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新聞

港大擬薄扶林道建創新中心遭居民反對 港大稱選址能發揮協同效應

商台新聞

更新於 06月24日02:30 • 發布於 06月23日02:33

香港大學計劃在薄扶林道和域多利道之間一幅51萬呎土地,興建國際創新中心,研究生物科技、量子研究、新材料、人工智能等。相關地塊原本是綠化地帶和住宅地帶,港大申請改劃土地用途,城規會收到約4000份申述,當中不少附近居民反對,擔心工程製造噪音,有灰塵滋擾,並要砍伐大量樹木,影響斜坡穩定性,又擔心會令當區車流大增。

心光盲人院暨學校亦表示,視障學生對聽覺敏感,學校重視營造豐富感官體驗的氛圍,但港大方案與學校距離少於15米,擔心工程的震動噪音,會影響學生注意力、認知發展及情緒,妨礙康復過程,建議項目遷至北部都會區。

長春社就表示,選址是當區唯一綠化帶,指項目將要砍伐超過2000棵樹,擔心會破壞綠化帶的緩衝作用。

數碼港及生產力局等支持項目,生產力局指,國際創新中心能提升港大跨學科研究及開發能力,選址鄰近數碼港、瑪麗醫院及港大校園,有利整合不同產業,發展新動能。

葉劉淑儀:將向港大提議另覓選址

行政會議召集人兼新民黨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認為,現時的選址將影響附近心光盲人院運作,港鐵和港燈都有質疑。她強調,居民都支持創科發展,並非要與政府作對,但地點不適合,會帶來交通和環保問題。她表示,會向港大反映意見,建議另覓選址,希望最終不會有司法覆核。

港島西立法會議員陳學鋒指,有居民關注選址與住宅碧瑤灣太近,又指當區交通依靠巴士及小巴出入,擔心項目增加人流,令交通擠塞。他又認為,港大在薄扶林興建中心,鄰近校園有更好教育效果,但港大應與居民多溝通,將影響減到最少。

港大:項目不會帶來不可接受的影響

港大表示,項目已經完成環境生態、交通等可行性研究,顯示不會帶來不可接受的影響,政府部門對研究結果無負面回應。港大指,會致力減低工程對附近環境的影響,項目選址毗鄰醫學院、瑪麗醫院及數碼港,能發揮協同效應,匯聚全球科研人才,預計最快2027年展開前期工程。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