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血汗醫護」拚出台灣醫療照護世界第一,2件事助改善醫護困境

康健雜誌

更新於 05月03日15:05 • 發布於 05月03日15:05 • 出處/康健雜誌 文/林慧淳 圖/Freepik
「血汗醫護」拚出台灣醫療照護世界第一,2件事助改善醫護困境
「血汗醫護」拚出台灣醫療照護世界第一,2件事助改善醫護困境

全球醫療照護指數評比,台灣以78.72分蟬聯第一,成績雖優秀,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卻認為,這是「血汗醫護」努力的成果。你我能如何盡一份力,改善醫護困境?

知名雜誌《CEOWORLD》日前公布全球2024醫療照護指數評比,在110個國家及地區中,台灣以78.72分蟬聯第一,穩居世界上醫療照護系統最好的國家,排名前5名的國家依序為台灣、南韓、澳洲、加拿大、瑞典。

《CEOWORLD》每年針對全球醫療照護評比,內容包括醫療照護基礎設施、醫療照護專業人員的能力、醫療照護費用等。此外還納入國家環境衛生、乾淨水資源取得、菸害防制和肥胖防治措施等公共衛生指標的程度。

對此,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認為,這項優秀成績是「血汗醫護」努力的成果,他也認為,不該要求醫護做有價值的事情、卻不給價格肯定。

「三高三低」導致護理人力荒,三班護病比入法

新冠疫情加劇護理人力荒,離職率創新高,根據衛福部研究計劃推估,2024年台灣護理人力缺口高達2.4萬人,而導致護理師出走的原因,包括三高三低,也就是風險高、工時長、壓力大,三低則是薪資低、尊嚴低以及勞動條件差

其中,值班制度長久為人所詬病,80%以上的醫護人員均需輪值三班,難以撼動的輪班制度,不但是體力上的耗損、更造成醫護人員生理時鐘大亂,成為許多人離職的主因之一。

總統當選人賴清德以「健康台灣」作為施政主軸,而健康台灣之中,建立合理穩定的醫療體系是重點項目。衛福部於年初時即公告新規定,調整各級醫院三班護病比標準,賴清德也支持三班護病比入法。台灣護理產業工會理事長羅運生指出,目前大醫院白班護理師1人照顧7、8人,夜班更高達15~20人,必須趕快降低這個比例,才能提升照護品質和護理留任意願,改善整體醫療照護環境。

三班護病比入法,衛福部預計2026年完成立法。羅運生建議,除了應明定每個班別的比例,立法內容也應包括透明公開的監督機制、有效罰則,以及能即時處理、完整追蹤的通報機制,不能再仰賴現行效率低落的「護理職場爭議通報平台」。

不過,不少人對於三班護病比仍有疑慮,擔心有夜班獎勵費措施恐加劇地區醫院護理人力往醫學中心出走、或是為了符合新的護病比恐須減少病房數量等問題,尚待進一步討論、解決。

降低醫護血汗,2件事你我都能做

降低醫護血汗,不僅是政府的責任,從修法端改善制度問題,也與每個人有關,從自身做起,讓醫護人員不再血汗,有更高的意願留在醫療體系,使每個需要的人獲得更好的照護品質,有2件事可以做:

1. 落實分級醫療,減少不必要的醫療行為

不少人一有毛病就往大醫院擠,小病看診所的分級制度始終無法落實,因此,醫院的醫生只能花3分鐘看診,但後續處理藥單、交代病患注意事項等事情,卻都有勞護理師,在護理師人力原本就不足的情況下,更是雪上加霜。

2. 減少醫療暴力

第一線工作護理人員在維護病患健康照護及生命安全外,還要擔心醫療暴力的發生,「拿護理師出氣」的新聞時有所聞,遭受暴力的護理人員不僅產生負面情緒,更影響照護品質及安全,而且這些負面消息念護理系的年輕人都會知道,使得他們終究選擇不踏入護理師這一行,而是去從事空服員或其他行業。

因此,除了醫院加強安全控管之外,每個人也應抱持同理心、互相體諒,切勿成為醫療暴力的加害者。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