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新聞

議員指醫學界成員比例偏高 令醫委會衍生權力過大專業霸權

on.cc 東網

更新於 05月23日04:49 • 發布於 05月23日04:49 • on.cc 東網
有議員指社會一直關注醫委會的裁決欠缺「客觀標準和既定的準則」。
有議員指社會一直關注醫委會的裁決欠缺「客觀標準和既定的準則」。

立法會今日(23日)辯論改革醫務委員會的議案,議員管浩鳴指多年來醫生的監管制度和投訴機制惹來不少批評,負責研訊的委員來自醫學界的比例持續偏高,衍生出權力過大、醫生「專業霸權」等問題。

管又指雖然醫委會曾在2018年通過修訂,但市民對醫委會的信心下降,「醫醫相衞」的問題仍有待解決,一旦遇到醫療事故,病人及家屬就要面對漫長的訴訟和投訴程序,「過五關斬六將」,飽受煎熬和創傷,而社會一直關注醫委會的裁決欠缺「客觀標準和既定的準則」,導致「有罰等於冇罰」,公眾亦產生「自己人查自己人」的感覺。

另一議員陳沛良表示,曾翻查醫委會網站,發現最新一期的年報為2020年,但公眾無法有直接清晰資訊,了解過去3年醫委會的工作、處理個案的數字。但他指醫委會上一次改革對於提高投訴個案處理效率,改善程序冗長起到一定作用,加上政府已修例引入海外醫生,因此認為現階段醫委會改革並非十分急切。

醫療衞生界議員林哲玄指醫委會執行醫生註冊條例賦予的權力,由1957年到今日保證香港醫生在世界上,學術水平、道德操守都名列前茅、值得信賴。而醫委會32位委員中有8位為業外委員,他指醫學發展高度專門、講求科學、生命攸關,因此必須要獨立於情緒和輿論干預,做到專業自主,醫療界也要「管好自己」。

他指社會上時有發生令人關注的醫療事故,而醫委會對醫生的審訊講求證據和專家證人,聆訊制度得到司法體系認可,他認為醫委會作為體現專業自主和社會監督醫生的執事機構,必須「與時並進」,稱「改革永遠在路上」。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1

  • Sing🌟
    垃圾會全部都係垃圾位位十萬添
    05月23日05:20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