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遠離老鼠!漢他病毒症狀分2種 恐害休克致死率達50%

中天新聞網

更新於 6小時前 • 發布於 6小時前

今年國內出現首例漢他病毒症候群病例!台北市一名50多歲女性在市場工作時發現老鼠出沒,1月1日起出現發燒、乾咳、頭暈等不適症狀,20日研判確診,目前已康復出院。

漢他病毒症候群主要透過帶有漢他病毒齧齒類動物(如:鼠類)傳染給人類。(示意圖/Pexels)
漢他病毒症候群主要透過帶有漢他病毒齧齒類動物(如:鼠類)傳染給人類。(示意圖/Pexels)

根據疾管署官網衛教資訊指出,漢他病毒症候群(Hantavirus syndrome)是由漢他病毒(Hantavirus)所引起的疾病,屬於人畜共通傳染性疾病,主要透過帶有漢他病毒齧齒類動物(如:鼠類)傳染給人類,感染後依臨床症狀及病程可區分為「漢他病毒出血熱」及「漢他病毒肺症候群」。

傳染途徑主要經由呼吸道吸入鼠類分泌物或排泄物之飛沫而感染。被感染而無症狀的嚙齒類動物之尿液、糞便及唾液中可發現高濃度的病毒,人類一旦吸入或接觸遭病毒污染的空氣微粒、污染物或被帶病毒之齧齒動物咬到即會受到感染,不會直接從人傳染給人。

一名女性在市場工作時發現老鼠出沒,出現發燒、乾咳、頭暈等不適症狀,確診漢他病毒症候群。(示意圖/Pexels)
一名女性在市場工作時發現老鼠出沒,出現發燒、乾咳、頭暈等不適症狀,確診漢他病毒症候群。(示意圖/Pexels)

感染漢他病毒後,依其引起的臨床症狀主要可分成兩群:

  • 漢他病毒出血熱:

發燒、血小板減少、急性腎衰竭為漢他病毒出血熱的三大臨床表徵,通常會突然出現發燒且持續3-8天、結膜充血、虛弱、背痛、頭痛、腹痛、厭食、嘔吐,出血症狀在第3-6天出現,可能會轉變成急性腎衰竭且維持數週,個案致死率約5%-15%。

  • 漢他病毒肺症候群:

早期症狀為發燒、疲倦和嚴重的肌肉痛,伴隨有頭痛、胃部不適等現象。通常在發病4至10天後才會開始出現咳嗽及呼吸急促等症狀,一旦心臟及肺部不適症狀出現後,可能很快就會出現呼吸衰竭與休克,致死率高達35%~50%。

北市衛生局呼籲落實居家防鼠3不策略。(圖/疾管署提供)
北市衛生局呼籲落實居家防鼠3不策略。(圖/疾管署提供)

臺北市政府衛生疾病管制科技正崔德鑑則表示,民眾於農曆春節前清掃住家及工作環境時,請務必佩戴口罩避免吸入汙染物,並使用塑膠或橡膠手套防護,避免直接接觸鼠尿、鼠糞或鼠屍。民眾若出現發燒、頭痛、暈眩、出血等相關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相關動物接觸史及旅遊史等訊息,以及早獲得妥適治療。

北市衛生局呼籲落實居家防鼠3不策略:「不讓鼠來-封閉鼠道、不讓鼠住-整理環境、不讓鼠吃-斷絕糧食」,平時應留意環境中老鼠可能入侵之路徑,修補紗窗門、封住鼠洞及縫隙;廚房、倉庫、儲藏室及居住環境應定期整理,保持整潔避免鼠類築窩;餐具及廚具使用後應儘快清洗,飲水、食物、廚餘或動物飼料應存置於密閉容器中,避免鼠類覓食造成汙染。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