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際

《捍衛戰士》:中華民國首創空對空飛彈擊落敵機 近距纏鬥被美軍視為落伍

上報

更新於 2020年06月02日12:53 • 發布於 2020年06月02日12:53 • 丹彼特森(Dan Pedersen)
美軍替航母艦載機安裝最新AIM-9X「響尾蛇」飛彈。(圖片取自美國海軍)
美軍替航母艦載機安裝最新AIM-9X「響尾蛇」飛彈。(圖片取自美國海軍)

第三章 海軍之道

靠著響尾蛇與麻雀飛彈這兩項關鍵武器,視距外打擊成為空戰的主流模式,它們是第一代的空對空導引飛彈。正式名稱為AIM-9的響尾蛇飛彈,是靠紅外線感測器追蹤並摧毀目標,射程更遠的麻雀飛彈則依賴雷達導引。

一九五八年九月,我們的盟友中華民國空軍,將響尾蛇飛彈掛在經典的F-86軍刀式戰鬥機去參戰。當年夏末,解放軍空軍取得了較先進的蘇聯製米格17,讓中華民國空軍陷入了苦戰。

九月二十四日,台灣的飛行員創下了人類歷史上首度以空對空飛彈擊落敵機的紀錄。響尾蛇飛彈的出現,帶給共黨陣營前所未有的震撼。

在空戰結束前,這款新式飛彈又替中華民國空軍擊落了大約十架米格17,這個戰果證明我們在五○年代大力投資飛彈技術的正確性。

停靠嘉義基地的美軍F-86D「軍刀」戰機。(圖片取自美國空軍)

當然,台海空戰也出現了完全意料之外的插曲。那一天,有一枚擊中米格17機翼的響尾蛇飛彈竟然沒有爆炸,共軍飛行員帶著這枚鑲在他飛機上的「戰利品」安全落地。幾個星期後,俄國人便開始對這項超級機密的技術產物進行逆向工程。

幾年後到了越南,便對上了俄國版的響尾蛇飛彈,我們給了它AA-2「環礁」(Atolls)的代號。

響尾蛇飛彈在九二四空戰贏得初次勝利後,國防部、空軍和海軍很快地投資研發長程導引的空對空飛彈。一次大戰時「紅男爵」厲秋芬在西線上空作戰的方式,已經成為過去。你不需要再飛到距敵機僅數百英尺的距離才能取得戰果。

飛行員大可以在對方逼進至纏鬥距離前,直接將其擊落。空軍與海軍都同意國防部那些天才們的看法,認為近距離空戰的時代已經結束。

 

新的戰鬥機會有數個固定飛彈的掛載點,機上不再安裝機砲。何必為這些過時產物浪費更多的空間與重量呢?

進入飛彈時代後,一切又有了變化,至少海軍方面以為是如此。地面戰管會把我們導引到空中的某一個方位,接著我們用小圓圈來鎖定對方,再發射飛彈。再也沒有過去那種緊張刺激的高機動轉彎動作,科技為空戰帶來了新革命。

傳統上,戰鬥機飛行員要扮演很多角色,我們會伴隨轟炸機編隊飛行,掩護他們直達轟炸目標上空。我們也會攔截敵方轟炸機,與護衛他們的敵方戰機纏鬥。

我們還會執行空中巡邏,擊落在空中的任何威脅。甚至還會執行轟炸任務,沿著前線投下汽油彈來支援地面的友軍。戰鬥機可說是多功能的,但主要任務是在空中趕走敵軍,並確保友機在空中暢行無阻。

而上述每項任務,都會需要採近距離空戰。

 

海軍的結論是,長程雷達的導引攔截,將會把這些戰術全部淘汰。

一批吊掛著飛彈的戰機,將可以在視距外摧毀目標,根本不需進行近距離的空戰。只要看著陰極射線管,鎖定目標再發射飛彈就可以了。至於轟炸任務,就交給專門的攻擊機中隊執行。

在這個關係密切的團隊裡,有些人並不樂見海軍這樣的發展方向。

一切都和預算有關啊。

 

五○年代中期,要進行類似韓戰時期的空中纏鬥訓練,是件即昂貴又危險的事情。而且從跑道倏然起飛,以接近音障的速度爬升到五萬英尺高空,也會讓機體結構承受很大的壓力。基於安全理由,所有飛機都有其特定的服役年限。

至於國防承包商則保證,機體在必須被汰換之前,都能承受一定的飛行時數。

那些在五角大廈裡錙銖必較的官員就認為,空中纏鬥訓練產生的強大G力負擔,對機體造成的損耗,是攔截飛行訓練的五倍以上。而且纏鬥訓練也會造成人員意外傷亡,飛行員在那些翻滾迴轉的纏鬥中是會犯下錯誤的。他們超越了極限,但在無法復原的翻滾或空中相撞裡喪生。

昂貴飛機的損失還可以(勉為其難的)承受,但損失長期訓練才能養成的飛行員,可是雙重打擊。

一九六○年,在我被派到下一個單位前,海軍居然關閉了、最後一個訓練飛行員作空中纏鬥訓練的學校,也就是在艾森特羅的艦隊航空射擊小組(Fleet Air Gunnery Unit)。

從此之後,空戰演習就被禁止。

 

如果你惹「麻煩」,也就是練習空中纏鬥被逮到的話,你的海軍生涯就可能結束。

(燎原出版提供)

本文摘錄於《TOPGUN:捍衛戰士成軍的歷史與秘密》。

 

書籍資訊

 

作者:丹「洋基」彼特森

譯者:許劍虹

出版社:燎原出版

ISBN:9789869838238

延伸閱讀:不迷信高科技 創校教官親揭《TOPGUN》戰機飛行員神秘面紗

延伸閱讀:獨自擊落兩架共軍米格17 空軍英雄歐陽漪棻90歲逝世

★按讚追蹤《上報》粉絲專頁!看更多深度新聞★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