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財經

【東方日報產評】國際化不進則退 重塑優勢港勿怠

on.cc 東網

更新於 19小時前 • 發布於 19小時前 • on.cc 東網

自從美國在2018年對中國開打貿易戰,一手推翻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支持世界經濟長足發展的全球化發展模式,取而代之是美國優先、貿易保護主義,推動全球產業與供應斷鏈重塑,目的是要將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壓下去。可7年過去,美國霸權行為並沒有達到目的,中國經濟繼續穩步向前,且在重塑全球化定義下,反為亞洲與新興市場,全球南方、中東地區等力量帶來機會。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國際化內涵也必須與時並進才能夠生存下去,港府推動各項經濟與產業轉型,得戰略地精準施政和高效投放,並時刻檢視競爭力確保維持優勢,稍有差池或能力不足,都難以應付百年變局之下的各項挑戰。

過去歐美主導全球化發展,香港之所以發展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也全賴服務歐美資金,成為亞洲的四小龍,也成為美元在亞洲最大的支付結算中心。回歸前,香港資本市場由歐美資金的外資主導,可過去歷次港股股災前,都不乏外資舞高弄低的身影,將港股當成「提款機」,香港經濟也極受外圍因素影響。

變化在於過去數十年中國經濟崛起,產業升級推動經濟產值增長踏上快車道,加上香港回歸以來,中港經貿關係更緊密,兩地政策關連性更高,中資和中企高度參與香港資本市場,再非外資可以說了算。香港這現象其實也是全球經濟的縮影,歐美在全球貿易與製造業的影響力不如前,而中國則發展成全球最大的貿易國、製造國,也擁有龐大的消費市場,在世界經濟影響力舉足輕重。

中美博弈,美資明顯減少在港金融市場的參與度,份額都由中國及全球其他資金來填補。說到底,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的各項市場基礎並沒有變,但得隨着世界影響力變化,而推動國際化轉型,以更好地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畢竟國際化不能脫離現實,這些年美國霸權褪色、歐洲經濟衰退,全球經濟增長焦點向東、南轉移,香港得勇於求變,世界在變,要確保可持續發展,國際化不可能一成不變。

未來,香港金融業要更好地服務內地,並朝東盟及中東等市場多元化發展,正視產業空心化問題,強化金融優勢,加快發展創新科技及金融科技跨業發展。可目前港府作事至今尚未在狀態,單是在鞏固零售與旅遊產業優勢方面,有主責官員力有不逮而要退席,商界日子難耐,主動尋求聯繫業界圖組織自救,充分反映市場力量依然鬆散,社會信心尚未恢復。

港府官員除了舉債、外訪、搞論壇活動、高喊口號外,還得摒棄各自為政的官僚陋習,無論是要當好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責,抑或拓展創科新產業的任務,都必須做到精準投放資源,高度重視施政效益,得善用內行人才領軍,並設法打通跨部門、跨業界的各種障礙,拿出領導全社會為經濟、為未來作戰之心的高度來行事,方有望追回失地,走好新全球化下的國際化道路。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