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財經

溫彬:新國九條短期或增監管壓力惟可帶來"長牛"

商台新聞

更新於 05月07日02:00 • 發布於 05月06日02:05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發表文章指,國務院上月12日發布《關於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共9條內容,分階段提出未來5年、2035年和本世紀中葉資本市場發展目標,是國務院第3次出台資本市場指導性文件,被稱為第3個“國九條”。他認為,今次對資本市場實施的強監管可能會持續至少5年,一方面有助化解資本市場內在問題,另一方面也為資本市場的參與者帶來較大的監管壓力。

溫彬指,3個“國九條”出台分別處於中國資本市場不同的發展階段,因此提出的總體要求有所不同。今次“國九條”總體要求以“強監管、防風險、促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為重點”,並首次提出資本市場發展目標,要求未來5年,基本形成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總體框架。投資者保護的制度機制更加完善。上市公司質量和結構明顯優化,證券基金期貨機構實力和服務能力持續增強。資本市場監管能力和有效性大幅提高。資本市場良好生態加快形成。

新"國九條"要求到2035年,基本建成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普惠性的資本市場,投資者合法權益得到更加有效的保護。投融資結構趨於合理,上市公司質量顯著提高,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建設取得明顯進展。資本市場監管體制機制更加完備。到本世紀中葉,資本市場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建成與金融強國相匹配的高質量資本市場。”

溫彬說,2023年初以來,中國經濟雖保持了企穩向好的態勢,但復蘇基礎仍需穩固,一方面受到外需不振的影響,另一方面疫情對我國企業和居民造成一定“疤痕效應”,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的意願有所不足;再疊加近期房地產業持續低迷,壓制上下游產業鏈修復,地方債務風險化解一定程度拖累基建投資,新"國九條"短期內或難以支撐股票市場大幅回升。

溫彬指,過去兩個“國九條”對市場的提振效果雖然較大,但持續時間較短,長期效果有限,資本市場並未形成“質變”。而今次"國九條"著重解決資本市場內部積累的問題,難度大,阻力強,可能需要較長的時間和一定的“陣痛期”。但從長期來看,今次"國九條"是真正向著資本市場"質變"發力,追求高質量發展,預計隨著改革效果逐漸顯現,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的高質量發展將互利共進,市場行情也有望在未來良好的宏觀環境和資本市場生態中實現"長期牛市"。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