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新聞

西營盤有石牆樹感染褐根病有倒塌風險 當局傾向移除

商台新聞

更新於 04月29日03:20 • 發布於 04月28日03:21

西營盤般咸道和醫院道之間的一棵被列為「古樹名木」的石牆樹,感染褐根病,當局表示,樹木有倒塌風險,傾向移除。

有關石牆樹是一棵榕樹,附近有多棟住宅屋苑。當局在樹旁的行人路放置大型混凝土塊,並安裝10條拉纜,鞏固石牆樹,亦在一旁的行車道架設水馬,設置臨時行人通道,般咸道部分路段因而相應收窄。現場所見,石牆樹的根部明顯有多處出現斷裂跡象。

有居住在附近超過20年的街坊指,石牆樹伴隨自己成長,對即將移除感可惜,認為要重新種植大樹需要多年時間,希望當局能想方法保留。有街坊就認為,如石牆樹有倒塌風險,就贊成當局移除的決定,避免惡劣天氣時有人受傷。

「樹博士」詹志勇:可研究將樹木復原

教育大學地理及環境科學研究講座教授詹志勇認為,現時已有大量拉攬穩固石牆樹,認為可以再研究有否機會將樹木復原。他又指,仍未看到石牆樹的樹木風險評估報告,希望當局公開,方便了解情況。

詹志勇又表示,石牆樹的樹冠及樹形較為完整,屬於較寶貴的樹木,如果決定移除,應該先與當區居民和區議會等持分者充分溝通,並提供證據證明樹木已經無法修復,或有極大風險倒塌,避免因誤會引起不滿。

當局:樹根腐爛和斷裂情況惡化 支撐點越來越脆弱

發展局和路政署回應查詢時表示,2019年2月證實樹木有褐根病後,一直持續監察,2021年起在般咸道以大型混凝土塊及拉攬穩固樹木。路政署去年檢查時,就發現樹木其中一條支撐主根已斷裂;同年9月初,在颱風「蘇拉」及黑色暴雨警告信號過後,再發現樹木主幹及樹枝不同位置向外傾斜或移動,穩定性存在隱患,署方因而進行較大幅度的緊急修剪,減輕樹身的重量和減少受風的冠幅。到本月初,路政署發現樹木的樹根腐爛和斷裂情況有加劇惡化的跡象,主要支撐點越來越脆弱。

署方認為,樹木漸漸失去根部主要支撐,在惡劣天氣或風季期間,將大大增加樹木倒塌的風險,經詳細評估後,傾向移除樹木。城市林務諮詢小組表示理解及認同,署方正安排與相關持份者溝通,盡快敲定方案細節。當局又指,護養檢查相關樹木的開支,至今累計約為90萬元。

石牆樹位於西營盤般咸道和醫院道間一幅斜坡 陳慤攝
石牆樹位於西營盤般咸道和醫院道間一幅斜坡 陳慤攝
當局以混凝土及拉纜鞏固石牆樹 陳慤攝
當局以混凝土及拉纜鞏固石牆樹 陳慤攝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