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新聞

稅務局料本年度稅收達3828億元 今發出244萬份報稅表

商台新聞

更新於 05月03日07:10 • 發布於 05月02日07:11

稅務局預計,本年度的整體稅收可達3828億元,按年增加12%。當中入息和利得稅收入將達到2796億元,增加6%;其中利得稅預料達到1802億元,上升6%;薪俸稅預料再創新高,達到876億元,上升約一成;印花稅就有710億元,增加45%。

稅務局長譚大鵬表示,前年本地生產總值按年下跌3.5%,上年度利得稅應評稅利潤亦已按年減少3%,影響稅收。展望來年稅收,雖然去年經濟不太理想,但仍有3.2%的實質增長,今年首季亦有2.7%的增長,政府對經濟形勢維持審慎樂觀;加上政府有多項吸引旅客來港消費、宣傳香港和刺激經濟的措施,也會舉辦盛事活動;而公司商業登記數目,截至3月底按年上升1.3萬宗,預料利得稅納稅人亦會增多,因此預期利得稅會上升。

薪俸稅方面,譚大鵬指,上年度稅收按年增加0.5%,主要因為失業率持續維持低水平,納稅人收入整體亦上升約2%,另外當局調低稅務寬免上限,令納稅人按年增加95.3萬人。展望來年稅收,本港失業率仍較低,勞動人口回升,調查顯示去年平均薪酬上升4.1%,加上政府推出人才來港措施,高才通來港人才月入中位數約有5萬元,對稅收將有幫助。

印花稅方面,譚大鵬指,過去一年股樓齊跌,但政府已經「撤辣」,物業成交量顯著上升,3月整體物業的註冊有超過5000宗,按月上升了57%;近期港股氣氛也有所改善,加上中證監提出的5項措施,相信可吸引資金流入兩地的資本市場,有助增加印花稅收入。

離港清稅方面,譚大鵬指上年度約有3.75萬宗,較前一個年度的5.61萬宗,有明顯下跌,但強調離港清稅有不同原因,並非只涉及移民,認為數字只供參考,外界不宜過分簡單化理解。

另外,稅務局今日發出約244萬份個別人士報稅表,包括67萬份電子報稅表,及177萬份紙張報稅表,一般人士最遲6月3日提交紙本報稅表,網上報稅可延期至7月3日。使用電子報稅的人士可即時上網查閱及報稅,使用紙張報稅表人士預計在一至兩日內收到報稅表。

譚大鵬表示,預算案提出寬減2023至24課稅年度的利得稅、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100%的稅款,個案上限為3000元;賺取租金收入的人士,如果符合個人入息課稅資格,可通過選擇個人入息課稅而獲得寬減。

譚大鵬又指,近日有聲稱邀請申請退稅的欺詐電郵,呼籲市民提高警覺。

稅務局本年度稅收料達3828億 余芍渟攝
稅務局本年度稅收料達3828億 余芍渟攝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