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感染COVID-19後,除了擔心重症、死亡風險外,「長新冠」帶來的影響也是許多人擔憂的事。若不幸被傳染COVID-19,民眾該如何減少長新冠的發生機會呢?台大醫院新竹台大分院副院長暨感染科主治醫師盛望徽進行說明。
什麼是「長新冠」? 為什麼會造成長新冠症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若感染COVID-19之後3個月內開始出現症狀,症狀持續至少2個月而且沒有辦法以其他疾病或診斷解釋時,就被稱為「長新冠」。
盛望徽副院長表示,長新冠的臨床表現包含了很多器官系統的影響,以流感來說,最常見的就是腦炎、心肌炎、肺炎等臨床表現,可是長新冠除了這3個器官系統以外,它可能也會造成其他器官系統的病變,像是精神/神經系統、肺部/呼吸道、血液學、心血管系統、腎臟等,甚至有人腸胃道會出血或消化不好。
根據WHO統計,長新冠發生率約為20%,大概每5個人感染COVID-19就有1人會有長新冠的問題。不過為什麼會造成這些長新冠症狀呢?盛望徽副院長提到,主要是因為以下3個原因:
- 病毒本身造成器官損傷或肺部纖維化
- 感染後免疫功能失調,導致身體有持續發炎的情況
- 凝血功能及血栓造成的問題
疫苗接種、早期使用抗病毒藥 可顯著減少長新冠發生
長新冠常見症狀包含全身疲倦、頭痛、腦霧、認知障礙、胸痛、呼吸急促等,有時也會造成免疫問題的出現,對於新冠病毒感染者來說影響很大。若要減少長新冠的風險,除了不要感染新冠病毒外,盛望徽副院長指出,接種疫苗、早期使用抗病毒藥物治療也能減少長新冠的發生。
尤其打疫苗不只可以減少COVID-19感染的機會,也能減少重症死亡以及長新冠的風險。盛望徽副院長表示,2022年一項研究統合分析了18個大大小小的研究,比較了185,689位接種疫苗者與759,987位沒有接種過疫苗者後發現,大部分的研究皆指出如果有接種疫苗可以減少長新冠的發生,綜合比較下來約可減少29%長新冠發生率。
而且盛望徽副院長提到,沒有打新冠疫苗的人感染COVID-19引發心肌炎之風險會比有打疫苗的人增加4-8倍,另外也增加了10倍的住院風險,但是如果有接種疫苗可以讓整體心肌炎發生的機會減少到20萬分之一。
由於過去的新冠疫苗效力已降低,因此WHO、美國疾病管制署等都建議目前應接種新型的JN.1新冠疫苗。盛望徽副院長認為,疫苗接種不只針對高風險族群,甚至是一般群族都有其效益存在,透過疫苗接種以及抗病毒藥的早期使用,可以減少重症風險,並顯著降低長新冠的發生率,呼籲民眾應盡早接種疫苗。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