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山有文西】郊遊實用APP及網站推介(上)行山路線一click搵到

LINE TODAY

發布於 2019年11月29日07:30 • 文西

走進大自然,就是閱讀一本活生生的科普書,箇中學問深似海。對行山初哥,或是生態研究初學者而言,有時想知道眼前的一段路、一尾雀、一隻蝶,叫什麼名字、是什麼來頭,倘若沒有專家從旁解說,恐怕只是大海撈針。好在,現今科技進步,即使沒有真人現場解畫,也可以即時上網搜索位置,甚或用APP辨識動植物,方便得很!以下推介3個郊遊時超實用的網站及APPS給大家,不少更是由本地學者或有心人所研發,從此在家、在外也可以自行研習生態學知識。

1. 聲音互動觀鳥地圖—香港自然蹤跡(Hong Kong Wildtracks)

網站由<a href=
香港浸會大學圖書館、香港觀鳥會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聯合製作,以每一平方公里為單位,將香港地域劃分為一千多個小格,並以不同顏色標示每平方公里內的雀鳥品種數目。  ">
網站由香港浸會大學圖書館香港觀鳥會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聯合製作,以每一平方公里為單位,將香港地域劃分為一千多個小格,並以不同顏色標示每平方公里內的雀鳥品種數目。 

香港迄今已記錄到超過550種鳥類品種數目,佔全中國的三分一,以面積數目比率來說,算是相當厲害。加上地理位置的優越,不少珍稀的季候鳥遷徙過冬時會途經香港,故此在港一年四季也不難欣賞到各種漂亮的雀鳥,令不少香港人相當熱衷觀雀。 

用家可根據季度或地點,查看該地會出現的鳥類品種。筆者嘗試按下「大埔滘自然護理區」中的紅色方格(具30種或以上鳥類品種),畫面即時顯示出多款雀鳥資訊,更可以聆聽該地的<a href=
溪流流水聲、叢林的群鳥聲,製作相當認真具誠意。 ">
用家可根據季度或地點,查看該地會出現的鳥類品種。筆者嘗試按下「大埔滘自然護理區」中的紅色方格(具30種或以上鳥類品種),畫面即時顯示出多款雀鳥資訊,更可以聆聽該地的溪流流水聲叢林的群鳥聲,製作相當認真具誠意。 

版圖精美的「香港自然蹤跡」,以色塊地圖的形式,將地理資訊、生態知識、科學研究及地圖技術等元素融合,收錄了6萬項本地生態數據。其中最令筆者驚嘆的,是大部分的雀鳥圖鑑還附有該雀鳥的鳴叫聲。過往筆者所接觸的鳥類專家,是真的可以憑聆聽雀鳥的叫聲而判別牠們的所屬品種、身處位置及方向!故此想自修成為鳥類學家的朋友,可以進一步下苦功辨記鳥鳴聲!

網站數據來源為2016至2019年間,經香港觀鳥會、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調查員、義務鳥類調查員及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的學生們,努力登上各大小山嶺及香港角落,數算在港繁殖或來港度冬的鳥類品種及數量,進行大型系統性的本港鳥類分布調查所得。圖為香港常見的黑喉噪鶥(Pterorhinus chinensis)。 
網站數據來源為2016至2019年間,經香港觀鳥會、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調查員、義務鳥類調查員及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的學生們,努力登上各大小山嶺及香港角落,數算在港繁殖或來港度冬的鳥類品種及數量,進行大型系統性的本港鳥類分布調查所得。圖為香港常見的黑喉噪鶥(Pterorhinus chinensis)。 

大家平日行經不同的山頭若遇上感興趣的鳥兒,可即時登入網站查閱。憑藉雀鳥的高清圖及特徵描述,可實時認證眼見的雀鳥,認識牠們的背景資料!

圖為馬鞍山公園常見的雀鳥—紅耳鵯(Pycnonotus jocosus),鳥鳴聲<a href=
按此。 ">
圖為馬鞍山公園常見的雀鳥—紅耳鵯(Pycnonotus jocosus),鳥鳴聲按此。 
圖為可愛的暗綠繡眼鳥(Zosterops simplex),常出沒在港島一帶,鳥鳴聲<a href=
按此。 ">
圖為可愛的暗綠繡眼鳥(Zosterops simplex),常出沒在港島一帶,鳥鳴聲按此。 

網址:https://digital.lib.hkbu.edu.hk/hkwildtracks/

2.即影即辨蝶APP—BUTTERFLY id

BUTTERFLY id APP的封面設計簡約舒適,功能操作亦簡單實用,令大人小朋友也能用得得心應手。 
BUTTERFLY id APP的封面設計簡約舒適,功能操作亦簡單實用,令大人小朋友也能用得得心應手。 

雀鳥以外,蝴蝶也是另一類深受香港市民愛戴的物種,只因不少蝴蝶色彩鮮艷,花紋對稱獨特,在郊野間隨處可見。香港現時已錄得超過260種蝴蝶品種,數目同樣驚人,佔全中國的十分之一。其中本地組織「綠色力量」自2004年開始在蝴蝶保育的工作上深耕細作,2008年籌組出香港首支由市民大眾組成的蝴蝶普查員隊伍,多年來為本地蝴蝶數據資料庫提供統計數據;近年更推出了「BUTTERFLY id」應用程式,以供大眾認識本地蝴蝶。不說不知,要成為蝴蝶普查員一點也不容易,必須有恆心地上課、實地考察及通過考核,才能成為正式的普查員!

筆者平日行山也有收集蝴蝶相片的習慣,即時以「波蜆蝶」(Zemeros flegyas)來實測,果真很快就辨別到相應蝴蝶。 
筆者平日行山也有收集蝴蝶相片的習慣,即時以「波蜆蝶」(Zemeros flegyas)來實測,果真很快就辨別到相應蝴蝶。 

回到APP的運用介紹,在「辨蝶」功能一環,基本上只需3個步驟,10秒內就能辨認出相應蝴蝶。用家只需按下「相機」,立即拍下所見蝴蝶的相片,或從「相簿」上載過往所拍到的蝴蝶照片,就能以作識別。當然,照片也不能太低清,蝴蝶亦不能太小。然後根據應用程式的指示,依次序移動1至3點,最後按右上方的「放大鏡」,程式很快就列出蝴蝶資訊,包括中、英文及學名、習性、分科、面積大小及分佈狀況等。

若想對蝴蝶構造加深認識,可透過程式內充滿童趣的圖文了解。圖為筆者再測試另一隻蝴蝶—蛇眼蛺蝶(Junonia lemonias),翅上的蛇眼圖案非常漂亮。 
若想對蝴蝶構造加深認識,可透過程式內充滿童趣的圖文了解。圖為筆者再測試另一隻蝴蝶—蛇眼蛺蝶(Junonia lemonias),翅上的蛇眼圖案非常漂亮。 

當然,想單純認識本地的蝴蝶品種亦無不可。只需按下「搜尋」或「圖鑑」功能,就能分別根據「蝴蝶的特徵」或「分科」去搜索相應的蝴蝶,整個應用程式記載了180種香港蝴蝶的生態資料。

以「特徵」搜尋「鳳蝶科」蝴蝶,即時顯示出相關品種資訊。
以「特徵」搜尋「鳳蝶科」蝴蝶,即時顯示出相關品種資訊。
經「圖鑑」搜尋「斑蝶科」蝴蝶,可見大量斑蝶資訊,還仔細分有雌性和雄性。 
經「圖鑑」搜尋「斑蝶科」蝴蝶,可見大量斑蝶資訊,還仔細分有雌性和雄性。 
APP還有窩心的小遊戲,讓人收藏獨特的蝴蝶,集資訊性與趣味於一身。 
APP還有窩心的小遊戲,讓人收藏獨特的蝴蝶,集資訊性與趣味於一身。 

iOS下載點

Android下載點

3. 香港行山遠足APP—TrailWatch

來到「全民皆行山」的時代,周末不到大自然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實在對不起辛勤上班、上學的自己。然而香港數百條行山徑,花多眼亂,哪一條才最適合自己與同行伙伴呢?事前必須做足功課,以策萬全,畢竟大自然總是變幻莫測的。

TrailWatch手機應用程式,讓用家記錄行山及郊野活動,與其他使用者分享見聞,並可參與監察郊野的工作。 
TrailWatch手機應用程式,讓用家記錄行山及郊野活動,與其他使用者分享見聞,並可參與監察郊野的工作。 

對於行山新手,筆者選擇推薦一個本地APP「TrailWatch(徑.香港)」。雖然這應用程式面世只有短短5年,但憑著「共享創意」的理念及簡潔的操作介面,讓本地志同道合的行山使用者,共同建構出一個龐大的本地行山資料庫。

用家可以先在「瀏覽」一頁,因應所需選取合適的本地行山徑,包括可按地區(如西貢或香港島)、行山組合(如家庭、初學者或無障礙路線)及行山目的(如觀賞古蹟、動植物或美景)而選擇相關路線。
用家可以先在「瀏覽」一頁,因應所需選取合適的本地行山徑,包括可按地區(如西貢或香港島)、行山組合(如家庭、初學者或無障礙路線)及行山目的(如觀賞古蹟、動植物或美景)而選擇相關路線。
每個範疇也提供多項行山路線,當中列明路線名稱、地理位置、長度、難度等,並附圖片說明。
每個範疇也提供多項行山路線,當中列明路線名稱、地理位置、長度、難度等,並附圖片說明。
筆者挑選了「麥理浩徑第二段」作示範。按下路線後,應用程式續以圖文詳細列出該路段的行走方法、交通、距離、所需時間、路徑高度及難度,甚至有卡路里的消耗估算!而用家若對路線資訊有所疑問,亦可以修改及分享公諸同好。由於程式亦結合了地圖功能,只要開啟手機個人定位,更可以跟隨標示的路線及check point行走,避免偏離路線,非常方便實用!
筆者挑選了「麥理浩徑第二段」作示範。按下路線後,應用程式續以圖文詳細列出該路段的行走方法、交通、距離、所需時間、路徑高度及難度,甚至有卡路里的消耗估算!而用家若對路線資訊有所疑問,亦可以修改及分享公諸同好。由於程式亦結合了地圖功能,只要開啟手機個人定位,更可以跟隨標示的路線及check point行走,避免偏離路線,非常方便實用!

此外,TrailWatch還可幫助規劃專屬路線及記錄曾經走過的路線。用家只需在「計劃」一頁加入起點至終點,按「完成」後程式即會自動編製出該路線的資訊,內容亦可加以補充或修改;而在「總覽」一頁則可按下「開始記錄活動」,允許程式讀取你的GPS位置,自動記錄你所走過的足跡,隨之出現在「總覽」的「我的路線」裡,這裡亦會收藏用家的精選路線。

最後,亦是筆者最欣賞此APP的一點,就是用家可以參與監測郊野的狀況,畢竟保育山林,人人有責。行山者如有發現路面情況欠佳,或其他非法及破壞郊野的行為,可以透過程式舉報並顯示於「地圖」之上,提示其他用家注意安全。

TrailWatch應用程式平均每星期接近最少2,000次實際使用量,若果每星期能夠令2,000人安全享受郊野樂,同時提升到他們對保護郊野的意識,對本地綠林,以至全球生態保育發展,可算功不可沒!故此背後的團隊在研發應用程式之餘,亦一直透過不同活動,以及與不同單位合作,堅持宣揚保育山林的理念。適逢應用程式成立5周年,他們更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展覽,大家有空不妨去參觀一下吧!

iOS下載點

Android下載點

【Hike & Seek: TrailWatch 5週年展覽】

展覽由藝術家關朗曦策劃,集合60位TrailWatch用戶過去5年的行山紀錄和相片。展品以投映地圖、生物裝置藝術、自然錄音及山野文學形式展出,讓觀眾可透過五官去感受山野的歲月靜好。

日期:即日至12月1日

時間:中午12時至晚上7時

地點:中環永和街23-29號俊和商業中心8樓 WMA Space

撰文及攝影:文西

世上無聊事,只靠有心人;無聊的日子,都總有意思。最喜歡無聊事認真做。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