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產片《正義迴廊》近日掀起熱潮,當中「唐文奇究竟有沒有罪」更引起不少人討論。電影中,第一被告張顯宗被描繪成殘暴、自卑、缺乏同理心。法庭戲中亦有精神科醫生和臨床心理學家角色作證的情景,讓觀眾多角度了解其心理狀態。究竟張顯宗是否真的如大家所說一樣是個睿智卻冷血的罪人?要是張顯宗在發展出心理病態前接觸心理輔導,結局又會有怎樣的改變?內含劇透,請自行斟酌閱讀
培養同理心
導演在電影中凸顯張顯宗缺乏同理心的一面,例如他在弒親後並沒感到傷心和內疚,可見他未能代入父母的處境,反思自己和父母之間的關係。我們亦能從電影中推測主角和父母的關係不佳,孤僻的性格亦使他和人缺乏有效溝通。同理心 (Empathy) 是維繫人際關係的一大關鍵。心理輔導中,輔導員帶領我們以基本,有效的溝通技巧梳理情緒,嘗試在和他人相處時多從對方的處境出發,感受對方所感受,「換位思考」,代入他人的處境。例如張顯宗及其家人可以一同學習和親人更有效的對話方式,讓對方知道其想法和感受,或許能改善之間的關係,減低悲劇發生的可能。
ABC理論- 克服不理性的行為模式
張顯宗偏執的信念和行為,其實可以利用ABC理論理解。
ABC理論 (ABC Theory of Emotion)由美國心理學家Albert Ellis創建,意指人的情緒行為不是單被事情本身影響,而是被我們對事情的看法影響。 理論指出:激發事件/緣起事件 (Activating events) 只是引發情緒和行為後果( Consequence) 的間接原因,而直接引起C的則是我們對事件的認知而產生的信念(Belief)。而由(B)所直接引起的負面想法,也稱為「非理性信念」。
電影中張顯宗父母在他兒時反對他打籃球,並強迫他學習鋼琴;當他成年後事業受意時,雙親把業權轉讓給哥哥張顯祖。種種事件(Activating events)令主角深信父母無視自己的想法,偏心哥哥,刻意否定自己,形成他深信自己是不被愛和不被接納等的信念(Belief),最後決定「懲罰」雙親,造成悲劇 (Consequence)。
心理輔導中,輔導員會帶領我們學習審視自身的行為和思想慣性,習慣反問自己「此等想法合理嗎?」「此刻的情緒從何而起?」等問題,習慣識別想法和情緒中非理性和具偏差的論據,協助我們克服不理性及自我限制的行為模式。
改善自卑
主角自小遭遇讀書不成、求職不遂等挫敗,令他無法正面面對自己的長處和短處,總在經歷失敗後歸究於他人刻意的阻撓——留學時被當地人毆打、面試結果早已內定等。在輔導的過程中會以行動及建立新的行為模式,讓他從自己擅長的能力中得到成就感,從小目標達至大目標,一步一步重新建立較強韌的自我形象和自信心。同時,心理輔導中強調自我關懷 (Self-compassion)概念,此等練習可幫助主角覺察和學會接納自身的長短處,明白到如長得矮小這些特質實不可控,並培養進行感恩練習的習慣,增強幸福感。
上文分析的心理輔導元素旨在探索主角心理狀態發展的可能性。讓張顯宗走到弒親一步的,還有太多我們看不到的真相細節,更需要考慮不少其他環境因素。或許是因為電影改編自香港的真人真事案件,作為香港人看得特別投入,也抱有多一份同理心去細味各角色的內心。大家欣賞作品時都請別忘反思電影對司法制度、傳媒操守、還有原生家庭對影響個人成長的課題。
▼Follow 樹洞香港 TreeholeHK
Website: https://treehole.hk/blog/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hktreehole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treeholehk.psychology/?hl=zh-tw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