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脫維亞首都里加是名符其實的建築博物館,無論是中世紀建築、文藝復興、哥德、巴洛克甚至是新派藝術都應有盡有,但作為一個博物館,當然有更多精彩的展品。雖然我在里加錯過了舊城區的部分建築如國會大廈、貓之屋等,但卻看到更多不同類型的建築。
里加舊城區面向道加瓦河 Daugava River,河源於俄羅斯,經白俄羅斯、拉脫維亞再流入波羅的海的海岸里加灣 Gulf of Riga。離開舊城後,我沿著河邊散步,首先經過連接對岸的石橋Akmens tilts,來到拉脫維亞國家圖書館 Latvijas Nacionālā bibliotēka。拉脫維亞國家圖書館成立於1919年8月29日,為國家級文化機構,並建於2014年,設計風格相對現代新穎,與對岸舊城區的古老建築影成對比。圖書館免費對外開放,最高層還有一個觀景台可以一覽對面的舊城區。可惜的是,當天圖書館因爲維修關係而沒有開放,我只能在外面看。
拉脫維亞曾經被蘇聯統治,在里加自然就會找到蘇聯式的建築。沿著道加瓦河一邊走,就會看到一座史太林式建築 - 拉脫維亞科學院 Latvijas Zinātņu akadēmija。大廈興建於二戰後的1952-1958年,作為蘇聯送給拉脫維亞的禮物,亦意味著史太林的統治權,並於1960年啟用,高108米。現時大廈仍然作為科學家的協會,租出多個單位作公司辦公室,為科學院提供資金。大廈的17樓設有一個瞭望台,購票後可以在這裡以較高和較廣闊的角度飽覽整個里加舊城和看工旁邊的一個小型東正教教堂。由於科學院較遠離舊城區,位於市中心區,所以一般遊客都不會來,但沒有看過史太林式建築可以一來。我自己是第二次看到,第一次是在波蘭首都華沙,同樣都是科學院。
除了以上的建築外,沿著河岸走會經過三個地方。第一個是里加中央市場 Rīgas Centrāltirgus,內裡有售賣各式各樣食材熟食的攤檔;第二個是舊時的倉庫區 Spīķeri,現在是各類活動和市集的舉辦地;第三是里加猶太人博物館 Rīgas geto un Latvijas holokausta muzejs。在二戰時期,德國納粹黨在里加的Ghetto區放置猶太人,正正是博物館所在的位置。這裡除了有相關的展覽和舊居外,亦展出了一架當時用作運送里加猶太人到集中營的火車車箱。
在里加兩日,各自以一日時間探索舊城區和市中心區,不過我還是覺得應該多留一天,因為對於喜歡歷史和建築的我,里加實在太精彩。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