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財經

好淡增持|港股已死⋯而復生?|令兌衷

BossMind

更新於 8小時前 • 發布於 4小時前

由西升東降到西升東亢,這「一大波行情」(跟A股要用內地用語)等於把港股double upgrade,而且只用了不足一周時間,已經令人覺得「但願牛長久,千里共熊捐」。

回想上星期二、三大市起動,雖然成交明顯增加,但個人感覺上仍然未到非常「價量齊升」的水平,心想今次既然由央媽直接開聲叫你買(非出口術),理應要升得更快更急的(今日個市反而有點像)。

唯一較合理解釋,亦是市場主流意見,外資對中國式QE推升中港股市猝不及防。粗略估計,華爾街大行仍未齊腳,摩通和瑞銀好像已經帶頭轉睇好,高盛還有點分歧,大摩仍有保留。

換言之,All-in Buy China,外資在港股可能仍未儲夠貨底,在首階段FOMO不問價追買一段過後,視乎最初成本價,不排除會高沽低吸,即是進入第二階段,再以慢打快想再收貨。

應對現市況最難的地方,是心態要一下子轉換,全盤否定自己,100%打倒昨日的我。基本分析(懷疑恒指由下而上估值)失效,而且牛市時間不等人,理性反而變成最大的機會成本。

此番升浪,自然令人聯想到港股對上一個大時代,不是港股直通車,而是互聯互通機制公佈,港交所由百多元短時間內直掃上三字頭。而今次選股策略上其實同出一轍。

港交所當然是不二之選,食住成交急增及市場氣氛轉盛,但其實中資券商可能才是今次真正主角(詳情可看《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到最後香港券商只會自己攝位搶高。

用中金的說法,監管層首次針對長期資金入市發佈綜合性、系統性的專項制度文件,標誌著A股長期資金入市進入大力支持與系統引導的新階段,「未來長期資金入市仍有提升空間」。

而具體制度要點包括:建設培育鼓勵長期投資的資本市場生態;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支持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穩健發展;著力完善各類中長期資金入市配套政策制度。

我個人推測,會繼續有更多大行歸位,做恒指關愛隊而非反駁隊,但不排除用第三季業績做藉口做調整(當然也可以大大聲話政策未反映)。策略上,短中期或許適宜集中民生輕資產服務業股份,像攜程、美團(及小米?)之類。

其他業績前景較為複雜,要靠財政政策發力幫補的,包括所謂中資破淨股,或地方政府為GDP而扶持的,現階段都不予考慮(內房另計但不會配股吧)。況且,當經濟增長追不上股市升值,總有沽的一天。

最後,港股現價去到23,000水平前,散戶手上應該有不少股份開始「返家鄉」打和,甚至中概股未升完,都已經有人部署平手走,並且打算趁低轉到美股Magnificent 7,到時又變成東亢西升。

令兌衷

註:專欄作家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

密切留意BossMind動向!立即CLS

FB Instagram Youtube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