身骨比很多年輕人勇健。

陳坤輝每天都會在馬路旁曝曬金紙,竹南金紙業興盛時期,還能看到滿街金紙綿延不絕的盛況。
陳坤輝每天都會在馬路旁曝曬金紙,竹南金紙業興盛時期,還能看到滿街金紙綿延不絕的盛況。
76歲的陳坤輝仍親自搬貨運貨,身骨比很多年輕人勇健。
76歲的陳坤輝仍親自搬貨運貨,身骨比很多年輕人勇健。

金紙廠內,陳坤輝的年紀還算弟弟等級,他帶領的阿嬤兵團,4位員工平均年齡74歲,年紀最大已經85歲,大家閒話家常,手上俐落動作沒停過,老舊收音機傳來葉啟田的〈愛拚才會贏〉。

4個阿嬤效率分工,有人左手翻紙,右手貼錫箔,速度行雲流水,另一頭則在錫箔上塗金油,讓銀紙秒變金紙,再以藺草捆綁分裝,每人1天最多加工2千張金銀紙,加上日曬時間,約4至5天才能完成製作,而機器轉印,1天就能印好。

隨著時代變遷,金紙業沒落,如今只有高齡員工願意投入這行,陳協和金紙行的員工平均年齡高達74歲。
隨著時代變遷,金紙業沒落,如今只有高齡員工願意投入這行,陳協和金紙行的員工平均年齡高達74歲。
手工金紙會將錫箔一張張貼至紙上,相當耗費人力與時間,但阿嬤們因為幾乎半輩子時間都在金紙業度過,動作行雲流水,相當迅速。
手工金紙會將錫箔一張張貼至紙上,相當耗費人力與時間,但阿嬤們因為幾乎半輩子時間都在金紙業度過,動作行雲流水,相當迅速。

第四代陳妙芳負責在金紙側邊蓋印,不同刻章代表不同用途,「刈金」燒給神明、祖先,「囍」字則供結婚使用。她感慨地說,不少傳統客人認為,手貼錫箔才是真正紙錢,機器轉印顏料,少了誠意,但因手工金紙耗時費工,連章印顏料和金油,都得自行調製顏色,又選用生長2年的麻竹製紙,不易產生黑煙,價錢也比機器製貴了3、4倍,需求量已大不如前。

陳坤輝也感嘆,沒有年輕人願做這行,現在員工都是鎮上鄰居,一做就是十幾、二十年,大家同樣見證過金紙業繁盛,也在衰頹後一起守護家鄉文化。員工翁娥回憶:「以前大家都是頭家,我們從小就開始打工,當時很好賺。」

女兒陳妙芳因照顧洗腎母親辭去會計工作,如今也開始幫忙父親陳坤輝,接手家業。
女兒陳妙芳因照顧洗腎母親辭去會計工作,如今也開始幫忙父親陳坤輝,接手家業。
從紙類加工業工會可看出,苗栗竹南鎮的金紙業曾盛行一時。
從紙類加工業工會可看出,苗栗竹南鎮的金紙業曾盛行一時。
如今鎮上仍有零星幾家金紙行營業,但盛況已不及以往。
如今鎮上仍有零星幾家金紙行營業,但盛況已不及以往。

早期苗栗竹南鎮有「金色中港」(竹南舊稱中港)的美名,街景是整片黃澄澄金銀紙綿延不絕,1977年因外銷東南亞和美國,金銀紙製造廠多達385家,相當於全鎮1/4人口以此為業。竹南之所以成為金紙故鄉,始於清朝時閩南人移民中港墾殖,與福建沿海貿易極盛,因信仰媽祖,宗教產業特別發達。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