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早前指計劃輸入1萬名技術專才,航運交通界議員易志明今日(7 日)聯同海陸空交通業界代表召開記者會,反映相關行業技術員工不足的情況,儘管可透過「補充勞工優化計劃」申請技術員,然而手續繁複、審批時間長,遠水不能救近火,冀政府新增引入技術專才的渠道,好讓交通運輸暢順運作。但他亦承認有關工種的收入難免因輸入技術專才而受影響,然而減少加班可讓生活作息維持在平衡狀態。
香港汽車修理同業商會代表廖強指出,隨着許多技術員轉行或退休,汽車維修技術員和車身維修技術員的短缺愈趨嚴重,現時汽車維修技術員的平均年齡已達53歲以上。今年7月,車輛維修技術員的總人數為9,668人,較去年同期的10,303人流失超過600人。截至今今年8月,領牌車輛數目809,557架,平均每間車房須維修車輛300架;或平均每名維修技工需照顧車輛逾80架。當中以電動車和商用車的維修技術員尤其短缺,維修前者更需具備安全專業知識和技術;針對後者的維修技術員則嚴重不足,對行業的正常運作構成了重大挑戰。
香港航機服務營運商協會劉敏儀表示,該協會成員公司目前共有18,000名員工,其中90%是前線工作人員,預計未來5年內將有超過6,000個職位空缺。隨着三跑系统落成以及政府提出「機場城市」新地標,香港機場需補充足夠人力資源,然而香港航空業在疫後面臨人手短缺,尤其是飛機維修和地面支援設備的技術人 員。儘管政府推出了輸入勞工計劃,部分前線職位得到了填補,但技術人員缺口依然巨大。
泛亞太平洋航空服務有限公司代表莫劍棠指,一名飛機維修技術員的培訓需合乎國際標準和民航局的監管要求,通常需要4年以上,一名工程師可能需要6至8年的培訓時間。吸引年輕人加入行是一個長遠且重要的投資,也是香港機場發展的關鍵一環。目前香港機場的航班數量只僅恢復疫情前的80%,未來三跑的啟用將引入更多航空公司和航班升降,人手短缺問題將加劇。在缺乏足夠的技術人員下,不僅會影響整個航空業的復甦和發展,還會給旅客帶來不便,甚至影響香港經濟復甦的步伐。
大昌-港龍機場地勤設備服務有限公司代表張嘉欣指現時大約有12,000架涵蓋多種機械及特種車輛的地勤設備在機場內運作,有關設備需大量維修技術人員支援。隨着三跑落成,加上機場城市各項發展,對地勤設備技術員的需求將會更為殷切。她指現時維修行業平均年齡約為50歲或以上,儘管有關當局每年都通過不同渠道培訓專業技術人員,但仍供不應求。政府之前推出的特別輸入勞工計劃雖在短期內緩解地勤設備的勞動力短缺;但從長遠機場發展的角度來看,仍要要解決地動設備維修人手不足的問題。
港九電船拖輪商會公關主任張國偉表示,現時水面行業內的骨幹人員主要是40年前培訓的,不少維修技術員已年逾65歲,亦有超過70歲或更大年紀的。在出生率下降,就業選擇多的環境下,投身行業的年輕人少,能留在行業發展的年輕一代更少,不足10%。他認為缺乏足夠的維修技術員會影響服務水平之餘,亦會引致一連串的安全隱憂,危及大眾安全。希望政府能適量輸入技術人員以解決業界當前的困境。
易志明指海陸空運輸維修業面對人手短缺,既影響營辦商的運作,也會導致各運輸工具輪候維修的時間大增,不利市民出行和社會的經濟活動,因此希望政府新增引入技術專才的渠道。他又指本地出生率低,否則業界儘可能都會優先聘用本地人,畢竟目前的外勞計劃通常是兩年合約,扣除培訓後實際只服務一年多。若果輸入技術專才可留港更長時間會較理想。他坦言外來技術專才會影響本地員工的入息水平,事關人手得到補充,從加班所得的收入自然減少,但生活作息會得到平衡。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