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一出即試AirPods Pro 消噪出色、入耳接近無感

LINE TODAY

發布於 2019年10月30日10:41 • 邱家雪

Apple昨天凌晨突擊發布AirPods Pro,令不少果迷又驚又喜,喜是因為新耳筒終於加入消噪功能,令人期待音質能進一步提升;驚則是因為它一棄「半開放式」的掛耳設計,改成入耳式,有人就擔心會影響佩戴的舒適度。為了解開謎團,LINE Today立即為大家開箱評測,即睇新鮮滾熱辣的試用報告。

耳機連充電盒,以及3款大小不同的耳塞和充電線。
耳機連充電盒,以及3款大小不同的耳塞和充電線。

入耳式耳筒佩戴感良好

過往的AirPods採用半開放式的掛耳設計,有用家認為這個設計佩戴感接近「無感」,長時間戴住耳朵也不會受壓,同時亦有另一些人覺得它的漏音問題影響聽歌質素,因而遲遲不入手。

AirPods Pro充電盒(左)比上一代矮和闊身。
AirPods Pro充電盒(左)比上一代矮和闊身。
新耳筒柄比較短,機身比起舊代略重,但5.4克的重量仍然遠遠拋離其他品牌的無線耳機。
新耳筒柄比較短,機身比起舊代略重,但5.4克的重量仍然遠遠拋離其他品牌的無線耳機。

不管你是哪一種用家,相信AirPods Pro也能打動你的心,因為它首次採用入耳式設計,即使機身硬殻部分還是佔一定的比例,記者親身佩戴後感覺算舒適,機身貼耳但又不會有種擠壓感,類似舊代「掛在耳窩」的感覺,只是它掛得再深入一點,也比舊代掛得更穩定,不容易脫落。耳機也特設透氣系統,即使戴住數小時,也不會太侷促,而且矽膠耳塞本身就能隔音,設計同時兼顧到隔音和配戴感。

耳機佩戴感比想像中出色,貼耳得來又不會壓耳。
耳機佩戴感比想像中出色,貼耳得來又不會壓耳。
特別一讚耳塞設計,除了有隔網,安裝亦十分方便,一啪就能快速裝穩。
特別一讚耳塞設計,除了有隔網,安裝亦十分方便,一啪就能快速裝穩。

消噪效果出色

AirPods Pro機身雖然細小,但降噪效果並無因此而變得遜色,絕對能媲美相同類型的降噪藍牙耳機。記者在辦公室戴上耳機播歌,並開啟消噪模式後,距離1至3米的同事說話的聲音即時被抑壓得非常小,打字時的鍵盤聲也完全聽不見;在餐廳內,嘈雜的環境聲和食客的聊天聲亦能有效收細,變成模糊一片的背景雜聲。效果確實令人驚喜,表現與Sony WF-1000XM3不分上下,不過AirPods Pro以較小的身型,算是點數取勝。

除了消噪效果好,通話質素亦能保持水準,雖然在鬧市中偶爾會讓環境聲蓋過人聲,但大致上亦能保持順暢,相比起其他真無線耳機,通話語音依然算是十分清晰。不過錄Voice Message時仍然比較細聲。

記者在餐廳實測,消噪效果十分好,周遭雜聲即時變得模糊細小。
記者在餐廳實測,消噪效果十分好,周遭雜聲即時變得模糊細小。

通透模式自然流暢

耳機同時支援「通透模式」,用家可以在聽歌同時聽到周邊的環境聲,記者試用過覺得效果不錯,接收到的環境聲和人聲接近真實聲音,音樂也沒有變得特別細聲,因此轉換消噪和通透兩個模式時份外流暢不突兀,也容易適應。相比起Sony WF-100XM3偏向凸出人聲的環境聲模式,記者覺得AirPods Pro的效果更加自然。

耳機有消噪、關閉和通透模式,用家可在手機上或耳筒上操作選擇和轉換。
耳機有消噪、關閉和通透模式,用家可在手機上或耳筒上操作選擇和轉換。

操作上有小缺點?

舊代AirPods透過輕觸耳機機身來操作音量、播放和暫停,AirPods Pro則改為以耳筒柄的力度感應器操控,由輕觸轉為按壓,雖然準確性和反應也不錯,亦能減少誤按,但記者稍嫌感應位置不夠順手,用家可能要花多點時間來適應。

耳筒柄比舊代短身,令柄上的力度感應位置更加有限,操作上不夠順手。
耳筒柄比舊代短身,令柄上的力度感應位置更加有限,操作上不夠順手。

整體來說,AirPods Pro在配戴感和隔音上取得不錯的平衡,消噪和通透模式表現出色,也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實用,而且在體積、重量、通話質素、續航力等方面也達到與舊代相若的高水平,以$1,999的定價來講也是物有所值,不知道能否吸引到舊代用家升級呢?

耳機在各方面也有不錯的表現,售價$1,999能令你心動嗎?
耳機在各方面也有不錯的表現,售價$1,999能令你心動嗎?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