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財經

金缸經|大幅調高最低工資真係有贏家?

BossMind

更新於 05月03日11:50 • 發布於 05月03日12:30

勞工團體好多時都會趁勞動節為勞工界爭取權益發聲,上星期有訴求希望爭取最低工資由現時40元提升至55元。隨即有立法會議員表示「最低工資削弱本港競爭力,不應再實施」,呢個回應實有借題發揮之嫌,明明在探討緊「加唔加」或「加幾多」,議員卻轉談「做唔做」。回顧開初,早於1998年5月傾最低工資立法,到2011年5月先正式實施,足足拉鋸咗13年。既已實施,又有利弱勢一方,傾翻轉頭就一定犯眾憎。倒不如睇下加到55元係咪合理。
最低工資由起初2011年5月為時薪28元,之後隔年上調 (除咗2021年疫情緣故凍結上調),至2023年5月為40元,沿用至今。12年間累增近43%,複合增長率逾3%;同期家庭月入中位數由20,500元增至30,000元,累增約46%,平均年增約3.2%,反映40元定位合理。倘若加至55元,應會在2025年5月生效,便是14年間累增逾96%,複合增長率約5%,對比上述逾3%,增幅近64%,係咪合理大家心裏有數。明嘅,勞工團體開天殺價,無非預畀人落地還錢,就算被壓至50元,計返年增仍逾4.2%,遠高於3%,依然有着數。
最低工資議題既是勞資雙方拉鋸戰,同時亦是心理戰,彼此扭盡六壬,為自己一方爭取有利最低工資定位。若你同我一樣,不是參與角力一方,係咪事不關己?答案必然是否定。「最低工資削弱本港競爭力」觀點絕非無的放矢,不論現時「最低工資」40元將來加至50元或55元,資方成本都要增加,假如你是資方,唔通會啃哂全部成本咩,一定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分別差在多少。上調最低工資意味物價有上升壓力,顯而易見。
呢個議題上,各方一味搬出支持自己觀點的理據,大局係點早已無人理會。討論最低工資,資方有權發言,勞方有權發言,點解作為消費者嘅普羅大眾,反而無發言權呢?當任何一方都只顧捍衛自身權益,漠視其餘各方,事態發展好難有贏家。客觀按上述分析,現時最低工資年均增約3%,以40元推算,應上調至42.5元,所以若實際加至44元或以上,表面看來勞方有利,實則消費者、資方和勞方,同樣是輸家!

金缸經

註:專欄作家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

密切留意BossMind動向!立即CLS

FB Instagram Youtube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