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我們總愛與月亮追追躲躲,卻發現根本沒法逃離月亮,當你學會了「月亮存在」是永恆道理,月亮卻以每年 3.78 釐米的速度緩慢地遠離地球(與指甲生長的速度相同),彷如一記當頭棒喝,世事變幻無常。受到月亮啟發,本地多媒體藝術家許方華,創作了巨型藝術裝置《月逝無聲》(The Moon is Leaving Us),提出有關大自然以及人類間的連。如果説,地球有天終究失去月亮,對那一抹光習以為常的我們,又該怎麼辦?
《月逝無聲》The Moon is Leaving Us
愛彼錶 (Audemars Piguet) 兩年一度的愛彼藝術創作委託計劃(Audemars Piguet Contemporary)今年迎來第 5 屆,找來本地多媒體藝術家許方華,與曾策劃「第 57 屆威尼斯雙年展」香港館的客席策展人郭瑛聯手,共同創作出大型藝術裝置《月逝無聲》。
是次於大館展出的《月逝無聲》,主要由兩件重要作品組成,一是巨型裝置Selenite,二是月球水墨畫。Selenite是機械雕塑,圓形主結構伸出48條機械臂,每條手臂裝置有一面屏幕,各自顯示不同的月球圖像。圖像合共逾百幅,會按時變換,當中包括歷史繪圖、來自NASA的影像以及其他線上公開資料,由於屏幕覆有偏光鏡,故只能顯示出月亮的局部,當你手執另一塊偏光鏡望向裝置,又會看到不一樣的圖像。
只有在近距離「賞月」的時候,我們才能驚覺,原來月亮在我們腦海中,是模糊和陌生的,正因如此,許方華借Selenite把月亮的多個面向,清楚展出。
《月逝無聲》的第二組作品是月球水墨畫,但畫家卻是由許方華設計的Selena繪圖機械人,當中所用上的紙筆墨,都是經過精挑細選。Selena會基於NASA的最新公開數據作電腦編程,需時5至7天分析,然後再以14小時完成一幅月球繪畫。畫出月亮的過程一點都不容易,Selena畫了逾百幅後,許方華最終選擇了4組月球繪畫展出。
當凡人遇上「月亮」
月亮對我們來説,是一個天文現象,對許方華來説,卻是一生羈絆。關於許方華對月亮的特殊情感,還得從蘇東坡的《水調歌頭》説起,詩中一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現代人大概只在乎後句,但《水調歌頭》卻成為許方華心中柔軟的一塊,「詩中的主人公經常凝望月亮,想念著遠方的兄弟。我長期在國外學習,與家人及朋友闊別多年」思鄉之情,唯有靠仰望著同一個月亮所化解。
「我覺得在每個人的心靈中,總為月亮預留著一個特別的位置。雖然月亮無人居住而且遙遠,但它象徵著未來和給予人無限的想像空間,在人們的腦海中不斷被探索及發掘它的無限可能性。」
就這樣,月亮在許方華心中佔了一大席位,並成為了她創作的重要靈感。
「此」月亮不同「彼」月亮
同一天空下,儘管相隔幾千萬里,看的是同一個月亮,還是另一個月亮?許方華一直以來都對「月球」的主題深感興趣,著迷於其錯綜複雜的多面性,但真正促使她研究月球天體的緣由,正是因為許方華曾在 2019 年,到訪位於布拉蘇絲的愛彼總部的經歷。
許方華當時在汝拉山谷夜行,期間遇見了一輪滿月,月亮出現於灑滿白雪的山坡上,此情此景在她心頭縈繞不去。
「於恬靜的森林裏,感受著它四周的聲音和景觀,由月亮為我們引路,一切都令人嘆爲觀止,那一刻的我感覺與地球是如此親近。」
同為香港人的我們,應該深明「此月亮不同彼月亮」的道理,香港是座繁華都市,許方華坦言我們早對香港的月亮習以為常,加上香港光污染嚴,城市發展犧牲了那抹珍貴的自然光。身處同一地球,受到同一月亮的洗禮,感受卻是大相逕庭。
「我很幸運在適逢滿月的時候到訪愛彼總部,一位愛彼當代策展人告訴我,當滿月在地球的這個角落出現時,很多人會聚集在外面一起觀月, 猶如一種儀式,當時我就知道,我要好好利用這次的委托計劃,來深入探索一直以來令我着迷的月球。」
滿月,在異國,化成了一種儀式,把人們都聚集起來,可惜的是,它正慢慢離棄你我,離棄地球,不過當然,這是我們都不夠長命去見證的事……
趁著月亮尚未離開之際,不如今夜就抬頭一看那絲微光
撫心自問,未知月亮即將離開之前,你有好好感謝過、欣賞過它的存在嗎?
「現代人對待自然也許是習以為常的態度,在忙碌的生活節奏、快速的科技發展中,我們很少有休息的時間停下來想想周遭的環境和自然,因此也很難留意到其中所蘊含的無限可能。」
許方華也深明大自然與人們的疏離關係,決定在月亮離開之前,製作裝置《月逝無聲》,將藝術和科學結合,讓你重新審視人類在宇宙間的渺小存在……
不如就趁著今日,抬頭一看那絲微光,向月亮説聲感謝。
留言 0