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將目標定高一點,即使用盡全力挑戰後還是失敗了,也要學會接受。
早年被社會定性為反叛型的80後,如今都已成為社會的中層動力。然而在建築界別內,由於行業架構與傳統,即使已踏入中年的80後建築師,在行內仍處初生之犢的階段。就以2022 港深城市 \ 建築雙城雙年展(香港)為例,這兩年一度的建築界盛事,一向均由建築業內享負盛名的建築巨擘主導,今年卻一反傳統,首次由一班新面孔掌舵。
Text > Goosie Lam
Photo > Wan Sze Chuen
築起堅韌新面貌
訪問前慣於網上搜集資料,然而與這6位策展人相關資料卻是少之又少,「我們6位80後建築師及設計師均為土生土長的香港人,而且均由香港大學建築系栽培出身,並已於各建築及創作領域累積了一些經驗。這次因著對建築的初衷,在校外再次凝聚,『集籽種城』為香港建築未來的可持續發展集思廣益。這一代建築師,大都仍在建築師樓團隊中默默耕耘。而香港當代有名的建築師,多為上世紀80至90年代冒起,他們每位均見證香港逐步發展成國際城市。」80後建築師因見證權力與時代更替,且面對著比以前更大的競爭,在成長過程中變得更堅韌,更懂得深耕細作,總是期望以一點一滴的微小力量建築起當初純真初心。
作為建築界的未來棟樑,6位建築師對城市當然有著與前人不一樣的概念, 「當種籽仍未發芽時,是多麼微不足道。然而只要悉心栽種,即使顆粒再微小,亦能破土而出,抵禦風雨茁壯成長。」雙年展其中一位策展人──美國註冊建築師梅馥曼(Fei Mui)指出,種籽就好比民間力量,是生命的根源,這次「集籽種城」展覽就如開啟了一個種籽庫,「集合民間別具韌性的種籽,並將它們放於陽光下,讓大家更清楚看見,見證及推動著彼此成長。」Fei形容每顆種籽形狀各異,卻都是始於以人為本的關係,「我們6位正是依著這個單純的信念,一起摸索我城未來的發展方向,譜寫屬於當代的香港故事。」貫徹「集籽種城」主題概念,今屆雙年展囊括逾50個參展單位,匯聚本地及海外多個具代表性的建築設計精英。在這艱難時期下,共同探索社會上不同的元素,從城市探討,到建築及建構環境議題,「種」出和而不同、令彼此平衡共生的可持續城市發展藍圖。
凝聚小種籽 耕耘大力量
今屆雙年展舉辦日期由8月27日至11月26日,並分兩階段進行,有別於已往集中一個展覽場地的概念,6位新晉策展人特意挑選了多個公共空間作展場,貫徹凝聚力量的概念,「建築與設計影響著人文活動,現今人人談可持續發展,然而矛盾的,是舉辦展覽的過程無可避免增加碳足印。」大眾常以為展覽衍生的最大污染源,必定是場地佈置與大量宣傳物品,然而更龐大的污染,原來是源自交通工具的碳排放。
「以往展覽傾向於單一場地舉行,若場地偏遠,市民前往展館產生的交通碳排放才是最大污染源頭。亦因如此,我們今年選址多個公共空間,包括北角(東)渡輪碼頭、中環街市、中環及尖沙咀天星碼頭,除表達凝聚民間力量『集籽種城』的去中心化概念,更想好好運用多個空置已久或不被重用的公共空間。」Fei補充道。刻意挑選那些曾經人來人往的地點如碼頭、天台酒吧等作展場,期望讓場地回復「人氣」,亦讓參觀者喚起那些年的人文日常故事,重新築起失落了的記憶。「除此之外,我們亦希望透過分散的展場,讓市民在參觀展覽時可多步行,或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例如在看過北角的展覽後,坐電車到中環街市繼續下一站,再步行到中環碼頭另一展場,最後乘船過海觀賞尖沙咀天星碼頭的展覽。無論是對城市或對個人,亦是一種可持續的實踐。」
隨著全球氣候問題日益嚴重,日常生活每個範疇都開始談可持續性。然而對Fei來說,可持續性並非一種選擇,而是一切的基本。Fei指,建築物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源,約佔總排放量的 40%。為了令建築更可持續,她除了取得美國綠色建築協會LEED (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以及WELL(WELL Building Standard)綠建專才認證之外,在舉辧展覽時亦搞盡腦汁,務求切合可持續概念,「要達到可持續,毋疑令金錢與時間支出大增,對我們6位有正職的新人來說,既缺資金亦沒人脈網絡,確實是捨易取難的決定。分散展場除了在執行上的困難之外,選用預製的可重用組件,如竹枝及鋼材作展覽物料,取代度身定造的單次使用木材,亦令辦展難度倍增。」Fei坦言首次策展已經面對很多前所未遇的挑戰,加之可持續的堅持,令工作量大增,然而即使大半年來……
繼續閱讀訪問全文:集籽深耕 探索城市韌性 │ 梅馥曼 @JES Network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