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新聞

內地外賣服務盛行衍生過度包裝 餐廳:點評文化不敢改變

商台新聞

更新於 05月24日01:40 • 發布於 05月23日01:48

內地外賣服務大行其道,但這種便利亦帶來包裝浪費的問題。在北京,有餐廳指每單外賣要用近10個膠盒,表示在點評文化下,不敢貿然改變做法。有內地環保組織指,近年政府要求平台規管過度包裝,情況有改善。
餐廳面臨點評和投訴文化的壓力
內地外賣平台發展成熟,選擇多,價錢平,送貨快,令叫外賣成為疫情後的新常態,但亦衍生出包裝浪費的問題。記者午餐時間,在平台叫了一個一人套餐,包括3個餸、1個飯、1款小食和1杯飲品,最終餐廳將飯餸分開裝,合共用了1個保溫袋、5個膠盒和1個膠杯。
在北京經營日式居酒屋的宋雨指出,餐廳每日接約5單外賣,由於要分開擺放刺身、炸物、串燒、醬料等,一單外賣就要用近10個膠盒。她都認為外賣過度包裝,做法不環保,但指出內地餐廳依靠網路評價保持口碑,加上點評及投訴文化盛行,為免外賣騎手及食客投訴,餐廳需要重做餐點,唯有多用外賣盒,嚴密包裝。
環團:有餐廳以華麗包裝吸客 規管後有改善
關注塑膠問題的環保組織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認為,有餐廳以華麗及多層包裝吸引顧客,亦導致過度包裝,研究顯示內地外賣塑膠垃圾,佔整體塑膠垃圾量近一成。項目經理賈柊楠指,近年政府要求外賣平台規管過度包裝後,情況有改善,組織亦呼籲商戶在設計包裝時,減少不必要塑膠,選擇可回收物料。
在塑膠回收方面,賈柊楠認為目前內地的回收未有完善系統,主要是拾荒者變賣值錢的硬塑膠,包括膠盒及膠瓶等,而回收價值較低,回收程序較複雜的軟塑膠,如膠袋及保鮮膜等,回收率就較低。
香港禁用膠餐具惹爭議 環團:需時覓適合替代品
內地並沒有禁用塑膠餐具,賈柊楠指留意到香港市民不滿紙製餐具。她認為是自然的過程,是環保進程波折中的一環,她呼籲市民除了自備餐具外,亦要給多些時間業界探索,如何在環保及顧客體驗中取得平衡,及尋找更好用的替代餐具。
記者:鄭梓峰

宋雨指點評及投訴文化盛行不敢改變包裝 鄭梓峰攝
宋雨指點評及投訴文化盛行不敢改變包裝 鄭梓峰攝
賈柊楠稱內地回收系統尚未完善 鄭梓峰攝
賈柊楠稱內地回收系統尚未完善 鄭梓峰攝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6

  • キット
    夠薑叫阿爺走塑呀笨
    05月23日02:30
  • 江江
    內地都做唔到走塑,小城市香港點做
    05月23日02:18
  • Ryan
    真係返大陸生活過都知,塑膠回收好值錢,好多執垃圾搶執塑料,形成左大部分塑料都可以回收循環利用,呢方面反而香港要學下,想要環保唔係靜係要走塑,諗下點提高回收再利用率一樣可以,日本仲過度包裝,但回收循環率高。
    05月23日03:37
  • KamyMaX
    中咩呀 環保𨶙上𨶙晒腦呀 想搞埋大陸呀😂
    05月23日03:04
  • Zeon
    其實咪又是抄日本。 包裝又包裝
    05月23日02:49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