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很多人不自知!「累、腫、喘」 恐是心衰竭沈默殺手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06月24日09:00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
心衰竭被稱為心臟的癌症,五年的存活率只有一半,但只要有很好的診斷和治療,都可以獲得控制。
心衰竭被稱為心臟的癌症,五年的存活率只有一半,但只要有很好的診斷和治療,都可以獲得控制。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台灣心衰竭的病人比十年前增加9倍,還有很多病人心衰竭上身仍不自知。如果經常有「累、腫、喘」等症狀,可能就是心臟衰竭上身,最好盡快到醫院檢查,以提早發現、提早治療。

沈默殺手心衰竭 勿忽略徵兆「累、腫、喘」

基隆長庚心衰中心主任王兆弘指出,分析心衰的原因以心血管堵塞最多佔28.2%,心肌梗塞佔21.7%,27.5%為不明原因。建議可以觀察是否出現「累、腫、喘」等症狀,如果有這些症狀應盡速就醫。

長庚決策員會程文俊主委則說明,心衰竭被稱為心臟的癌症,五年的存活率只有一半,但只要有很好的診斷和治療,都可以獲得控制。

急慢性心衰竭 依嚴重程度對症下藥

對於慢性心臟衰竭病人,林口長庚心臟外科劉國聖醫師說明,外科治療的方式有三種:一般心臟外科手術如冠狀動脈繞道、瓣膜修補或置換等,其次是心室輔助器和心臟移植。若是急性心臟衰竭病人,則需使用機械性循環輔助裝置,如葉克膜和心室輔助器。

藥物治療並改善生活習慣 雙管齊下良好控制

林口長庚心衰中心主任張其任表示,心衰竭病人須規則服藥,並調整生活習慣,以嚴格控制血糖、血壓和膽固醇等危險因子,同時要戒菸、減重及規律運動,必要時以心導管或繞道手術來改善心臟血流供應。

嘉義長庚心衰中心主任潘國利也指出,目前可透過健康自我管理方式,讓病患和家屬執行居家照護,且經由穿戴裝置將資料上傳雲端紀錄。個案管理師則透過電訪和雲端資料檢視,一旦發現異常以電話提醒,並進行衛教諮詢。

健康生活是基礎 少鹽、少糖、多運動

心衰竭病人面對日常生活應把握的重點,高雄長庚心衰中心主任陳世明建議一定要做好飲食控制,注意鹽分和水分的攝取,以及避免升糖指數高的食物。此外,透過規律運動改善體力與心肺功能也相當重要。

心衰病人的復健應把握三個重點:

1. 有氧:如跑步機、散步、腳踏車等

2. 阻力:以器材為主,以減少力量流失,及維持平衡

3. 柔軟度:可為靜態或動態伸展,本體感覺神經肌肉促進術(PNF)也可以使用。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