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運動

中國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運動生物力學與骨科運動醫學有何關係?

體路 Sportsroad

發布於 05月02日21:17

【體路專欄】運動生物力學,是運動科學中的其中一個分支,是以物理及力學方法分析及量化運動員動作及表現。運動生物力學當中有兩大分支,包括(一)運動學 (Kinematics):一般以高速攝影技術或者可穿戴動作傳感器來量化運動員動作的線性移動距離和關節角度及其變化;(二)動力學 (Kinetics):一般通過安裝在地面的測力板測量地面反用力,加上數學推算關節扭力,或者透過壓力鞋墊分析足底壓力分佈。

運動生物力學若應用在骨科運動醫學,可以用於:分析運動創傷的成因及過程,從而制定預防方法及設計運動服裝及器材;評定及量化骨科手術及物理治療的功效;及制定康復後返回運動的檢查條件。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團隊於20年前開始將運動生物力學結合於運動創傷研究,包括以鑑證錄像及電腦模擬方法分析足踝扭傷機制,從而設計出一個以電刺激小腿外側肌肉制止扭傷過程的發明專利,亦透過在手術導航及動作分析系統量化不同韌帶重建方法對膝關節穩定性及肌肉力量的影響,從而優化運動創傷的手術及康復方法。

為加強更多運動生物力學及骨科運動醫學專家之間的合作,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於2023年4月舉辦了一場運動生物力學高峰會,邀請了30多位自美國、日本、英國、澳洲、新西蘭、荷蘭、加拿大、新加玻、及中國大陸的專家來港交流,將最新的科研技術及議題向與會者展示,並成功開展多項國際合作。

(圖一:2023年4月舉辦的運動生物力學峰會各講者)
(圖一:2023年4月舉辦的運動生物力學峰會各講者)

筆者本科畢業於物理學,因為對運動科學有濃厚興趣,繼而攻讀運動科學碩士,並有幸師隨運動生物力學權威洪友廉教授學習各項運動生物力學技術,及後再轉到醫學院跟隨運動醫學權威陳啟明教授攻讀博士,專門研究運動中足踝扭傷的機制和預防方法,同時應用運動生物力學方法於各種運動醫學的研究。筆者及後擔任研究助理教授數年,然後加入了英國拉夫堡大學國家運動醫學中心,繼續應用運動生物力學方法於足踝扭傷預防及慢性踝關節不穩的康復方法。近年得到香港中文大學骨科系主任容樹恆教授邀請,獲委任客座副教授,有感這個醫工合作在香港還不算太盛行,所以希望舉辦相關峰會及座談會提高各方面專材的興趣,從而加強骨科運動醫學及生物力學的發展。

(圖二:筆者方迪培博士於運動生物力學峰會演講)
(圖二:筆者方迪培博士於運動生物力學峰會演講)

在撰寫這文章的同時,筆者和容樹恆教授收到通知,裘槎基金會將會資助香港中文大學及英國拉夫堡大學於2024、2026及2028舉辦三次運動生物力學課程及峰會,目的是讓有興趣及有相關背境的人士學習相關技術,以培養人材參與這方面的科研工作及臨床服務。2024年的暫定日子為7月22-26日,歡迎學術背境為醫學、物理治療、職業治療、護理學、運動科學、運動生物力學、運動醫學、生物醫學工程、機械工程、物理學等人士參與。

【中國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專欄】

文:方迪培博士

英國拉夫堡大學國家運動醫學中心運動醫學及生物力學副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骨科)客座副教授
中國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院士、運動科學及研究委員會委員
運動生物力學(Sports Biomechanics) 期刊主編(自2014年起)
國際運動生物力學學會院士、副會長(2012-14年)

《體路Sportsroad》
屬於香港人的體育新聞平台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Sportsroad/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portsroad.hk/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