綽號「央媽」的中國人民銀行,既要持續放水降低實質利率去刺激經濟,又想遏止人民幣匯價跌勢,可謂左右做人難。為免中國國債孳息率再創新低,拉闊與美國國債的息差和拖冧人民幣,人行先是讓旗下官媒引述專家為幣策寬鬆的預期降溫,昨晨進而以「政府債券市場持續供不應求」為由,宣布暫停開展公開市場國債買入操作,視乎國債市場供求狀況「擇機恢復」,為人行對戰「債牛」的又一傑作。
官媒昨日刊文指「央行穩匯率不是讓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固守某一點位,而是更看重匯率預期、市場結售匯交易的平穩有序……防範因非理性情緒引發持續單邊貶值預期的出現,防範出現『市場一致性預期→匯率超調』的負反饋(惡性循環)強化。」
不過,人行托匯新招成效似乎不太顯著,人民幣兌每美元(下同)中間價昨日下調5點子,報7.1891,為兩周新低,在岸人民幣則跌6點子,收報7.3326,刷新16個月低位。離岸價由於有規模破天荒的央票發行而較反覆,晚間因美元抽升,曾急挫至7.3638。
此外,中國10年期和30年期國債孳息率仍然分別下跌至1.63厘和1.88厘,3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的價格亦先跌後企穩,跌的反而是滬深股市。
鑑於人行買國債是向市場投放流動性的重要手段,坊間疑惑人行如此一停是否代表幣策有變,尤其是該行旗下的官媒早前引述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說「要避免對適度寬鬆貨幣政策的過度解讀」,上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幣策取態轉為「適度寬鬆」,字眼是「適時降準降息」,而非中央政治局9月26日特別討論經濟時所提到的「有力度降息」,更多是確認幣策是「支持性」。
然而,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人行不會收緊市場的流動性,反映會循着公開市場操作、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等向市場注入長期資金。
東方金誠研發部執行總監馮琳相信,人行暫停買債是想叫停國債孳息率在進一步放水前就狂跌的「搶跑」勢頭,不排除復買之前會沽長債,但由於幣策始終是寬鬆,「債牛的大方面難現根本性逆轉」,而且不買債反而會令今季降準的機會更大。
要防止債息下跌,除了加息,就是經濟好轉、通脹預期升溫,人行亦深知放水不能解決所有問題。財政部副部長廖岷昨日仍未交代具體規模,「履行法定程序後才能及時向社會正式公布」,但方向是清晰明確地「非常積極」,並會加大與幣策的協調力度。
人行擔心的政府債券供應,其實是源源不絕。廖岷稱,中國有較大空間舉債和提升赤字,「政府舉債是可持續的」,原因是「經濟仍具有較高的增長潛力」,中國政府負債率顯著低於主要經濟體和新興市場國家,且債務對應大量社會和經濟效益兼具的優質資產,況且中國國債實際利率明顯低於經濟增長。提高赤字率時已經充分考慮財政中長期可持續性。
地方財政方面,廖稱,會再增加對地方的轉移支付,並指今年兩萬億元人民幣的地方債置換債券已啟動發行。財政部預算司司長玉建凡指,各地置換債務平均成本普遍降低逾兩厘,大大減輕還本還息的壓力。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