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磁場深入太空,受到宇宙空間帶電粒子等擾動時會激發電磁波,類似清晨鳥兒和唱合聲,科學界稱為合聲波,過去認為只在靠近地球的偶極磁場區域出現。中國科學家領銜團隊宣布首次記錄到遙遠的合聲波,並發現新產生機制。論文周四(23日)在英國學術期刊《自然》正式出版。
由中國科學家領銜、美國和瑞典同行參加的國際團隊分析國際地球磁層多尺度衞星(MMS)數年收集的海量數據,首次在距離地球超過16萬公里的遙遠太空發現合聲波,產生於非線性波動和粒子相互作用。合聲波的頻率不到100赫茲,處於人類可以聽到的聲波頻率範圍,轉化為音頻輸出後,就成為太空合聲。
論文第一作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教授劉成明說:「這段聲音不僅像鳥兒鳴叫,還有些像科幻作品中的太空鯨歌。」論文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晉濱指出,這項開創性工作打破了國際科學界持續70多年的關於合聲波產生和傳播機制的傳統觀點,發現合聲波產生的新機制,即非線性波粒相互作用。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