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在中風急性期或緩解期,中西醫結合治療都是幫助中風患者復原和恢復的途徑,尤其一些亞急性的中風患者給予西醫復健以及中醫針灸合併治療,能促進患者神經學與肢體功能的恢復。仁濟醫院的劉銧煒高級中醫師就治療過68歲的中風患者,幫助患者調理中風後遺症。
68歲的李先生某天早上突然感到左側肢體無力、口齒不清、但意識清醒,經由救護車送至醫院,檢查後發現腦部血管堵塞,經治療後情況穩定,唯仍見左側肢體乏力,行走感到困難,且吃飯時無法拿穩餐具。雖然醫院已替伍先生安排了物理治療、職業治療及言語治療以幫助他復健,但其家屬仍心急地問︰「聽說針灸可以幫助改善中風後遺症,李先生是否可以接受針灸治療呢?」其實只要患者生命徵象穩定,經中醫與西醫溝通討論後,一般都可以及早介入治療的。
中風屬於腦部血管的疾病,是由於腦部血管堵塞或破裂所致,按照衛生署資料,中風屬於香港4大常見致死的疾病之一,而即使患者能脫離死神的魔掌,其患病後所帶來的後遺症往往對生活質量產生極大影響,常見的症狀包括:
‧半身不遂
‧言語不清
‧理解能力下降
‧嘴角歪斜
‧吞嚥困難
‧感覺麻木
‧流涎
‧情緒低落、煩躁等
中醫針灸治療中風的歷史悠久,古籍中亦有不少記載,如明朝的《針灸大成》中就對針灸如何治療中風病的各種症狀有詳細記載。針灸治療是以針刺或灸法刺激身體經絡上的穴位,達到疏通經絡、行氣活血、醒腦開竅的作用。
中風的病位在腦部,病因為腦部細胞受損,針灸能透過刺激頭部的穴位來刺激腦神經,即「頭皮針」療法,具體做法是按照患者所表現的症狀,選取位於頭部對應的反射區進行針刺。至於肢體方面,針灸可達至疏通經絡、行氣活血的作用,令肢體的活動能力得以改善,並且對吞嚥困難,語言障礙,情緒問題等都有改善的作用。
現代醫學不少研究也表明,針灸能夠使中風患者腦部血流量增加,對腦部神經元有保護及減少破壞的作用,促進中風後遺症患者的康復。
中風後癱瘓的復健及調理
中風後大部份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肢體運動功能障礙,而恢復運動功能往往是患者最迫切的願望。一般認為,中風後肢體功能恢復的最佳時間是在發病後3個月以內,而發病後3-6個月仍是有效康復期;若病程已達1年以上,則康復的效果和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速度都會大大下降,因此,中風後針灸治療介入的時間越早越好。
由於中風的後遺症與併發症相當多,復健治療會盡量按照個別患者的症狀與病情的輕重程度來進行,因此除了針灸治療外,中醫師亦會和其他醫療專業互相配合,例如物理治療主要針對患者的肢體運動困難、步態異常或平衡失調,旨在重建患者運動功能及步行能力。職業治療主要進行日常生活訓練,如進食、衛生、穿脫衣服等自我照顧能力。語言治療則重點改善患者的語言障礙和吞嚥功能障礙。
除了醫療專業人員的幫助外,中風患者自己及其照顧者對患者的復健進度亦有著很重要的作用,照顧者可多幫患者做肢體伸展運動,關節活動,以及抗痙攣姿勢之擺位;亦應鼓勵患者多做自主的運動,但不要給患者過多的壓力。患者本身的意志力和心情的調整亦十分重要,因為中風復健的過程漫長且辛苦,可以說是長期作戰,患者必須放鬆心情,保持積極有信心的心態進行復健,才能一步步地回到原來正常的生活。
經過醫療團隊的悉心治療,以及李先生及其家屬的積極配合,李先生的康復進展理想,出院後已可打理自己的日常生活,實在令人鼓舞。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如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為宜。若有關於仁濟醫院中醫服務查詢,請致電 2370 2216 查詢或瀏覽仁濟醫院網頁:www.yanchai.org.hk 內中醫服務內容。
–
更多健康資訊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