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面對團隊分岐該怎麼辦?試著重新確立目標,找到「第一道光」

天下文化出版

更新於 2020年04月07日11:18 • 發布於 2020年04月07日02:03 • 陳明堂

圖片來源:陳明堂提供

目標分歧

在2014 年之前,格陵蘭望遠鏡計畫的人力和資源多半是由中研院天文所提供,主要用在評估、改裝。

史密松天文台等到望遠鏡改裝工作進行得差不多,即將送往格陵蘭時,開始處理跟美國聯邦政府機關的溝通聯絡,同時向美國國科會和史密松基金會申請經費,準備執行格陵蘭望遠鏡計畫的後半部,像是怎麼送到峰頂觀測站,以及整建峰頂營地。

但是他們的經費申請非常不順利,史密松基金會撥下來的經費只有原本計畫的五分之一,連支付現有史密松-格陵蘭團隊在計畫期間的薪資都不夠,更不用說額外聘請專業人員開發冰原上的地基。

因為經費不足的關係,史密松天文台的想法變得保守,提出的方案跟中研院天文所的目標有衝突,所以雙方對計畫後半部的執行方向一直無法取得共識。在這樣的情況下,就算望遠鏡組件的改裝和新元件的製作如期完成,也無法決定要送到哪個地方。

這就像是憑空掉下一塊巨大的石頭,擋在兩個團隊之間,弄得大家灰頭土臉。

史密松天文台主張:望遠鏡要在美國本土境內先組裝好,測試沒問題後,再往格陵蘭運送。他們建議台灣團隊先到美國東北部的新罕布夏州集結,那裡離麻州劍橋的總部不遠,他們能就近管理,而且美國本土的人力資源相對充足,碰到困難可以馬上找人解決。

台灣團隊不同意如此的提案,因為新罕布夏州不利於黑洞觀測。一來是氣候。在美國本土組裝測試,雖然能降低工作上的風險,但是新罕布夏州的氣候條件並不是太理想,非常乾冷的天氣並不多,就算發生,也不見得能落在我們配合事件視界望遠鏡觀測黑洞的日子,所以測試期間不會有任何成果。

二來則在於時間。台灣團隊認為格陵蘭望遠鏡計畫是一個跟時間賽跑的工作,我們過去的投資,就是為了參與次毫米波VLBI 的黑洞觀測。眼看著事件視界望遠鏡的部分團隊已經開始進行黑洞觀測,我們不想落後。

然而,黑洞觀測不是我們的合作夥伴⸺除了這些不利黑洞觀測的因素之外,台灣團隊本身也得面對經費不足的問題。如果真的在新罕布夏州組裝,這段時間的經費與人力,還是由台灣負責。

等到測試沒問題後,中研院天文所的經費可能已經用盡,卻從未參與黑洞觀測。我們不太可能在毫無科學成果的情況下,再繼續申請經費,將望遠鏡搬運到格陵蘭。

事情如果繼續發展下去,格陵蘭望遠鏡多半就會改名為新罕布夏望遠鏡,改讓史密松天文台的團隊經營,而台灣團隊先前的努力便前功盡棄。

再次看向同一個目標

在2014 年,松下聰樹、淺田圭一,和一位史密松天文台的大氣專家特別針對圖勒地區的大氣特性做成一份研究。評估的結果發現格陵蘭的圖勒空軍基地,正如我們原先所預料,冬天的大氣條件並不差,可以有限度的執行接下來的EHT 觀測。

這是一個好消息。我們把圖勒天氣研究的報告送到史密松天文台,並提出由第三方評估計畫的可行性,想藉此化解危機。

在天文所和史密松天文台雙方主管的同意下,我們在2015年4 月召開格陵蘭望遠鏡的風險評估會議,由於格陵蘭計畫是由天文所主導,地點就定在台北。我們邀了五位具有公信力的外部學者專家,請他們詳細評估目前的計畫現況和未來發展,好讓雙方主管能決定接下來的方向。

為了使評估會議進行的更有效率,在徵求雙方主管和會議委員的同意後,我們列出四項主要評估項目讓委員審查。這四項是:

1.格陵蘭望遠鏡計畫的改裝工程現況和發展。
2.格陵蘭望遠鏡計畫的儀器發展現況和發展。
3.格陵蘭望遠鏡計畫的部署計畫。
4.格陵蘭望遠鏡計畫的經費、人力現況和未來。

我們也邀了相關人員和主要廠商一同出席,包括天文所參與計畫的全體同事、中山科學院的同仁和德國的電波望遠鏡公司,這樣就能直接在會議中回答委員的提問。

於是,天文所的主管朱有花、史密松天文台的主管查爾斯阿爾考克(Charles Alcock)、五位評估委員、相關人等,一連開了兩天緊湊的會議。

天文所的成員輪番上台,詳述過去幾年的工作、流程,目前的現況和預期的進度,我們還報告目前經費的使用情況,可以支持我們搬運到格陵蘭的圖勒空軍基地。在中科院、德國廠商等人的協助下,評估委員的問題都順利獲得解答。

在結論的時候,評估委員一致認為目前格陵蘭望遠鏡的工作已近完整,建議我們不要到新罕布夏州,而應該往格陵蘭圖勒空軍基地部署。

他們了解圖勒空軍基地的氣候條件,允許格陵蘭望遠鏡執行部分的天文觀測,前往圖勒能讓我們的計畫在最短的時間,取得最大的科學成果。

帕丁認為我們的格陵蘭望遠鏡是個高風險、具挑戰性的計畫,但是它可能的收穫,將是前所未有的,在會議總結時,給我們建言「這是個很適合台灣投入的研究」。

居斯滕也表示,歡迎我們到阿佩克斯參觀,他的團隊很樂意協助,讓我們盡快將在圖勒組裝好望遠鏡。我跟楊戟先生半開玩笑的說:「看來我們會比你們,更早在地球極區裡完成望遠鏡。」

確立目標

風險評估會議打破了長達一年半原地踏步的僵局。

雙方主管接受會議的結論,同意格陵蘭望遠鏡依照中研院天文所的規劃,朝圖勒空軍基地前進。這些國際專家對此方向的認同和鼓勵,間接的肯定了台灣團隊過往的努力,使我們重拾信心,而且把原本已經要掉入黑洞的士氣,再度拉回人間。

競賽的槍聲響起已經數年,我們如何彌補這段空轉的時間,趕上先驅的選手,是接下來的挑戰。如何將所有的組件集結、裝運;如何在圖勒接船、下港、找地;如何派遣人員、處理極地地區的食、衣、住、行,還有如何應付北極熊等等。

千百個細節,萬般的情況,真正的工作即將開始。我們要怎麼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這千百件的工程、生活細節呢?與其讓我盯著每個人的進度,倒不如讓團隊中的每個人都了解我們要面對什麼挑戰,我必須要為團隊找到明確的目標。

我找的目標叫做「第一道光」,意思是一座新的望遠鏡第一次偵測到來自太空的訊號。

這是建造望遠鏡的工作中最特別的里程碑,那時望遠鏡的所有系統剛剛完成組裝和整合,訊號偵測系統到位、運作正常,但在進入細部調校前,工程人員必須驗證望遠鏡整個系統是否如同預期,唯有看到「第一道光」,才代表望遠鏡能夠正式上戰場。

每週我會固定寄給團隊成員一份簡報,裡面條列一些預期進度和工作現況,我算了算時間,然後在裡頭多加了一項:「格陵蘭望遠鏡第一道光:2017 年12 月。」

【書籍資訊】
《黑洞捕手》

黑洞捕手
黑洞捕手

出版日期:2020.03.31
>>馬上加入 天下文化 官方LINE好友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